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

汉满两城
  汉满两城巴里坤古城由两个城垣毗连而成。西边的叫汉城,是因居民是汉族而得名。汉城建于清朝雍正9年(公元1731年)。为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军队所建造的绿营兵城。城墙周长4公里多,为长方形,东西长1553.5米,南北宽788.7米,西城门外有翁城,半径为35.4米,基本保存,其余三座翁城已毁。汉城开有四个城门,城墙上有门楼四座均毁,还有垛口3600个,炮台7座,马道8座,四角设有角楼,城外挖有护城河并设吊桥4座,城墙高6.8米,底宽6米,顶宽4米,上筑女儿墙高0.5米,宽0.6米。据史料记载,汉城是由岳飞第二十一代孙、陕甘总督、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督军修建的。据说当年筑城时,岳钟琪的部队就驻扎在城南的山包…[详细]
常德城区古井群
  常德城区古井群(含四眼井、丝瓜井、葵花井、白龙井、崔婆井)省保常德城区古井群之一,葵花井,系明代荣王府邸唯一原址遗存,在常德市一中内某个角落。葵花井,相传井中常现葵花,舀入瓢中则瓢中有葵,注入桶中则桶中带花。明弘治四年(1491年),朱佑枢被明孝宗封为荣庄王,封地为常德府。同年8月,常德武陵奉命兴建荣王府,但朱佑枢并未奉旨就封常德府,而是仍滞留京城,留在政治中枢。正德三年(1508年),朱佑枢在朝廷压力下,离开京城,到常德就封。直到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10月,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攻入常德,代表封建王权的荣王府在劫难逃。王府繁华从此落尽,荣王府最后一任主人朱慈炤携母仓皇出逃,不知所终。葵花井,…[详细]
广州城隍庙
  供奉着刘䶮、海瑞、杨椒山,位于主殿的漆壁画值得一看,广府庙会也在这里举办。广州城隍庙又叫都城隍庙,就在南越王宫博物馆旁边,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期岭南最大的城隍庙,现在看到的是清代重建的部分,只拆剩了大殿和拜亭,是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几年才对市民免费开放。城隍庙的大殿中,拜谒的是三位城隍爷,分别是南汉国建立者刘䶮以及大名鼎鼎的海瑞和杨继盛,保佑一方平安。主殿中挂有一幅面积达240多平方米的漆壁画《开天辟地·神仙卷》,画中共绘了132位神仙,包括盘古、女娲、观音、玉皇大帝、四海龙王等,非常罕见,一定不要错过。另外,每年元宵节期间举办的广府庙会…[详细]
老司城祖师殿
  老司城祖师殿位于永顺县老司城(今司城村)太平山南麓,距老司城约二公里。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17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重修。前临灵溪河,后靠太平山,景色优美。祖师殿为当年老司城五大庙宇之一,是老司城目前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古建筑。主体建筑有祖师殿、皇经台和玉皇阁,三座殿堂坐落在同一条轴线上,沿着陡峭的山坡层层而上,重重叠叠,殿阁飞檐,蔚为壮观。据《永顺县志》记载,“祖师殿在旧司城,晋天福二年建正殿”,正殿祖师殿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重檐歇山式屋顶,上布小青瓦。屋角起翘较为平缓,戗脊上排列走兽。大殿面阔五间,宽16.9米,进深13.0米,脊高9.9米。明间屋架为九架抬梁式,犹以金柱…[详细]
铁道游击队影视城
  铁道游击队影视城是旅游和拍摄的最佳景区。影视城市薛城区委、区政府为配合大型红色经典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的拍摄,由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枣庄电视台创意、设计、规划,经枣庄市委、市政府批准,由薛城区人们民政府,枣庄市广播电视局共同投资建设。影视城工程分三期完成。目前,只有一期工程对外开放,第二、三期工程还在建设中。第一期工程是为确保红色经典《铁道游击队》电视剧拍摄场景所需而建。依山而建的“南圩子”、“大兵营”、“枣庄东升武馆”、“大茶房”、“鸽子楼”、“德顺兴药店”、“西门”、“三星楼”、“正泰国际洋行”、“万富楼”、“太史第”、“大东旅社”、“议和炭厂”、“同乐戏院”、“落子园”、“炮楼”…[详细]
