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

府谷古长城遗址
  府谷县的长城,据史籍记载,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最初是魏国为了保障边境的安全曾在县境东部修筑长城。公元前355年,魏国在秦国的强大压力下割让上郡15县(即今陕北榆林一带)给秦国。于是秦国也在上郡沿边修筑长城。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伐匈奴,迫使匈奴向北退却150多公里占领河套地区,并在黄河北岸把燕、赵、秦三国旧长城连接起来,陕北遂为内地,称为“新秦”。到了隋文帝开皇二年(582),突厥大举入境,发兵40万,突破了长城线,纵兵在上郡掠杀,于是隋王朝开始重新修筑陕北长城,先后5次用民工148万人,历时23年。这些魏长城、秦长城和隋长城,至今已很难寻找,只是在某些段落偶尔可以…[详细]
万安影视新城
  江西省万安影视旅游城位于万安县凤凰路北侧,占地面积四千余亩,总投资两亿余元。城区布局以“圆明园”史记图纸1:1建造成为“新圆明园”,是江南连片开发面积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和休闲旅游胜地。史记斐声中外的北京圆明园始建于18世纪初,总面积5250亩,是清朝统治者集全国人力、物力,历时151年兴建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圆明园气魄宏伟,建构精美,格局多变。造景题材包罗万象,从政治说教到儒学经典,从宗教祈求到民间百态,天上人间,应有尽有。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无能,忽站忽和,最终在英法联军进逼下节节败退。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数日之内,存于园内的文物、珍宝、书画、瓷器被抢…[详细]
中华石城
  贺州石城距市区75千米。古建筑类人文景点。是一个有近500年历史的天然石城。石城建于明代隆庆五年(1571),因其四周石山悬崖拔地而起,环抱而成天然石墙,形似城堡,全城仅南北相对有两个天然的豁口,故名石城。石城主要由两座半圆形峭壁式山峰围合而成闭合空间,城内面积50亩。东以金鸡山为屏,西以五指山为障,南有南门,北有北廓。环山南北各有一个豁口,砌石作墙,并设有门,分称南北城门,北城墙长73米,高6米,护城墙1.2米。北门为弧形,宽3米,门上是城楼,楼高5米,上有一扁额刻“北岳阁”。南门构筑与北门相似,城楼上横书“南星楼”。石城北门外,一株盘根错节的古榕几乎覆盖了石砌的城墙和整座城门,这棵古榕树冠…[详细]
特洛伊古城
  介绍: 在土耳其的希沙尔克城附近40公里处的特洛伊古城,是十九世纪考古大发掘的结果。据考证,这座城从2200年前就开始建造,从时代上算起来有9层,每一层都是一个时代,这倒真像开封了。而《伊利亚特》描述的是第6层的故事。19世纪末,德国考古学家挖掘出的珠宝,是公元2世纪的第二层。  城墙、古屋、剧场,已经成为小亚西亚夕阳下的断石残垣,入口一座仿建的巨大木马模型,提醒着传说中的特洛伊故事。木马用希腊神话中伊达山的松树做成,建造于1975年,高约2层楼,可攀梯入内参观。真说不清楚这到底是一个爱情的见证,还是一个背叛的象征。  特洛伊是公元前16世纪前后为古希腊人渡海所建,公元前13世纪-前12世纪时…[详细]
兴城城墙
  兴城城墙位于辽宁省西南部的兴城。兴城古城是明代的宁远卫城,清代的宁远州城,是中国现存古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城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古城依山傍海,雄伟壮观,平面呈正方形,每面长约880米,四面均辟有城门,四角设台,面积约60万平方米。城墙通高10.1米,女墙高1.7米,底宽6.3米,上宽4.5米,外面以青砖砌筑,内面则以毛石。城门上原均有城楼,现仅存南门和西门上两座。四个城门都建有瓮城,现在都已经拆除或部分拆除了。兴城古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明代名将袁崇焕曾驻守于此,数次击退清兵。明天启六年(1626年)一月,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围攻宁远城,传…[详细]
