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

马岭关长城
  马岭关长城位于邢台县宋家庄乡明水掌村西偏北1.5公里处的马岭上,北距鹤度岭长城8.5公里。西面位于山西省昔阳皋落乡圪瘩店村东南2.5公里处。马岭关东、南、北三面环山,西临深涧,中为小型盆地,平坦处可容三、五百人,筑东、西二道城墙,各开一关门即东门和西门,南北峰巅各有烽火台,西坡有敌台,涧上有桥。《邢台县志》载:马岭关“旧设有东、西二门,敌楼、吊桥、官厅、营房、防守军兵,今废。”东西墙砌有券门,今仍存,城墙及垛口大部较好,西城墙长于东城墙。马岭关长城建于明嘉靖年间,设在两山之间的谷口处,形成一个独立的关城,两侧是纵贯在谷口的石砌城墙和墩台,古驿道从关城中通过,东门和西门也就成了关城唯一的两个出口…[详细]
应昌路故城遗址
  应昌路故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日罕乌拉苏木达里诺尔畔,又名鲁王城, 元史记载,特薛禅原住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协从成吉思汗起兵,其女为成吉思汗的原配夫人,1214年,成吉思汗在达里诺尔湖驻夏,将赛罕坝、达来诺日、热水塘以北,西拉沐沦河以南至围场北部分封给特薛禅的儿子们,1270年,弘吉剌氏斡罗陈和他的妃子囊加真公主向朝廷请求在达里诺尔湖边建城以居,得忽必烈应允,建城设应昌府,后升为应昌路,1287年4月,忽必烈率军50万征讨乃颜,驻跸应昌路。1295年,特薛禅重孙蛮子台奉命讨伐叛军海都笃哇,一战告捷。元成宗晋封蛮子台为鲁王,统领山东济宁路,自此,人们称应昌路为鲁王城。正式建置于元…[详细]
清城景区
  “清城”建于公元1740年,是明城被地震摧毁后奉乾隆皇帝的旨意在此夯筑的另一个兵营,故名“清城”。在全国范围内,两座兵营如此相近只有镇北堡,可见贺兰山东麓在当年有着重要的军事价值。清城外形似大龟由贺兰山上往下爬,取“灵龟下山,吉祥如意”之意,这是清朝负责修筑兵营的官员请来的风水先生的建议。风水先生根据地形风水断言:“此地将来必出帝王将相”,但二百多年来进出门洞的只有士兵和牧羊人,到了20世纪80年代,清城却真的走出了许多影坛的“帝王将相”。城堡内主要景点“影视一条街”,是来镇北堡西部影城拍摄影视片的剧组必选之地。“街道”上每一店铺、门面、摊贩都上过100多部影视片的镜头。其外观由影视美工师设计…[详细]
顿国故城遗址
  顿国故城遗址位于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整个故城遗址地面为村庄和耕地,地下埋藏的城址保存完好。故城遗址呈正方形,每边长500米,总面积25万平方米。城墙用夯土筑城,墙基仍完整地存于地表下约1米至1.5米深处。城墙外四周有城壕护绕,护城壕宽20米,深约10米,环城四周无间断。据《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等记载,古顿国为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在淮水中上游地区分封的姬姓国之一,顿为子爵,是四等小国,封地面积不过250平方里左右。顿子初都于商水,后“迫于陈,南奔楚”,公元前635年楚令尹子玉(成得臣)打败陈国后,护送顿子返回新建的都邑(今项城南顿),使顿子复国。顿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在春秋时期的争霸中,顿…[详细]
皇史城
  目的地介绍  皇史宬,又名“表章库”,即皇家档案库,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南池子大街南日东边,靠近故宫东侧。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年),隆庆二年(156年)和清嘉庆十一年(180年)均有修葺,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皇家档案库,距今已有460多年的历史。    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金匮石室”的制度。《汉书·高帝纪下》记载:“与功臣刻符作誓,丹书铁拳,金匮石室,藏之宗庙。”所谓“金匮”,即是铜制的柜子;所谓“石室”,就是用石头砌筑的房子,其目的均是为了防火,让其保存的珍贵档案,能永久地保存下去。尔后历代档案库,均因袭秦、汉旧制,而又各有所发展,供保存各朝皇帝的“实录”、“圣训”、“玉碟”之类的皇家…[详细]
