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村篇

四丰村
  四丰村—余姚江源头山村休闲观光农家乐四丰村位于“中国高山云雾茶之乡”的余姚市大岚镇,周围群山环绕,平均海拔550米,是姚江、曹娥江、奉化江三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现有村民172户,560多人。四丰村原名“四峰村”,因村庄四周有四座山峰而得名,后来村民期盼丰收改名为“四丰村”,茶叶是其主要经济来源,除基本农作物外,还有花卉苗木种植、番鸭养殖等特色经济。四丰村山清水秀,人文历史久远,民风古朴厚重,山野地风光迷人,其中山村休闲和山野观光是其最大的优势,游客置身其中,真正能够体验到纯朴的山村风情,欣赏到清新自然的山野风光。这里盛产茶叶,游客在欣赏山野美景的同时,品上一杯当地的高山云雾茶,茶香扑鼻,回味无…[详细]
永兴湖旅游度假村
  永兴湖的形成距今有50多万年,有商业活动2000多年。永兴湖的山不高,湖水不大,但山水相映,秀丽多姿,群山环抱,湖面如镜,候鸟啼鸣,树影婆娑,空气清新,小河流水等绿色景观,以及篝火晚会,乡土文化,令人陶醉,流连忘返。钓鱼、爬山、游泳、划船、观光,值得一游。在自然景观中,形状各异,栩栩如生让人叫绝。天下第一神龟,逼真、形象、奇大,中外游人称之为绝世珍品。外星人,宝黛石,高几十米,粗十几米,高高耸立在永兴湖的西山上,称世上无双,怎样形成,无人破解。飞来石,怎样飞来,怎样一劈为四,留下串串悬念。平安洞的神奇,海豚痴情的浪漫,卧佛的神秘,草原风光的妩媚,给你留下无限的遐想和回味。永兴湖幅射四面,东面有…[详细]
当奈人居生态村
  当奈人居生态村位于扎龙自然保护区腹地,总面积57万亩,现在仍然保持着完整的原始风貌,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生物类别多种多样,这里有丹顶鹤、大雁、野鸭等珍贵鸟类200多种。每到夏季,蓝天碧水,芦苇荡漾,群鱼戏莲,百鸟欢歌。 当奈,蒙古族语“当纳坡”的音译,汉语译为仙女庙,建屯300多年,与卜奎齐名。追溯远古,蒙古族人游牧到此,看到当奈湿地水丰草茂,鹤翔蓝天,鱼翔浅底,确认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停止漂泊,长住于此。牧民把丹顶鹤俸为仙女,并按民族风俗建了一座大庙(文革期间被破坏),常年香火不断,祈求仙女呵护保佑着这片湿地和牧民朝夕相伴,繁衍生息。后来随着汉族人来此定居,经演化音译为当奈。 沿着水…[详细]
玉龙古村
  玉龙古村-中华第一村,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查海村西南2.5公里处,距阜新市25公里。是一距今有八千年的古代先民生息繁衍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址,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文化遗址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在其中八千平方米的范围中,已发掘出原始房址55座,房址之间密集有序,排列成行,方向一致,呈方型圆角半地穴式,直接劈凿于花岗片麻岩上,按使用功能分大、中、小三种攒尖结构房屋建筑遗址。是人类从游牧转向定居到形成村落瓣开始,因此,堪称“中华第一村”。    这里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石铲、石锄、石刀、石斧、石敲砸器,以及石磨棒、石磨盘和陶器。出土玉制品中的龙纹陶片和石堆塑龙,堪称 …[详细]
银凤度假村
  在山青水秀、风光旖旎的九曲剡溪之滨,在闻名遐迩、游人如织的溪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一个布满浓郁田园情调的景点——银凤旅游度假村。步人银凤,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在淙淙溪流水上的一洞小桥和桥边的竹门。竹门两侧的槛联是“人其园其乐无穷,观其景谈笑风生”。站在这古朴典雅的桥上放眼望去,一江碧水穿过山庄缓缓东去,造型别致的晓竹别墅如同镶嵌在巨幅山水画中,西边的竹海随风起舞,北面的青山透逸起伏。走过小桥,园内花木扶疏,奇树异石,鸟语花香,给人以“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之感。民族餐厅依溪而筑,圆门前那几位左手托着小碟、右手持着素叶的傣族少女,见有游客跨门而人,便将叶子溅一溅碟中的“圣水”,随即轻轻地一…[详细]
彝族村
