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三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三批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原意国领事馆
  原意国领事馆,坐落于天津意租界的伊曼纽尔三世路,即今河北区建国道52号,创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于1916年竣工。这座建筑曾是二十世纪初意大利政府在天津的代表处。1929年,意大利政府颁布了《天津意大利租界章程》,规定天津意租界的行政长官由领事兼任,强化了领事馆的权力与地位。1945年之后,随着意大利政府将天津意租界交回中国政府,原意国领事馆也随之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意国领事馆经过…[详细]
原伪满洲国领事馆
  伪满洲国领事馆位于原伪满洲国领事馆在五大道睦南道与新华路的交口处。原主人是大连永源轮船公司经理李学孟,1943年李学孟以每月伪币3000元的价格出租给伪满洲国作为驻津领事馆使用,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伪满洲国领事馆楼房墙体用疙瘩砖砌筑,外檐凹凸结合,努力在古板里找寻变化。楼内设有客厅、舞厅、餐厅、佛堂等,造型各异的壁炉平添几分妖色。…[详细]
天津劝业场大楼
   介绍天津劝业场大楼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和平路290号。1926年筹建,1928年建成开业,1931年加建第六、七层作为戏院等娱乐设施。是天津著名的老字号商场。   天津劝业场是法商永和工程公司建筑师慕乐设计的,建筑形式为古典折衷式,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天津劝业场“匾为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所书,被国家定为中华历代名匾。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与毗邻的天祥商场合并,1992年成立天津劝…[详细]
原瑞趺祥绸布店
  原瑞趺祥绸布店位于红桥区估衣街 44 号。瑞蚨祥是早年山东孟氏在天津开设的八大祥绸缎庄之一,它开业于1908年,店址在老天津北门外竹竿巷内。以后随着业务的发展.又在锅店街、估衣街等处开设了分店.成为天津赫赫有名的字号之一。…[详细]
原谦祥益绸布店
  原谦祥益绸布店位于红桥区估衣街 86 号。…[详细]
英国乡谊俱乐部主楼
  英国乡谊俱乐部主楼位于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88号,建于1925年,由英国人设计并建造。英国乡谊俱乐部主楼是一幢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风格是简化古典式。墙面红砖砌筑,壁柱为方形,廊为砖砌方柱,上有铁栏杆的阳台。楼内建筑工艺考究,设施齐全,下设餐厅、茶室、球房、游泳池和弹簧地板结构的大舞厅,院内有网球场、露天旱冰场、大剧场和餐厅,内院有仿古园林建筑燕园。现为天津市干部俱乐部。…[详细]
原英国俱乐部(英国球房)
  原英国俱乐部(英国球房)位于和平区解放北路 201 号。英国球房始建于1904年,由英租界董事会董事长德璀琳发起兴建。内设球房、舞厅、酒吧、餐厅等,内部设施和装饰极为豪华。是当年英国驻津高级警官、军官及高级侨民消遣娱乐的场所,也是英国商会组织的俱乐部,为在津英商议事聚会之所,亦称“游艺津会”。…[详细]
原德国俱乐部
  原德国俱乐部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是一座具有浓厚德国风格的建筑,也是上世纪初德国人在天津的社交、娱乐活动中心。该楼不仅外观雄壮、刚毅,内部设施也十分完善,是当时天津社会名流云集的场所。这座3层带地下室的建筑,采用砖木结构,外形独特,气势磅礴。从外观上看,它凸显出德国建筑的简洁、明快和大气,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日耳曼建筑风格的独特魅力。走近大楼,更能感受到它那沉稳、厚重的历史气息,仿佛穿越…[详细]
中国大戏院
  中国大戏院,是一座有着近九十年历史(始建于1934年,竣工于1936年),享誉海内外的具有代表型的大型文艺演出娱乐场所。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局部五层,采用大跨度钢架穹顶结构,场内没有任何立拄,设三层观众席,坐席2380个,弧形舞台、大型化妆室,有乐池和当时十分先进的舞台电动升降式布景吊杠,场内设有贵宾包厢、休息室、贵宾接待室、售票处等,还有楼顶露天电影、舞场及场内电影,同时为了展示其现…[详细]
原光明社
  原光明社位于滨江道143号,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光明社于1919年由英籍印度人巴立建造,1928年建惠中饭店时,将该影院移建于现址。建筑为五层混合结构楼房, 平面布局紧凑,沿滨江道占用一个开间作为前厅及休息厅使用,观影厅建于惠中饭店大楼中央,通往二楼的大理石面楼梯至今保存完好。外檐以水刷石抹灰墙面为主,立面采用对称的手法,中部的二至四层及两侧的三至四层窗口设弧线形窗套,…[详细]
耀华学校礼堂
  耀华学校礼堂,由英国人可克(Cook)及安德森(Anderson)二人一起设计。 耀华中学是天津市教委直属重点高级中学,位于天津市中心和平区南京路106号。校园原占地35000平方米,近又于与其毗连处扩地20000平方米;原建筑面积25600平方米,筹建中的新校舍39000平方米。…[详细]
南开学校范孙楼
