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

六安古城墙
  年代为明清。六安是皋陶后裔的封地,商为六国,汉属六安国;城墙显示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六安城墙自洪武13年建砖垣以来,因战事连年而防卫修城不止。1514年(正德9年)知州李衮修城,扩大了城池范围,加强防御措施,政绩卓著,六安名士潘锐写有《修城记》载于史册《六安州志》。1553年(嘉靖3年)六安知州邵惠久同邓向荣于北门之西辟“便储门”取运道达舟之便。1517年(隆庆5年)知州唐可封改题“文昌门”。1579年(万历7年)知州扬际会为仓库安全之计封闲便门。1581年(万历9年)知州李懋桧加修仓库高墙,复开“文昌门”,在东南西北四门各建三间角楼,四马道垣内安装炮台8个,八门古铜将军炮…[详细]
旧广武古城
  古城城墙的确切建筑年代,史籍无载,据有关文献佐证和现存建筑考究,始建于辽乾享元年(917年),当时为夯筑城垣,明洪武七年(1374)包砖,清代曾作过维修和补葺。现存城墙除外观具有明代特点外,其主体规制和构造基本为辽代故物。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城墙总高8.3米,下宽5米,顶宽3.4米,外表全部砖砌,石条作基。最上沿矮墙置垛口、望洞和射孔。古城东西宽338米,南北长498米,城周长1654.94米,城墙高8米,顶宽3.4米,有马面12座,望楼4座,东、南、西城门楼3座,古城墙除城垛口损坏严重外,其余保存较完整。城内有四街八巷,烽火台一座、戏台一座,现存的古庭院落依稀,古韵犹存。城内两株雌雄古柏,经千…[详细]
漳州古城
  漳州古城,位于“海滨邹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古城是漳州最有价值的核心区,同时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2004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先后有《台湾往事》、《云水谣》、《海峡》、《剧场》等一批影视剧把漳州古城作为重要取景地,到历史街区取景拍摄。“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是其最佳概括。漳州古城地处…[详细]
襄阳古城墙
  襄阳城墙:位于湖北省襄城区。原城墙初筑于汉初,屡经整修,略呈正方形。其东南隅有仲宣楼(俗称会仙楼)、魁星楼,西南隅有狮子楼,西北隅有夫人城。在元末被毁,现存城墙为明初重建。城垣周长7.6公里,城高8米,四面六门,四角都有角楼,门外各有瓮城,东、南、西三门的瓮城外另有子城,瓮城、子城外各设吊桥(后改石桥)。登小北门城楼可北眺汉水南望岘山,凭吊古战场。襄阳城位于汉水中游南岸,襄阳城约始筑于西汉高帝六年,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雄据汉水中游,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刘表莅襄作荆州牧治始,历为州、郡、府、县治。旧城作为军垒一直使用到唐代。宋时由原土城改为砖城。襄阳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国历史…[详细]
罗川古城
  罗川古城位于甘肃省正宁县永和镇北部的四郎河边,沃土平畴,阡陌纵横,古城遗迹尚存,“琴山、泰山、药王山、北华山”四山合围,风景优美。据史载,北魏泰常五年(公元420年),朝廷即在这里设置阳周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罗水出于川”,遂改阳周县为罗川县,唐时改为真宁县,清改为正宁县,延用至今,罗川作为古县城直到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迁置,设县长达1509年之久,是正宁历史文化名副其实的“缩影地”。罗川古城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赵氏石牌坊三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承天观碑、清铁旗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大殿、赵氏祠堂(1995年被庆阳地委命名为庆阳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名胜古…[详细]
