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三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三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章瑞庭故居
  章瑞庭宅位于和平区花园路9号,海河右岸处。建于1922年,为局部三层带地下室混合结构的北欧特色建筑,占地2322平方米,建筑面积2324平方米。住宅前部是主楼和前院,后部临营口道是一片平房和后院,有楼、平房47间。该建筑三面有外廊,入口由高台阶上大平台,两侧设门进入半圆形花厅,厅内有四根柱头为八瓣叶子八面体柱子,四柱间以喷水池点衬。室内装饰讲究,花厅铺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地面,玻璃窗采用彩色玻璃拼镶成…[详细]
天津汤玉麟宅
  汤玉麟宅在河北区民主道38号。这是一座气势宏伟、装饰豪华的意大利建筑,原为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吴毓麟于1922年所建,1930年卖给汤玉麟。这座公馆,外貌雄伟壮观,为三层带地下室砖混结构,整体设计突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特征和风貌,内外墙突出巴洛克装饰风格,具有典型的西欧建筑特色。这所宅邸计楼房55间,平房7间,占地面积4323.6l平方米,建筑面积3341.69平方米。右为三层主楼,带地下室,底层…[详细]
袁氏旧宅
  袁氏旧宅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建于1918年。此建筑原为袁世凯亲信袁乃宽(1868~?)住宅。袁乃宽曾任天津知县,1929年任内阁农商总长,次年去职,居于天津。主楼平面为“L”形,三层砖木结构,局部两层,红色陡坡屋顶。建筑造型优美、参差错落。…[详细]
张勋故居
  张勋故居在德租界6号路(今河西区浦口道6号),东起台儿庄路,西至江苏路,南抵浦口道,北达蚌埠道,系购自清王室所建的一所西式洋楼,建于1899年,为德式建筑。主要建筑分东、西两楼,有楼房56间,平房54间,占地16585平方米,建筑面积10737平方米平方米。东楼为起居楼,建筑整体呈狮子状。西楼是会客楼,由高台阶进入圆形门厅,设廊子相连,底层设戏楼,有二层看台。二楼前部有大平台。院中有假山、凉亭、荷…[详细]
王仲山故居
  王仲山,资本家,是北洋时期段祺瑞部队的军需官。王仲山故居坐落在河西区南京路21号。该宅为德国花园式宅邸,建筑面积2480平方米,为二层加0带半地下室的砖木结构建筑,平面近似矩形,庭院花草树木环绕。建筑正立面底层入口有十六阶的高台阶,大理石饰面,双柱支成折角门廊。进门厅后到大厅,一边为客厅、书房,另有餐厅、厨房等,各厅都有小八角凸肚窗或弧形窗,凸肚窗使立面富于变化,转角处形成多边形的角楼。大厅内设有…[详细]
庄乐峰故居
  庄乐峰故居位于今花园路10号,建于1926年,占地2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735平方米。由外籍建筑师薄赫德设计建造。整座建筑构图优美,比例适当。该建筑坐东朝西,主楼有四层,为德国庭院式建筑。这处房有主楼一座,另跨二层小楼两座。主楼钱色,外观壮丽,气势恢宏。在入口门厅处有衣帽间,第一层设有前厅、客厅、餐厅、卧室以及举办舞会的大厅。二层环绕大厅设有带栏杆的回廊,站在上面可俯视整个大厅的活动。三四楼均…[详细]
元隆孙旧宅
  元隆孙旧宅位于和平区新华路120号,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天津市重点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该楼原是天津近代名声显赫的元隆绸布庄经理孙仲凯的宅邸。该址院门仿凯旋门,为屋宇式门楼。原院落为南北向长方形的三道花园式庭院,建有北楼、中楼和南楼三幢相连楼房,建筑面积2964平方米;均为砖木结构,大筒瓦屋顶,局部平顶,红机砖清水墙,局部混水墙,木楼板。除中楼正面为玻璃钢窗、混凝土楼梯外,其余均为菲律宾术…[详细]
张学铭旧居
  张学铭故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50号,建于1925年,是一套庭院式二层住宅,前面的一幢是主楼,主人的饮食起居都在这里,后面的一幢是佣人住房及家庭教室等。张学铭是张学良的弟弟,解放前曾任天津市市长;而且他是公认的美食家,对各大菜系很有研究。张学铭的寓所十分讲究。主楼是一幢坡顶的西式建筑,外墙采用紫红色机砖砌筑,内部装修豪华。首层设有带暖廊和花室的大厅,并与宾客卧室、餐厅、备餐厅、厨房,卫生间和楼梯…[详细]
林鸿赉旧居
  林鸿赉旧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常德道2号。三层砖木结构楼房,清水墙面,有菲律宾木地板和楼梯。林鸿赉旧居,三层砖木结构楼房,清水墙面,线条简洁,设计大方,适于居住。室内设施完善,中等装修,有菲律宾木地板和楼梯。2013年5月3日,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林鸿赉旧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吴颂平故居
  吴颂平故居坐落在和平区昆明路117号。始建于1934年,由吴颂平本人自行设计,自行监工建造。外檐采用硫缸砖墙体、大坡度尖脊屋顶,造型新颖,具有欧式乡村别墅风格。早年在庭院内设有喷泉、小亭,并种植各种名贵花草树木。幽雅的环境与风格别致的建筑融为一体,是当年英租界内一座高级花园别墅。现为“花园酒店”,一九九七年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殿英故居