  彝族村占地50余亩,三虎浮雕墙与虎山造型表现了彝族虎文化特色。太阳历广场中央的图腾柱上有太阳、虎、火和八卦图形象,周围环绕着黑白面向不同的10个月球造型。广场外圆周分布有12生肖石雕。依山而建的“土掌房”建筑群,真实再现了彝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观。建筑中有土司院、文化楼、知青房、酒坊及织绣间等。村中建有斗牛场和茶山园,还有秋千等民间体育设施。彝族约420万人口,是省内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金沙江、元江流域和哀牢山、无量山腹地。民居建筑: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干打垒”)。彝族住房多为三…[详细]
灰锅口村
  灰锅口村位于武清区梅厂镇,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由江南移民定居成村。当时,此地正是燕王扫北时驻扎的营地。移民建屋时,发现尚有燕军埋锅造饭的柴灰和灶口痕迹,遂得名灰锅口至今。改革开放后,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村民已经过上了年年有余、殷实富裕、住别墅、开轿车,与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现全村有别墅485栋,洋房住宅楼117栋。灰锅口村的金锅生态园,占地1360亩,包括500亩采摘园、800亩生态观光园及1万平米展示园。生态园主要以特色设施果品采摘为特色,吸引八方来客前来游玩,800亩的绿色植物氧吧,极具特色生态酒店是深居大城市的人们度假休闲的绝佳场所。  2008年灰锅口村在天…[详细]
宝镜村古建筑群
  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宝镜村是一个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据《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名录》记载,因其“村前有田峒,有一井塘水清如镜,可食饮,又能灌田,故名宝镜。”据宝镜《何氏族谱》记载,宝镜先祖何应棋,怡情山水,性喜遨游,于清顺治年间由道州溯沱水、冯河而上,见该地风俗淳厚,土肥水美;遂挈家人于此建宅定居,繁衍生息,距今353年。宝镜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占地80亩,由9井18厅组成,共108间房,俗称“三堂九井十八厅,走马吊楼日晒西。”整座建筑群为砖木结构,以青石、青砖、青瓦建成。院内屋字俨然,重楼翘檐,雕梁画栋;院外古木参天,树龄在四、五百年间者,达百余株。有“松林淡月”、“槐社夕阳”、“虹桥锁…[详细]
古生态村兰屿
  兰屿村是位于范市镇河头村东南部的一个自然村。兰屿一名,传说与秦始皇东巡上达蓬山有关。当地的一些老人一谈及兰屿,都津津乐道。当年秦始皇来到仙霞岭,看到这里地形如一座小岛隆起,上面又长满芝兰,芳香馥郁,就坐在上面,往下观看,并问随行官员,此地何名?但这些随行官员都答不上,于是秦始皇拈须一笑,说既然都不知道这儿的地名,那我就赐一个吧,叫兰屿如何?从此以后,兰屿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个颇具诗意的村落,环境清雅,别具一格。从地理位置上说,兰屿村前有尖顶山,后有稻蓬脑,从仙霞岭飞流而下的仙霞溪,从村前经过,村下的数百米处,几十棵高大的古樟森森参天,浓浓的绿荫投向一条石板小道,人行其间,顿生丝丝凉意。村口有…[详细]
桃源古村
  桃源村位于开化国家公园的西面,是七彩长虹4A景区的重要核心区块。该自然村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后裔迁居地,村庄自然环境优美,具有独特的山区地貌和民居风情。村内有近千亩龙顶茶园,其中中山堂茶园与日月相伴,和池水为侣,集以天地之灵气,表以山川之仙境,被誉为“江南最美茶园”。据《桃源范氏宗谱》记载,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长孙范旭因战乱逃离至此,见此地外圆内方,山青水秀,云雾缭绕,鸟语花香,为风水地,遂安家落户,取名桃源,意为世外桃源。听说,这里有一处江南布达拉宫:在台回山自然村,村庄一层一层从山脚到半山腰分布,房前屋后是梯田,梯田从山脚直伸岭尖,形成布达拉宫式的景观。当漫山的油菜花开时,花在村中,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