罗浮山羌王城
  罗浮山,又名浮山,位于龙门山脉中南段,距安县桑枣镇2公里,安昌镇10公里,绵阳40公里。总面积3平方公里,属低山生态旅游区,易于攀登。由于山麓,常有云雾环绕,山似飘浮云上,故名“浮山”。为与广东罗浮山相区别,又有小罗浮,西罗浮之称。 罗浮山,以拔地而起的太乙峰、凌霄峰、挂衣峰、驾鹤峰、连城峰、卓锡峰、双凤峰、白羊峰、迎鸽峰、插云峰、台子峰、长建峰和数个陪峰连接而成山脉,构成一幅绚丽多姿的天然画图。山势陡峭,突兀险峻,悬崖、溶洞、峡谷、神泉遍布其间。浮山集雄、秀、险、幽、神秘于一体。山中林荫蔽日,清静幽雅,春夏秋冬气候宜人。清代绵州才子李调元和现代作家沙汀等古今名人为此留有不少称颂浮山的墨宝…[详细]
古瑕城与赵集古城址
  半个蒙城县,五座战国城,是蒙城之佳话。蒙城地处中原腹地,历代兵家必争。据专家考证,仅在涡河以北,半个蒙城县的区域内,就有大大小小五座战国乃至战国前的古城遗址。分别是:漆园古城、殷墟北蒙、礼城、瑕城和赵集古城遗址。北蒙和礼城,千年古城墙至今依然屹立,绵延不断,气势恢宏,漆园古城也因庄子而名满天下,瑕城与赵集古城址则名不见经传。县城东北行二十公里左右,北淝河北岸,有一座古城,古称瑕城,今名乌集(乌衣集)。古城垣大部被毁、小部分突出地面,规模已无法确切计算,大约在四平方公里左右。古城内外,时常出土战国时的陶器残片。《水经注》记:“北淝水又东,积而为坡,谓之瑕坡,城水又东南经瑕城南。”“楚师还及瑕,即…[详细]
古城郭城址
  古城郭城址位于柏坊镇东白村境内,距常宁市区20余公里,处在湘江南岸一椭圆形台地上,城址本身包括城墙、护城河、城门等结构及建造工艺,现如今其原护城河依稀可辨,土城墙环台地一周,长973米,城址南北最宽处156米,文化堆积层丰富,出土有简瓦、陶片等。城址于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被发现。普查人员根据《同治常宁县志》记载认为其为三国吴废帝孙亮太平二年(257)所建,分析耒阳县地所置地为新平县县治,故定名为“新平故城”。1995年10月,常宁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至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更名为“新平城址”。2013年,常宁市人民政府将其重新公布为市级文物保…[详细]
嘉州古城墙
  嘉州古城位置如《水经注》云“县治青衣江会,襟带二水矣”,即河口三角洲上。隋、唐继承,其城当南达大佛坝,此时,文人多称“江城”,如杜甫《寄岑嘉州》诗云:“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可知,唐代古城临江布局的特色十分明显。古人云“渎江(岷江)自东北来,顺下不争;而青衣、沫水西南来,如暴客挟万马而驰,沫为最甚”,即史不绝书的“沫水之害”。大渡河沙湾以下河道横向变化显著,主流不稳定,河岸常有崩塌现象,而岷江由于河谷横断面的不对称性,则以向东摆动为主。南宋以后,原来正对乌尤山的大渡河水北移,开始侵蚀嘉州古城墙。经元至明,城墙遭侵蚀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沿岷江、大渡河用竹笼卵石筑河堤以保护城墙。南宋画家…[详细]
古城石牌坊
  古城石牌坊是一块块活化石,记载下潮州历史上的辉煌,既是石雕艺术的荟萃,也是书法艺术的宝库。潮州古城的石牌坊,“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以石雕凿成歇山顶、柱、梁及各小件,架上三叠牌楼,匾额两旁,有的加配石刻缕雕之“双龙戏珠”或“祥凤卷草”之类装饰,柱边加设石狮或石鼓抑柱础,潮州人叫做“亭”。潮州俗话说:“大街看亭字,桥顶吃炒面,登上东门楼,再入开元寺。”往昔的太平路,虽未敢夸言五步一亭,但从南到北,就有17座,其它街亭50座,合共在古城内有97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