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

潍坊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潍城区城关街道城隍庙街北侧。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成化二年(1466年)知县祝茂、县丞张杰倡召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县郑板桥又倡捐大修,并于庙前添建戏楼一座。庙设正殿、寝宫、两穿(侧)廊、两庑、过厅等。正殿内有城隍爷泥塑,悬郑板桥书“惟德是辅”大匾。正殿后是寝宫,有城隍爷木雕像,厢房内塑城隍奶奶卧像。正殿前为过厅和甬道,另有东西两穿廊及两庑,两庑内有传说中的十殿阎罗王等塑像。院内有乾隆十四年(1749年)《永禁烟行经记》碑和乾隆十七年(1752年)《新修城隍庙》碑,碑文皆为郑板桥书。城隍庙门前,东西各有中军亭(楼),亭外跨街有两座木牌坊(又称牌楼),上…[详细]
十二连城城址
  十二连城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俗称十二连城。民间传说,此城为北宋时期杨家将佘太君率十二寡妇征西所筑,但据《元和郡县》记载,十二连城原为隋唐胜州榆林城,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当时该城地处战略要点,可北凭黄河天险,控蒙古草原,南临中原大地,进退两易。十二连城现存的城墙上,仍可清晰地看到厚约18~20厘米的夯层,说明这些城完全是由人工夯筑而成的。同时在夯层中,还发现直径10厘米左右的棒夯或捆扎棒夯的夯窝。在城墙的表层和墙体附近,曾出土过青铜戈、剑、箭簇等兵器文物,墙体深层内涵,没有发现秦汉及其以后的遗存物。因此可以断定十二连城是春秋战国时期人工修建的。以“十二…[详细]
海丰城隍庙
  海丰县,历史悠久,以文物丰富而闻名于世,县城的城隍祖庙是其中之一。“0”城隍庙遭受严重破坏面目全非。经近几年来的重建修茸,如今焕然一新。海丰置县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县之城池的兴建曾数易其址。海丰最先的县城是在城东的一里,土城,元至正末年废。其次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陈规任知县,在城北(今彭湃医院)筑建城池,纵横各40丈。24年后的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官任千户所的马贴木,奉都指挥花茂之命,重建新城。城高2丈,周围396丈,雉堞781处,辟4门,上有敌楼;城外环以池,深宽各1丈。辟4门,就是整座城兴建四大城门。城隍祖庙立于西门,谓一切皇旨、政令、旌表,俱由此门传入,又曰…[详细]
滑国故城
  滑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城东南43公里处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附近台地上。原为春秋时滑国都城,后被秦所灭。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报告,可知滑国故城附近是一片平地,东北和东南环山,平地向西北扩展与洛阳盆地相连接。平地两侧有滑城河与府店北河,两河之间为一长靴形的台地,故城即坐落在这块南北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0.5~1.5公里的靴形台地上。它三面环绕深壑,天然半岛似的地形,易守难攻,是古代小国理想的建都之地。该城地势南北长,东西窄,北部依地势又向西北突出。城垣屈曲呈弧形,平面略作长靴形,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000米,中部约700米,南部约500米,总面积14万平方米,断断续续的夯土城墙残体时隐…[详细]
吐呼玛克故城遗址
  吐呼玛克故城遗址契丹于公元907年建立辽国,这是北方草原民族建立的草原帝国,其人是蒙古人的一支,自称契丹人。公元十一世纪契丹国0为东西两大部,西辽汗国-向中亚迁徙。首领耶律大石号称百万大军,举部西迁扩疆辟土。契丹人吸收了中原文化,兴起城廓之邦,契丹人到达天山北路开垦土地发展农业,奇台一名就因契丹一词转化而成为“奇台”,由于人名转变为地名,吐虎玛克古城就是西辽汗国的契丹人建造的城廓,根据考古调查,结合吐虎玛克古城出土文物判断,该城建于十一世纪后期,使用时间不长,而后契丹人迁至西亚草原。在哈萨克斯坦有一座辽代古城也叫“吐虎玛克”,是契丹语“城市”的意思,哈萨克斯坦的“吐虎玛克”建设成了西亚地区著名…[详细]
虎啸城
