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

苏巴什故城
  苏巴什故城实际叫“苏巴什佛寺”,又名“昭怙悝大寺”,波涛滚滚的库车河穿城而过。据说,这条河就是《西游记》里“子母河”的下游。故城遗址始建于东汉(公元1世纪),隋唐(公元6至8世纪)盛极一时。这座古城如今东、南、北三面仍有残留城墙,系夯土建筑。周长为7公里。东墙长为1446米,高约为7.66米;南墙长1809米,断续残留。北墙长约2000米,高2.4米。西墙已无迹可寻。城内的名胜古迹到处皆是。从发掘情况看,早期文化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有石器、骨器、陶片。另外,还发现少量铜器和汉五铢钱。从晚期文化层中,曾出土排列整齐的一组大陶缸,共33只。还出上了铺地用的莲纹花砖、蓝纹砖、筒砖,其纹饰、形状与唐代…[详细]
柘城故城
  柘城故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城关镇北旧湖内,南到幸福街,北邻北环路,东靠黄山路,西到看守所,距柘睢公路约300米,距余河坡150米,叠压着从新石器时代至明代的文化遗存,总面积达288万平方米,是豫东地区文化内容最为丰富的遗址之一。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柘城故城的城池呈长方形,东西长1800米,南北长1600米。整个遗址低于周围地面约3—4米,最南部、西部部分、东部边沿均被城市建设及民居所覆压,北部较南部低洼,常年存有大量积水。遗址西部边沿上还存有南北长50米、高约5米的原始土城墙。保留下来的西…[详细]
西营子古城址
  西营子古城址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五家子镇大家生村西营子屯西南1500米。古城址内及周围皆为耕地。西南距于寺河300米。城址地势平坦、开阔,站在城墙上周围20余里尽收眼底。战国后期,燕国打败东胡,并筑长城。《史记·匈奴传》记载“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人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郤千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燕长城从阜新境内通过,燕国也在阜新地区设置了防御城堡、障塞等。同时也相继发现了燕国城址。大五家子镇西营子城址就是其中之一。该城址方形,夯土筑,长宽110米,方向190°。城墙塌宽7-8米,塌高3-5米。该城址现存南、北、西三面城墙,东墙…[详细]
枣庄城头镇长巷村
  长巷村东靠中国豆制品第一镇——山亭区城头镇政府驻地,北临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月亮湾国家湿地风景区,全村现有居民1200余户,人口4200余人,该村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已发掘出马鞍山汉墓群、长巷遗址等,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该村立足创建宜居宜游特色乡村旅游强村,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等工作,先后开展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活动,旧村古朴清洁,具有典型的鲁南民居风格;新社区配套齐全,全村绿化率达48%以上。村内通水、通电、通邮、通电话,景区内停车场2处,旅游交通指示牌齐全,景区内有旅游导览图和旅游标识。景区内有游客接待中心等固定旅游办公场所,配有专人管理与服务,设有旅游投诉中心、景区警务…[详细]
固城石龙宕
  石龙宕位固城镇花山西北、固城湖东南岸、狮子山下。传为明代初为采石构筑南京城墙,选有一批江北石匠在此开石成宕。龙宕面湖,口呈倒“凹”字形,顶部板块式,底部渐深斜坡形;从山顶至洞底高约20多米,面宽40多米,两侧石壁呈45度角,笔直而规整,石壁布满开采时的凿痕。底部积水清澈,终年恒温而不枯。纵观姿态,龙宕犹如昂首张口之巨龙,绵延山势似行云驾雾之龙身,气魄颇为宏伟。固城石龙宕,民间有个凄美的传说。说的是古代固城湖南岸田姓村妇怀孕产下一小龙,村妇当作亲儿扶养,但小龙恋奶成天钻在母亲的怀里,啃得母亲面黄肌瘦并感到对小龙厌烦,龙母准备在适当时将小龙杀死了事。三岁时,小龙与往常一样仍不放下奶头,龙母带小龙到…[详细]
