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白塔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白塔篇

铁岭白塔
  原名圆通寺塔,铁岭白塔为其俗称。此塔位于铁岭市区内银州贸易城东南侧,古铁岭城西北隅,是辽北现存最早的古塔。一些刊文章言其为唐代所建,主要依据圆通寺石碑刻《重修圆通寺塔记》,该碑刻载该塔建于唐太和二年。但据考证,银州历史并非始于唐,内容详见本书《古银州考证》一文。另参照多种史料,铁岭白塔亦不具唐代塔的特征,该塔建筑所用之砖考古称为沟文砖,为辽代特征砖,辽以前没有这种砖,此有文物部门鉴定,唐代不可能用辽砖来修塔,故石碑所刻年代,不足凭信。据日文版《满洲-帖》记此塔为辽塔,也有文章言及此塔为金大定年间年建,但无认论如何此塔不会早于辽代。该塔在明代即已破败不堪,明万历十九年,辽东总兵李成梁夫人出资,予…[详细]
闸口白塔
  闸口白塔坐落于浙江省杭州钱塘江边闸口的白塔岭上。闸口白塔位于钱塘江边,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末期,与六和塔遥遥相望,是钱塘江的标志性建筑。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写有《过余杭白塔寺》诗:“登临江上寺,迁客特依依。远水欲无际,孤舟曾未归。乱峰藏好处,幽鹭得闲飞。多少天真趣,遥心结翠微。”白塔全部以白石雕刻砌筑而成,是仿木构楼阁式的雕制塔。平面呈八角形,共九层,高约10米,逐层划分,比例适度,出檐深远,起翘舒缓,轮廊秀丽挺拔。塔的最下边是基座,雕刻有山峰、海浪等纹饰,象征着“九山八海”,其上立有须弥座。塔座的束腰上刻有佛经,再上分为九层,每层由塔身、塔檐和平座三部分组成,塔身上浮雕有佛、…[详细]
丹棱白塔
  丹棱白塔建于唐代大中(847——860)年间的丹棱白塔,是为陪衬原丹棱白鹤寺建筑群而建的。历经1100多年风雨剥蚀,至今保存完整,是四川境内最悠久的密檐式砖塔,也是眉山市境内最古老的建筑艺术精品。塔起源于印度,东汉时期随佛教传入我国,自汉至隋,塔的地位很高,寺院的建筑都是以塔为中心布局的。唐代,寺院建筑开始以礼佛诵经参禅的殿宇为中心,塔成为佛寺的陪衬,或者建于寺后,或者建于寺旁,或者另建塔院。丹棱白塔通高27.5米,(其中塔刹高2.2米),为正方四角砖尖14层密檐式塔。塔中间设有蹬道,可盘旋达顶,造型雄伟,与今西安小雁塔,乐山唐代灵塔造型极为相似。丹棱白塔属于密檐式塔。其外部特征是,塔身下部第…[详细]
理塘白塔公园
  白塔公园是理塘县城境内的一大人文景观,相传一千多年前藏王松赞干布征服木氏王朝后,与文成公主商量,为纪念这次胜利同时在康区弘扬佛教,决定在今理塘县城境内,理塘毛垭草原,康定新都桥各建一座佛塔。此三座佛塔内佛经分别用白布、花布、黑布裹之。因理塘县城境内佛塔是用白布裹的,加之塔内还供有珍贵的宗教文物及夜明珠、火龙珠等稀世之宝,故而得名“白宝塔”,后来人们习惯于说白塔,这就是白塔得名的缘由。白塔属佛塔中的室外塔,属于八塔之中的菩提塔。白塔公园是康南地区唯一的一个主题公园,有小布达拉宫之称,而且是以藏族同胞心中至高无上的白塔为主题,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白塔公园中119个小塔环绕主塔,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详细]
白塔山建筑群
  白塔山建筑群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白塔山公园内。保存有白塔寺、三星殿、法雨寺、三官殿、凤林香袅牌坊、云月寺6处明、清建筑和1558年迁建、新建的一台“九曲安澜”敞厅(包括与敞厅相连的一、二台的亭、廊)、二台牌坊、三台大厅,以及凸起于峰峦之上的百花亭、迎旭阁、喜雨亭、驻春亭、五角亭、六角亭、东风亭、金山大殿十组建筑等,建筑面积约3021.26平方米,占地面积约7826.19平方米。 白塔山因山顶明代白塔得名。建筑群始建于元代,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建。之后,明景泰及清、民国四百余年间,依山就势,建起三星殿、慈恩寺等十余组建筑(其中金山寺等已不存);1958年,市政府将兰州旧城改造中拆除的部分…[详细]
