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城篇

统万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的国都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最北端58公里处的白则村。该遗址是我国古代匈奴族遗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座都城遗址,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史、民族关系史、古代文化史以及经济政治、城市建筑、军事、地理变迁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陕西省靖边县人民政府于2001年全面展开申报统万城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统万城由宫城、内城和外廓城三部分组成,宫城里面还有一座赫连勃勃居住的皇城,内城则是各级官署和王侯贵族居所,外廓城是一般居民区。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详细]
大名府故城
  大名府故城位于大名县城东北,以大街、御营、双台三村为中心,今东门口、南门口、铁窗口、北门口四村是故城的东、南、西、北四大城门旧址。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分皇城和外城。皇城平面略呈正方形,周长1.83公里,有五门。外城长24.3公里,有九门。另有上下水关两座。明建文三年(1401年),城被漳、卫河水所淹,治所迁至艾家口(今大名县县城)。大名府故城淤埋于地下1~5米,其建筑基址、宫舍布局、街区民房保存较好。地表现存4段城墙,墙体可见明显的夯土层,土质坚硬。大名府故城为宋代陪都——北京(大名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城址面积36平方公里。大名府故城始件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明…[详细]
澄城县城隍庙
  澄城县城隍庙位于县城西门口,最早建于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现存城隍庙为明代嘉靖二十八年所建,有楼三座,一主楼二侧楼,共立于高台之上,均为梁柱式木结构建筑。中间主楼高17米,用32根柱子架梁叠木而成,其中10根为通天柱,内顶为八卦藻井,绘饰“火焰宝珠”图案,重檐三滴水歇山顶,面宽五间,有平座拦杆,楼内下有楼梯,上有空中回廊,登楼可观四方。东西两侧各有十字歇山顶方形楼一座,各用16根柱子构建立体,比主楼矮小,秀丽精巧,如翼凌空。三座楼顶均施碧琉璃瓦,飞檐下有斗拱,各楼回挑角有键铃。看起来虽然陈旧灰暗,但不失精美漂亮,只是周遭环境和这三座楼及不协调。城隍庙神楼,又称乐楼,因庙前旧有神楼两座…[详细]
黄国故城
  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城西约6公里的的隆古乡,城址位于淮河南岸,小潢河之西。黄国乃西周封国,嬴姓子爵,颛帝曾孙陆终之后,位居诸封国要冲。故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城墙系夯土筑成,夯土中包含有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遗物,东墙长1650米,西墙长1550米,南墙长1800米,北墙长1720米。墙宽10~25米,基宽59米,残存高5~7米。已可确认的城门遗迹有3处,其中西墙中门墙体加宽,且内凹呈“U”字形,显然与春秋时期战争频繁,加强城门防御有关。城墙四周有护城壕,东墙外的城壕遗迹尚清晰可辨,壕宽约36米,低于现地表1米左右。城内中部沈店村附近有一夯土台基,俗称“黄君台”,平面呈方形,残高2~3米,…[详细]
汉桑城
  汉桑城是一座世界上最小而又最奇特的城。面积十多平方米,城高2。7米,没有城门,没有城楼,只有11个城堞。城内上有一株枯枝苍劲、霜皮虬柯的桑树。据传此桑乃关羽常系战马之树。至明代,当地官府又为古桑砌一匝仿古堡式的城垣,故名“汉桑城”。汉桑城修得小巧玲珑,七弯八叉的枯枝伸出城外,远处望之,犹如一个古秀的盆景,典雅有趣。古桑老态龙钟,躯干如铁,巨大的枯枝扭曲着身腰,裂着缝隙,抖掉满身甲皮,犹如化石一般坚硬,使人壮心不已,感慨万千。景点位置河南省新野县汉城路…[详细]
水城之眼
  聊城“水城之眼”摩天轮位于聊城南部新城行政商务中心,位于国家级风景区——东昌湖南岸,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13层,共14层,项目设备总高130米,是亚洲三大摩天轮之一,也是全球首座建筑与摩天轮相结合的城市地标。聊城摩天轮,是全球首座建筑与摩天轮相结合的城市地标。聊城地标摩天轮直径110米,最低点距地面20米,顶端高度可达130米,是中国唯一一座-直径110米斜拉索式的摩天轮,摩天轮共安装吊箱42个,吊箱呈圆柱形,每个吊箱可乘坐6人,共可携载252人。据了解,其多项技术与安装工艺都是全国乃至世界首创。摩天轮地处聊城南部新城行政商务中心,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东昌湖南岸,总建筑面积约…[详细]
太原古县城
  太原古县城,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始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占地面积约0.8平方公里。城内历史建筑遗存众多,十字街格局清晰,街巷肌理完善,沿袭了晋阳古城“城池凤翔余”的古老建筑格局,犹如一只头北尾南的凤凰,自古就有“凤凰城”的美誉,是2500年晋阳古城文脉的延续。城内现存文物建筑79处,太原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达49处。其中,文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墙太原古县城占地面积0.8平方公里,东西长约1120米,南北宽约670-740米。长墙总长3732米。城墙底座宽13米,上口外宽9.28米、上口内宽8米。外墙高13米,内墙高12米。有城楼4座,角楼4座,望楼37座,官…[详细]
吴堡石城
  吴堡古城吴堡古城,又叫吴堡石城。位于吴堡县宋家川镇北2.5公里黄河西岸山巅。吴堡古石城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县城,它地处黄河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交通之要冲,头枕黄河,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城官道下至河岸,北门外为咽喉要道连接后山,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它又坐落在黄河天险之石山上,所以被古人誉为“铜吴堡”。一、地理位置和环境吴堡石城位于陕西省吴堡县城东2.5公里处的独立山梁上,城东下临黄河,河东为山西省柳林县军渡镇,系吕梁山脉。南为南坛峁,有大路与现县城相通。西城墙外为大桥沟,沟西为新庄山。地理座标为东经110o30',北纬37o30',海拔高度约7…[详细]
零陵古城
  零陵古城,亦称永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124年,有2000多年的历史。零陵是一座山水江河交融的城市,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是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之一。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湖南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今零陵古城(永州古城)是公元前124年开始修建的,(2020年)已有2144年。其建城历史在湖南仅次于长沙。史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六月壬子,即公元前124年农历六月二十六日,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置县级泉陵侯国于此,辖今永州市零陵区、永州市冷水滩区、双牌县北、祁阳县、祁东县、东安县地。泉陵侯国都城治所在城北二里(《永州府志·城池》),今零陵城内泉陵街一带,传为泉…[详细]
平遥古城墙
  城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工事,平遥城墙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相传始建于西周宣王姬静时期,据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当时是特别低矮的城垣,为了军事防御的需要,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改筑为今日所见到的砖石城墙,而在明清两代500余年间,先后有26次修缮补建,所以至今保持着明清两代的城墙风貌。现存的平遥城墙,是我国现存完整的三座县城城墙之一,而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完整又雄踞三城之冠,全长12.8华里。墙高10米左右,环城六道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并且六座城门外均筑有瓮城,城墙外每隔40-60米建有一座突出于墙外的马面,也叫敌台窝铺,从建筑的角度讲,马面既加固了墙体,使整座古城坚固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