泸州城垣
  泸州城垣(江阳区)泸州历史悠久,夏商时期,泸州隶属梁州,西汉时期,正式设置江阳郡。南宋时期,老泸州“神臂城”名扬天下,现今江阳区的泸州城墙,只剩下些断壁残垣。“泸州城垣”的称谓由此得来。“泸州城垣”位于江阳区城区,现存东、北、西三段,多为明代所建。其中东城垣包括凝光门、仁和城垣、会津城垣三段;北城垣包括三圣城垣、大北街城垣、小北街城垣三段;西城垣仅存枇杷沟城垣。全长1088.1米,均条石砌成。其中东城墙长246米,宽4米,高4.4米。西城墙长325.6米,宽4米,高6.5米。东城门,即凝光门,是仅存的城门。关于凝光门的由来,据当地的老人说,在城楼上观长江,月光洒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江面就像凝结…[详细]
康北古城址
  康北古城址位于巩义市康店镇康北村高速路北,坐落在邙山东延部的坡头上。面积4万平方米。东西筑城墙,南北临深沟,东有洛水,南有黑石古关,西有邙岭,北有黄河天险,这里依山傍水,由西向东渐次倾斜,直至平滩河沿。战国时期,周显王二年(前367年)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与西周洛阳相对称东周,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吕不韦灭东周,周亡。延续了一百多年。秦统一六国后,在此置巩县城,属三川郡,汉时属河南郡,北魏时将县治迁至东10公里的巩县老城。清同治五年重修了砖拱碹寨门,咸丰元年修了“巩王阁(红阁)”,并刻碑阐述《巩王庙原委》,还修了一殿、二殿、东西廊庙、山门、踏阶等。《战国策》、《史记》、《汉书》、《藏书…[详细]
新蔡故城
  春秋古城城址,曾被《史记》、《汉书》、《河南通志》、《大清一统志》、《汝宁府志》收录,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503年,蔡平侯为了依附楚国从上蔡迁到吕地,在吕国都城旧址建都,改称新蔡,以别旧都。秦汉以后,屡为州、郡、县治所。 新蔡故城东邻莲花湖,南迎车辆湖,西接岗地,北靠青湖。县城南5公里有汝河,北1.5公里有洪河绕城北东南下,在城东南3公里三岔口与汝河相汇东南下。故城东西呈长方形,周长8615米,占地580余万平方米,故城东南隅1415米城墙保存尚好,故城墙现存2-10米高,宽20-50米,均为夯土建筑。城内有宫殿、庙宇、作坊、冶炼等遗址。故城内文化层较厚,沿…[详细]
南京城墙
  南京城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原称“应天府”,是明初的都城,以高大坚实、雄伟壮观的明代城垣建筑闻名于世,是举世公认的第一大城。南京城墙原有内、外两重,外城为土筑的,已经毁弃,只有麒麟门、仙鹤门等地尚有城基可寻。内城是砖石结构,东尽钟山南岗,西据石头,南临秦淮,北依狮子山、九华山而控后湖。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至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历时21年。建筑平面呈南北狭长、东西略窄的不规则形,完全是根据地形地势和军事防御的需要而修建的。城垣内侧周长33.676公里,高14~21米,有垛口13616个,窝铺(堡垒)200个。其周长不仅在全国的古城中最长,而且也是世界第一的。城垣用巨大…[详细]
盐店古城
  大邑盐店古城是发现的第七座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发现于大邑县盐店村。这座古城的发现,彻底改写了成都建自2300年前的说法,成都的城市历史被提前到距今4500多年以前。这是到目前为止发现得最早的成都城遗址雏形,堪称成都城市的开天第一篇章。也就是说,在这座古城出现以后又隔了1000多年,远古成都人才相继迁往三星堆和金沙,继而有了目前的成都雏形。此外,这座暂时被命名为“盐店古城”的城市遗址成功发掘,也证明了考古界提出的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中上游文明,也是中华文明发源中心之一的说法。更让成都人自豪的是,这座古城的发现证明了成都平原自古就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完全推翻了成都在古代是蛮夷之邦的旧说。在此之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