  虎啸城位于广安市前锋区护安镇,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高耸于渠江边。虎啸城独特的历史地位,离不开前锋区另一座重要的山寨——小井乡大良城。1235年,宋廷发动“三京之役”,结果被蒙军打败,从此,宋蒙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争。在宋蒙交战的最初十多年里,蒙古军队几次进出四川,这迫使宋廷不得不设法加强四川地区的防务。大良城和虎啸城是宋蒙两军分别在渠江岸边创建的军事堡垒,双方围绕这两座山城开展了多次激烈争夺。大良城始建于唐,两军交战期间几经易手,1261年南宋收复了大良城,使得蒙军在这一区域的战事一时陷入了被动局面。为此,忽必烈采纳投降的宋将杨大渊的建议,决定仿照宋朝筑城之法构建山城。虎啸山地形陡峭,渠江…[详细]
阿尔勒城的古罗马建筑
  阿尔勒是欧洲古代城市向中世纪文明过渡的一个范例。城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罗马古迹,其中最早的竞技场、古罗马剧场和古罗马地道(地下通道)可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阿尔勒经历了公元4世纪第二个黄金时代,君士坦丁浴场(the baths of Constantine)和阿利斯堪普斯墓地(the necropolis of Alyscamps)就是这一时期的见证。11至12世纪期间,阿尔勒再一次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具魅力的城市,城内的圣特罗菲姆教堂(Saint-Trophime)是普罗旺斯地区众多的罗马式古迹之一。阿尔勒作为世界遗产之列的一个小城,不但名胜古迹随处可见,而且文化气息非常浓厚。著名的法国诗人诺贝尔文…[详细]
枣庄城头镇
  城头镇位于枣庄市山亭区西部,全镇面积48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5.2万人。豆制品加工是城头的传统主导产业,具有30多年的生产历史,为我国膨化豆制品发源地之一,享有“中国豆制品第一镇”和“中国豆制品之乡”的美誉。城头镇主要依托国家AAA级月亮湾湿地旅游风景区、长巷省级旅游特色村和东、西城头村土地进行规模特色种植,已建设月亮湾农家院、月亮湾休闲中心、龙潭休闲会馆等大型农家乐项目7家,开展旅游观光、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农产品销售、特色餐饮等经营服务。规划建设智能温室生态种植基地、瓜果采摘基地、苗木繁育基地、生态养殖基地和休闲旅游胜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经济发展,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深入挖掘月…[详细]
董家口长城
  董家口长城耸立在河北省抚宁县驻操营镇东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上,距秦皇岛市区38公里,是明代军事名将戚继光上疏修筑的蓟镇长城的重要关塞之一,护卫“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关城的北翼要塞。董家口长城是在原北齐长城的基础上重修的,修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初为二等边墙,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戚继光重修为一等边墙。在突兀险要的山岭上,筑有36个敌台、28个战台、16个烽火台,全长8.9公里,最高处海拔556米,还筑有3座城堡。原来除了城堡外,其余部分都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一带长城依陡峭的花岗岩山脊而建,蜿蜒曲折,气势磅礴,纵深防御军事设施完备,烽火烟墩遥相呼应,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了明长城…[详细]
觉尔察城
  觉尔察城是清前六祖城之一。六祖城满语称为宁古塔,意为六处的意思。六祖是努尔哈赤曾祖福满所生的六个儿子,长子为德世库、次子刘阐、三子索长阿、四子即努力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五子包郎阿、六子宝实。六子俗称六王,亦称六祖,他们各立城寨,分居六处,形成了军事拱卫上的倚角之势,对抗外来的侵袭。觉尔察即是努力尔哈赤的大伯祖德世库居住的城寨。按照当时女真人的习俗,儿子成年后必须与父亲分居另过,福满的长子德世库当时就来到这称作觉尔察的地方,建筑城寨。该城北临苏子河,东依陡峭的山崖,南对险峻的陡坡,西连山岗。山城可控制南、东、西三路交通要道。从遗址上看,工程规模浩大,可见当时大祖德世库曾动用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