鬼修城
  鬼修城是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的一个旅游地,传说是一夜之间被鬼修建的,因此得名!是项城市的有名旅游地!里面有各种鬼的模型,会声会色,很是吓人!鬼修城与古顿国的南顿故城古顿国的缘由商水“古顿国”在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人们有时可以从野地里捡到一些状若铜扣的“打鬼扮”,又称蚁鼻钱。其实,这些斑斑锈迹的蚁鼻钱正向人们诉说着一个风雨飘摇的古顿国的故事。古顿国兴起于西周初年,治所在今商水县平店乡附近,古城遗址在今平店乡李岗村及李岗与冢子王庄之间。周武王灭商后,于公元前1122年大封诸侯,封其近族姬姓于今商水县平店乡一带称顿国。顿国在今平店乡李岗建立城池,与陈国、沈国等为邻。然而,由于顿国辖区较小,国弱民少,它…[详细]
红城子
  红城子兰州到永登的通衢上,有一重镇,叫红城子。红城子,始建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因城墙是红土筑成,故取名红城。又因城临丽水(庄浪河),也叫丽水城。《太平寰宇记》载:“按其城地势极险,(北凉)沮渠蒙逊增筑,以为防戍之所,迄今尚坚完如新。”西夏时,曾在这里设卓罗和南军司。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因原城已毁,迁至河东,重筑城廓,仍沿用旧名。明、清时设立堡署,称红城堡,有守备带兵驻扎。民国时改为红城镇。解放后改为红城区,以后又改为红城公社,红城乡,现为红城镇。红城子地处兰州通往河西走廊的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永平初,滇吾羌进攻陇西,曾在此地击败陇西太守刘盱。汉桓帝延熹四年(161…[详细]
横山古长城
  横山古长城横山古长城位于横山县西北部,为古代重要军事设施之一。分布在横山县波罗、横山、雷龙湾、赵石畔、塔湾五乡镇,全长107公里。其夯筑墙体多被毛乌素沙漠覆盖,地表呈现出断续隆起的沙龙。一些段落被削毁,现残存于地面的墙段高1-3米,宽2-4米,夯层10-15厘米。夯土为淡黄色,较坚硬,全线现存墩90余座。城墩以条石为基础,夯筑方形,外表大青砖砌表,墙边长8米左右,残高3-8米。今砖大部分被折除,四周散布砖块,石渣等。《横山县志》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延绥巡抚余子俊征军、役数万人,修筑清水营至花马池长城共1770里。横山境内现存长城即为其时所建,是这一长城的中段。其时墙高10米左右…[详细]
汉长城及沿线城障烽燧
  分布于兰州市永登县,武威市天祝县、古浪县、凉州区、民勤县,金昌市永昌县,张掖市山丹县、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酒泉市金塔县、肃州区、玉门市、安西县、敦煌市等地,东起永登,西止敦煌,跨越5市15县区,连延千余公里。是为防御匈奴南侵而修筑的军事设施。 其走向可分东西和南北两条,东西向,首起兰州市永登县县城西北六公里之中堡乡邢家湾,沿庄浪河西行,过天祝境,达古浪,北行越凉州,经民勤、永昌、山丹、张掖、玉门、临泽、安西至敦煌。南北向,首起张掖市甘州区,沿弱水(又名黑水、额济纳河)北行,经正义峡、入金塔,直抵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海,与内蒙北部长城接。又金塔县境自鼎新向西,经酒泉、玉门花海以北,与安西接…[详细]
重庆古城墙
  时代:明类型:古建筑地区:重庆市渝中区批次:第七批 1、通远门城门及城墙修建于明代。城门为拱形顶,条石砌成,其中部分残损。城门高5.33米,宽3.5米,厚7.41米。在其左右残存城墙约100米。通远门原筑有瓮城,由于年代久远,现已全毁。原来的通远门是重庆城区的边缘,出门向西为佛图关,是通往成都的要道。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区的扩展,通远门现在位于市区中干道上,三条公路在这里交汇,每天车水马龙,人流不断,城门洞下市井生活悠然自得,原来守护城区的关隘如今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所。通远门城壁顺山势而筑,居高临深,呈现出典型的具有山城特色的古城墙,具有较高的建筑科学、艺术观景价值。重庆城墙构筑历史从公元前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