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国务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确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务院于2019年10月7日核定并公布。共计762处,包括古遗址(167处)、古建筑(280处)、古墓葬(3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4处)、石窟寺及石刻(39处)、其他(12处)等。
乌什吐尔和夏合吐尔遗址
  乌什吐尔和夏合吐尔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新和县,年代为晋至宋。2019年,乌什吐尔和夏合吐尔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公主堡古城遗址
  公主堡景区位于塔什库尔干城南古丝绸之路咽喉地段卡拉其古峡谷的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高的古代城堡之一。公主堡位于塔什库尔干城南古丝绸之路咽喉地段卡拉其古峡谷的一座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高的古代城堡之一。古堡所在山头山势峻险,北侧有山沟可通皮斯岭大坂,海拔4000米。是丝路南道上的咽喉。这座古城遗址南面为一东西向土墙,长150米,高约10米。堡墙以土石与树枝相间垒筑。由城垣、重门、地穴和石室等建筑组成,高危险峻,攀登不易。垣墙依山势的起伏筑成,西面的垣墙突出部呈现出“马面”状(俗成炮台)。城堡内有居住遗迹13处。堡墙内有从古堡所处地势分析,主要是一处…[详细]
霍拉山佛寺遗址
  霍拉山佛寺遗址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乡霍拉山村东南的山梁和山前坡地上,是佛教文化东传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焉耆国的佛教中心。晋唐时期为发展的繁荣时期,表现出印度佛教东传以及中原佛教西渐的发展过程。洞窟的形制大致与克孜尔一期洞窟相似。壁画比较精美,佛像造型丰满和祥,具有犍陀罗和中原的风格。此外,该遗址中,还出土了吐火罗文书写的纸质文书《弥勒会见记》等一批罕见文物。对于研究古代焉耆史乃至西域社会发展史、佛教史、戏剧史等具有着重要的价值。佛寺遗址,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两部分组成。地面寺院遗址分布于山梁和坡地上,依山势布局修建。一条自然泉沟将建筑群分为南北两大区,即今所命名的南大寺和北大寺,寺院残…[详细]
拉甫却克古城遗址
  拉甫却克古城位于哈密市五堡乡四堡村内,东距哈密市65公里。为汉唐时代城址。海拔614.2米。1957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古城颇具规模,有南北二城,平面呈“吕”字形。由于白杨河水自两城间流过,致使古城遭受破坏。城内已被辟为村民居住地或果园,原有建筑大多被毁。在古城内外发现的陶片主要是夹砂红、灰陶。多为轮制,火候较高。纹饰以花边刻线和附加堆纹为主。器形有罐、瓮等。从形制特点看,与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0土器物多有相同或相近似之处。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庐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鄯善国被高车人攻破,部分人北逃伊吾,…[详细]
小央达克协海尔古城遗址
  小央达克协海尔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年代为唐。2019年,小央达克协海尔古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玛纳斯古城遗址
  玛纳斯县城东北3公里处的头工乡楼南村,有一座被当地群众称为“破城子”的古城,古城四周残留着破败的城墙,这就是玛纳斯古城遗址,曾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军镇。玛纳斯古城,俗称“楼南古城”或“破城子”,早在1990年就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古城遗址地上地下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来看,此城的年代与天山北麓上的昌吉古城、六运古城、北庄子古城大致相当。由于历史原因,古城内有部分土地被开垦为耕地,甚至古城的西城墙遗址还被碾压成了当地农民耕种机械通行的便道。2019年,玛纳斯古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巴里坤古城
  在雄伟壮丽的东天山北麓,有一片神奇美丽、物华天宝的土地,历史上她是东疆的门户、丝路重镇、草原明珠,她就是新疆历史文化名城--巴里坤。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2006年至2007年,分别荣获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和自治区级旅游强县荣誉称号;东黑沟石结构古遗址被评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作为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巴里坤历史古迹众多,文化厚重,风光旖旎,中原与西域文化、草原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汇萃,迸发出灿烂夺目的火花。2007年,巴里坤古城景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00万元,旅游收入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旅游业已成为巴…[详细]
醇亲王墓(七王坟)
  七王坟就是醇亲王的坟墓。七王坟在北京西郊北安河西北10余里的妙高峰古香道旁。这是清道光帝第七个儿子醇亲王奕譞的陵墓。七王坟是目前除十三陵外,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的清代陵墓。墓地建筑依山势而设,由低到高,层层有序,顺着一百多蹬石阶拾级而上,首先看到的是碑楼,碑文记载着酸亲王的生平。碑楼西边有数棵粗壮挺拔的古松,碑楼后是一个石拱桥。石阶顶端,便是七王坟墓地。墓地的北边,是七王坟的阳宅。该宅由四个院落组成,院内有祠堂、享殿、过厅、走廊、花园等,布局幽静完整。院中有大小建筑数十间,最低层北跨院的一座殿堂内,有一块石碑,记载着修建七王坟的经过。游人在参观古墓之后,站在妙高峰上远眺,起伏的山峦、宽阔的田野、…[详细]
北张庄桥墓群
  北张庄桥墓群位于邯郸北张庄桥、西孙庄,为汉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北张庄桥墓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北张庄桥墓群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陶寺北墓地
  陶寺北墓地时代:两周之际——战国地址: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陶寺村北约50米东高西低的台地上陶寺村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处,隶属于陶寺镇,在塔儿山以西。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陶寺村北约800米处,因近年盗墓被发现。目前已大体厘清陶寺北墓地的范围和墓葬分布状况。陶寺北墓地位于塔儿山西麓山前向汾河谷地(即临汾盆地)过渡的黄土塬上,黄土塬早已被改造为平整的梯田,由东向西阶梯状渐次降低。墓地总面积在24万平方米左右,地势开阔,墓区随地势大体沿西北—东南方向排列,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目前已在陶寺北墓地探出墓葬1283座、车马坑1座。从墓葬分布情况来看,陶寺北墓地应该有统一的规划,墓葬因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