禹城白塔寺
  白塔寺初号曰“古法海禅寺”,金、元朝代时改名为“白塔寺”。原白塔寺分东西两个院子,东院子南北长80多米,东西宽50米。进得南门(山门)是一个前院,东西各有厢房3间,院正中有硬路(砖铺)通往北边的大殿。大殿名大佛殿,有三大间,东西长20米,南北宽8米,高10米,门庭廊沿雕梁画柱。进得殿门,哼哈二将分列两旁,浓眉大眼,形状怪异;殿中央为释迎牟尼像,有4米多高,安详地坐在高台(底座)之上;殿周围有18罗汉,形态各异,相貌逼真。西院与东院相邻,有梢门相通,位置稍靠前,南北长40米、东西宽20米,有北屋4间、西屋5间,是僧人饮食起居之地。 1943年,由区长段仁升(原大程乡曲庄人)主持在白塔寺建立了高…[详细]
白塔湖水晶宫
  自古以来,神州大地,多有神奇美妙的水晶宫、水帘洞、地下龙宫之类的传说和去处,到白塔湖旅游,可别忘了新建不久的中国第一水晶宫。该水晶官为半潜式的钢结构船舶,体长28米,宽18米,与一个标准篮球场面积相当,水晶宫分上、中、下三层,潜在水下的底层,是一个水下的观光间,有春、夏、秋、冬四个馆,分别给人以春风拂面、烈日炎炎、天高气爽、冰天雪地之感。游人可以通过一个个的观光窗欣赏到水下千姿百态的景物,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鱼群自由自在穿梭其间,新奇有趣,有时幼儿嘴唇和鱼儿嘴唇隔着玻璃相互吮吸,令人心醉神遥中层是游泳池,既可游泳,又可开碰碰船,白色的沙滩椅供人小憩,仿佛海滨乐园。上层一半为豪华型舞厅,一半为按…[详细]
三汇白塔
  三汇白塔位于四川省渠县三汇镇南1.5公里处,在渠江右岸。《渠县志》三汇塔序赞之:“前拥牛山之秀,后接龙冈之奇,相阴阳于山巅,度方位于河畔。”塔建于清道光年间,据载当初建塔以彰教化,而叫文峰塔。共十三层,高53米,呈六面体,通体涂成乳白。塔基及底层用石建筑,每边长4.4米、厚0.9米,面渠江而建圆拱门,高2.9米,拱高1米,塔檐石凿,六角翘角,2-13层用砖建造,各边有长方形瞭望孔成品状,塔顶挂铜铃四个。底层拱门上有石刻横匾,长1.8米,宽0.7米,阴书“文峰塔”三字,二层阴书石刻横匾“更上一层”,三层阴书石刻横匾“欲罢不能”,三匾皆正楷。塔顶檐飞角,风铃高悬,铜铃迎风而响,清脆悠扬。塔内原建木…[详细]
郇家庄白塔
  郇家庄白塔徽县郇家庄白塔,是陇南唯一保存下来的佛寺古塔,虽经近千年的风蚀雨剥,地震坏损,但历代群众珍爱古代文化艺术,坚持边损边补修。道光庚寅(1830)之秋,当地群众商议,决定以石条补其根底,大修保其坚固。随即在全庄募化集捐,并用本寺两年的地产(当时白塔寺有地十多亩),于辛卯年(1831)动工修葺,到壬辰年(1832)中秋完竣。这次大修,不仅加固了塔基,补修了坏损破败之处,而且还在塔基处筑砌了洞门,镶嵌了补修碑记。白塔,亦称砖塔。高25米,共10层,是用多层叠涩檐承托平座的砖塔,通体砖筑,实心楼阁式建筑,平面呈八角形。底部为两层石条砌筑的台基,每台依次宽出塔身0.16米,塔体下阔上收,各层面宽…[详细]
蓟县白塔
  与独乐寺同为古蓟城的瑰宝。寺内共有三座大殿,塑有三组彩色佛像,是现在中国仅存的7处白塔之一。白塔风格独特,融合了亭阁式、密檐式(如西安小雁塔和大理白塔)及覆钵式(即藏传佛教式的,北京有一些)三种风格。塔高30米,平面呈八角形,塔门内有舞乐伎浮雕,刻工精细,栩栩如生,是研究辽代音乐舞蹈的重要例证。塔身南门内置佛龛,墙内有壁画;八个转角处造重层小塔,檐角系铜铎。塔中还有许多价值很高的文物,如辽国的水晶龟形盒、琥珀小方塔等。塔前的石幡也有着厚重的历史沧桑感。独乐寺塔又名白塔、渔阳郡塔,位于独乐寺正南380米处,塔顶中心与独乐寺中轴线仅偏1°30",为独乐寺总体建筑的一部分。独乐寺塔始建于辽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