  孙殿英故居坐落在和平区睦南道20号。该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当年对外声称是他的驻津办事处,可是根据历史记载的史实,此处实际上是他在天津行销-、经营军火、贩-票的据点。该故居为英国古典式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物的外型高低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在私人别墅里是比较考究的。它共有四层楼,二楼的平台有八棵白色的立柱直顶到三楼,显得古朴典雅,三楼的中间四个房间朝南处有四个门通向平台,四楼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平台。…[详细]
天津周氏旧宅
  周氏旧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河北路277号。这座旧宅是天津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天津市的著名景点之一。周氏旧宅是一座典型的清末民初的建筑,其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气息。整个旧宅占地面积较大,建筑风格典雅庄重,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旧宅内部布局合理,分为前院、中院和后院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景观。前院是旧宅的门面,有着…[详细]
顾维钧故居
  顾维钧故居坐落在和平区河北路267号。其宅建于1921年,占地面积1320平方米,建筑面积1547平方米。顾维钧1924年曾在此小住。主楼三层,砖木结构。底层6间2厅,从门厅进入大厅,内有大壁炉,靠窗有固定坐椅,旁有书房、餐厅、花厅等,厅外有大平台。二、三层为卧室、卫生间。建筑立面为红砖墙。窗子与拱券相结合,门前一对巴洛克式麻花形柱,端庄典雅。该楼现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天津市委员会使用,被列为天津市…[详细]
纳森旧居
  纳森旧居时代:1928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70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纳森为英籍犹太人,青年时在英国军队中供职,后来华一直在开平煤矿、开滦矿务局工作。1928年以后任开滦矿务局副总经理、总经理。1935年奉调回国。该楼东抵河北路,南沿睦南道,西临桂林路,北抵大理道。建于1928年,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362平方米,建筑面积1433平方米,为砖木结构,局部三层西式楼房,红砖清水墙,人…[详细]
吴毓麟故居
  吴毓麟故居位于河西区解放南路292号。建成于1931年,该址原有砖木结构楼房三幢,计北楼二幢,南楼一幢。北楼前后两幢均为三层并相互连通。南楼较小,为两层。大楼周围有十多间房屋。北楼和南楼之间为庭院花园,有一条长廊连接。北楼装饰考究,前楼首层客厅装饰有各式人物彩绘,外窗饰有彩色玻璃。前楼有地下室,设有井道一口,据说可通往海河。吴毓麟和续妻住一楼。儿子吴振宏、吴季光和守寡的嫂子及子女等分住二楼。现北楼…[详细]
李叔福故居
  李叔福故居位于和平区睦南道28-30号,是李叔福于1937年建造的私人住宅。砖木结构,混水墙面,一楼正立面设有三个拱型大门,二楼设有大型露台,有四棵六角形立柱,柱头为科林新式雕花。整座楼风格简洁、古朴。楼内客厅、书房、卧室、餐厅等一应俱全,装修讲究。大楼四周有高墙相围,自成院落,是一座具有欧式古典风格的高级住宅楼。该故居现为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使用,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天津西站主楼
  天津西站主楼是原天津西站的候车室。位于天津市红桥区西站前街1号。始建于1909年8月,1910年12月14日投入运营,建筑风格为德式新古典主义。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天津西站主楼采用滑动摩擦平移方法平移至现址,并整体抬升3.6米。今后将作为铁路博物馆永久保留。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西站主楼为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带半地下室,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该建筑坐北朝南,正立面…[详细]
原日“武德殿”
  在和平区南京路与鞍山道交口,有一栋殿堂式的建筑,它已经有80余年的历史,是日本侵华的见证。这就是著名的武德殿,也叫“演武馆”,是原日租界的标志性建筑物。武德殿位于原日租界的南端,面对墙子河(即现在的南京路)。这栋建筑是天津仅存的一栋“和风帝冠宫廷式建筑”,二层砖木结构,内部用14根通柱支撑,外饰白色。四坡深灰色瓦顶,正脊用黑色布瓦堆筑。武德殿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建造…[详细]
原安里甘教堂
  安里甘教堂位于天津纳森旧宅旁边,建筑风格有着典型的英国风格,与天津别的教堂风格不尽相同,独树一帜。小的时候,几乎天天从门口走过,不过那时教堂周围是高高的围墙,只有尖尖的塔楼向世人诉说她的沧桑。教堂用地是1893年英租界工部局捐赠的。地点是泰安道和浙江路的交界。当时这里还是一处水乡。教堂建立用了10年时间,到1903年才正式落成。教堂历任牧师都是英国人。1935年5月教堂大火,礼拜堂严重损坏。193…[详细]
原万国桥
  横跨于海河之上的解放桥(旧称万国桥)是解放北路的起点。该桥全长97.64米,高5.5米,限载20吨。桥分三孔,中孔为双叶立转式开启跨,备有汽油发电机,可自行发电启闭。上部结构为下承式钢桁架及纵横梁组成的桥面系统,下部结构主墩为混凝土墩身。由天津法租界公议局主持修建,天津海河工程局参与审核,达德与施奈公司承建。当年建万国桥时,原定工程费100万两白银。开工后,造价大幅提高,主桥耗资152万两,加之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