藏游坛城
  藏游坛城于2016年8月正式开业,建筑造型源于中国历史“城”的概念,平面采用十字对称布局和运用现代设计手法诠释传统藏式建筑,建筑群气势宏伟,典雅大气。藏游坛城兼有汉、藏、尼三种独特建筑风格。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文化旅游城,是古城拉萨又一“城”。拉萨藏游坛城项目是宏绩集团成立22年来倾力之作,以拉萨城市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东延西扩,跨河发展”为基础,以办公建设为龙头,以科技文化为支撑,以商贸旅游设施为动力,积极促进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为构想,致力于改善本地六十万常住人口的品质消费需求,服务每年千万到访游客,弥补集观赏、购物、品尝、健体、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体的空白,全面提升拉萨商业价值高度…[详细]
小四平山古城址
  小四平山城址位于鸡西市恒山区柳毛乡安丰村西1000米处的小四平山山顶。东距安丰村1000米,南与马鞍山相连,东、北侧为断崖,西侧为山地,遗址呈椭圆形,海拔357米,周长660米,面积10838平方米。城东部北部均为陡坡,在西南部及西部地势较缓处为石头堆筑的城墙,现存城墙的高度为1米,宽度约为0.5米-3米,长约121米,城内西部干涸的蓄水池遗址,城内东部、北部有地表坑70个。1977年城外曾出土有陶钵、石臼、石刀等文物。“三普”期间在圆形地表坑采集到素面大片夹砂黄褐色陶片。小四平山的遗址和遗物是渤海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实物记录,遗址的发现大大的丰富了鸡西地区的文物考古资料。小四平山城址1983年…[详细]
兀术城
  被辽宁省旅游局评为“四大辽金古建筑之一”的兀术城位于铁岭城区西35公里的调兵山风景区,距沈阳96公里,它西依绵绵燕山,东瞰浩瀚的辽北平原,是融入东北各民族起源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多民族源流的集散地,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孕育了丰厚的特色文化,其中以金文化最具代表性。金天会四年秋,金完颜宗弼(兀术)在此地调集军队,分三路兵马南下,一举灭亡了北宋,此地故称“调兵山”。南宋时期,担当金国兵马大元帅的大金国太子金兀术,在率兵南犯中原被岳飞挫败归巢,带残兵败将返回途中,行至调兵山脚下,只见调兵山山势雄奇壮美,层峦叠峰,林草繁茂,花香袭人;山下流水淙淙,景色宜人。于是命军师哈密嗤传令,在山下…[详细]
赵邯郸故城
  赵邯郸故城座落于河北省邯郸市。赵邯郸故城是战国时赵国都城的所在地,邯郸城是战国时期最繁荣的城市之一。“邯郸”之名最早见于《春秋•穀梁传》,城先属卫国,后属晋国,三家分晋后属赵国。自公元前386年赵王敬侯迁都于此,到赵国被秦灭亡,历经八世,共159年,著名的历史故事“完壁归赵”、“胡眼服射”、“邯郸学步”、“将相和”、“围魏救赵”等就是发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这个时期。1972年经过缜密的勘察,全城的布局已基本探明。故城由赵王城和大北城两部分组成。赵王城是赵国的宫城,平面呈曲尺形,分东、西、北三城,总面积512万平方米,至今城的周围仍保留有高3~8米的夯土城墙;城基宽16米,四面各有2~…[详细]
保德故城关帝庙
  保德故城关帝庙时代:清地址:忻州市保德县西南8公里处故城村关帝庙坐北朝南,东西并列三个院落,东为奶奶殿,中为关帝殿,西为观音殿,各自独立开门,并设掖门相互连通。关帝庙始建年代不祥,现存建筑均为清代。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关帝殿,东西两侧自南向北分别为钟鼓楼、东西耳殿;东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观音殿,东西两侧自南向北分别为钟楼、西配殿;西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奶奶殿。关帝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前单步梁对后三架梁,通檐用三柱,单檐硬山筒板布瓦顶,斗栱为一斗二升交麻叶,平身科斗栱每间一攒,下施通间雀替,雀替表面雕刻吉祥图案,明次间装修为六抹槅扇门四扇。东西山墙及后檐墙西次间所绘壁画为清代《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