乌拉泊古城
   乌拉泊古城位于市西南郊约10公里处的乌拉泊湖畔,遗址海拔1100米,略呈方形,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50米,城周长逾为2公里,城垣高大宽厚,残高达4米,底基宽5米,城墙的四角及城门均向外突出。 城门均在每边的中央部分,城区分三部分:东北、西北、西南三个小城。该城的瓮门,城楼,角楼等都格外宏大,城垣中部还有对外了望的孔道,从其浩大的工程建筑及军事设施来看,它显然是具有重大军事意义的设置,军级建制的屯兵驻地。 古城距今已逾千年。有人认为,它就是唐代的轮台城,城内地面上曾发现辽,元时期的文化遗物,如陶罐,陶盆,莲纹方砖,古钱币及玉器等,现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猎屿铳城
  明南澳猎屿铳城位于南澳县深澳镇北猎屿。明天启三年(1623年)南澳副总兵黎国炳建。该城由上座、下座和嘹望台三部分组成。用贝灰沙土夯成。上座在猎屿中部山腰,原高1丈2尺,长围18丈2尺,有5个铳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改建为方形炮台。城体长54.5米、宽17米、城垣厚1.7米、最高处5.5米,筑5个铳门,营房18间,置大将军炮15门,大神飞炮8门,有兵员60名。铳城下座位于上座之西百余米的近海台地,原高8尺,围16丈,有10个铳门,改建成园炮台,外径17米、高2.5米,置大炮12门。城垣上筑有雉堞。嘹望台在上铳城之西偏南的山顶,相距约80米。原高3丈、围6丈,外环以墙,墙高8尺,长12丈…[详细]
期思古城
  期思古城位于白露河和淮河汇流处的中间偏南地带,距淮滨县城东南三十华里,为淮滨县期思镇政府所在地。古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期思古城位于白露河和淮河汇流处的中间偏南地带,距信阳市淮滨县城东南15公里,为淮滨县期思镇政府所在地。古城北靠小死河,小河由北向南至古城下折向东去,古城以北,死河以西为岗地,死河以东为湾地。古城以南约为四华里的小片岗地,南下至白露河为十里草湾。期思古城便座落在东、南、北三面湾地包围的一片岗地上。古城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700米,南北长400-500米,城除北面紧靠死古河与城内地面相平,已无墙址痕迹外,其余三面墙址继续可见。墙址残高2-4米,基宽32米左右。东部和南部护城河…[详细]
昌邑故城址
  时代:西汉位于山东巨野县城南27公里的大谢集镇昌邑集,是西汉山阳国,昌邑国的都城。1992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昌邑,春秋战国时期为邑,秦时设县,西汉时期为郡治,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阳国,封梁孝王之子刘定为王,从此昌邑城就成为王国之都。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划国为山阳郡。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乞讨山阳郡为昌邑国,封期子刘骰为昌邑王。刘骰在位十一年,死后其子刘贺继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嗣,刘贺被征为帝位,在位仅27天,昏庸-,被大将军堆光废为海昏候。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昌邑国为山阳郡,至东汉,改为兖州刺史部。19…[详细]
桑郎镇“蛮王城”
  桑郎镇“蛮王城”今桑郎镇东面油歪寨边,有座“蛮王城”遗址,东北靠油歪寨,西连桑郎河。桑郎河南流30公里就是盘江,即牂牁江。遗址背依古龙岭剥刀岩,前临百丈深渊。悬岩旁砌有几十级的“之”字形台阶。拾级而上,有一道高墙阻挡,石墙总长1000米。墙上城门可见,门前断墙前有个石堡,石堡中有个大碗粗的圆洞,石上长满青苔,石窝杂草丛生,已被石乳凝结。顶上为平台,长60米,宽40米,四周断垣残壁数处,皆用石块垒砌,满地火石砂,有垒石阶的麻石条。从地基形状判断,原有正房,可能是九柱七瓜草屋,侧有厢房,台阶下还有寨棚数间。正房前的土坪不小。遗址附近山颠还有类似的断垣残壁。油歪寨后山石洞中还有贴壁站立的洞葬尸骨。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