  1929年,南开“校父”、教育先驱严修因病逝世,终年69岁。为纪念严修(字范孙)的兴学之功,由张伯苓校长倡议在南开中学兴建“范孙楼”,遍及世界各地的南开学友纷纷捐款,并于当年建成。“范孙楼”占地1568平方米,系三层混合结构,局部四层,带有地下室,平台屋顶。总建筑面积4649平方米。专供校友会办公和教学使用。大楼坐西朝东,南北向。楼的正门对着南开学校原来的大门。首层平面包括门厅,呈“主”字形,寓意…[详细]
原英文学校主楼
  原英文学校主楼位于和平区湖北路59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天津市重点保护级别的历史风貌建筑。该建筑建成于1928年,由英商永固工程司库克和安德森设计,建筑面积4967平方米,教学大楼总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主体为二层砖混结构,局部三层,部分带半地下室。砖墙和柱子承重,现浇钢筋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小肋空心砖楼板,木屋架,多坡筒瓦屋顶,雨水暗排。原英文学校始建于1905年,为英侨子弟学校,…[详细]
原直隶女子师范学校主楼
  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旧址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4号,始建于1906年,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较早的新型女子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具有革命传统的高等艺术学院。1906年在袁世凯的支持下由傅增湘创办,吕碧城任监督。清宣统二年(1910)迁至今址,建筑壮观。校名经历“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河北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河北艺术师范学校”、“河北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河北艺术师范…[详细]
天津工商学院主楼旧址
  工商学院主楼为法国天主教会献县教区耶稣会在天津创办的中国第二所天主教大学-天津工商学院的主楼。该建筑筹建于1920年,1926年建成投入使用。位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马厂道(RaceCourseRoad)141号(今河西区马场道117号—119号),该建筑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1970年,建筑原址改为天津外国语学院。现为天津外国语大学主楼。2013年5月,天津工商学院主…[详细]
天津张学良故居
  张学良故居博物馆又名少帅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张氏在此居住。这所西洋集仿式洋楼建筑造型豪华、美观、大方,以西洋巴洛克风格为主,房间布置考究,楼梯、地板、门窗等均为菲律宾木料制作而成。经两年多整修的张学良故居于今旧景重现,这里的音乐、装修、服装、家具、人物全景重现了当年张家在天津法租界的生活原貌。张学良故居坐落法租界32号路(今和平区赤峰道78号院),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楼房。张氏在二、三十年代来津常住…[详细]
陶氏旧居
  陶氏旧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14号,建成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是陶湘及其子陶祖椿的居所 。陶氏旧居建筑总平面依据用地范围和功能需要划分为三个院落,即一个主院落和两个服务院落。陶氏旧居建筑保留和记录了当时欧洲现代主义艺术的许多特征,是现存中国国内仅此一例的真正的“立体主义”建筑。建筑平面、外形和构造高度统一,室内空间通透且变化丰富。其设计标准、质量艺术、工艺很高,是一个可供现代主义建筑研…[详细]
孙氏旧居
  孙氏旧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66号。 也称润园,为清代光绪皇帝老师、京师大学堂创办者孙家鼐曾孙孙震方所建。毛泽东于1951年12月曾在这里居住,毛泽东字为“润之”,遂取名“润园”。周恩来等许多中央领导同志,也都曾在这里居住过。 2013年5月3日, 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孙氏旧居)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传芳故居
  孙传芳故居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泰安道15号。1921-1922年建,是孙传芳在津几处住宅中最为豪华的一处。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分前楼、后楼两部分。两楼连接处有大玻璃窗。入口为条石台阶,立有四根爱奥尼克石柱。缓坡式屋顶,窗形各异,屋脊中央有灰帽盔式的小穹顶凉亭,体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欧洲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室内装饰豪华。该故居现为天津市计划生育委员会使用,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孙传芳(1885-1935…[详细]
李吉甫故居
  李吉甫故居位于和平区花园路12号,占地5429平方米,由乐利工程司瑞士建筑师陆甫设计,是一座仿英庭院式楼群。主楼建于1918年,系砖木结构,二层带地下室。李吉甫是英商仁记洋行的买办,他的住宅兼有东西方的建筑特色,外檐以红砖清水墙为主,正门入口的门廊,由三个连续拱券组成,券下有圆形透孔花饰,庭院的中央有座喷水池,四角设大花坛,整个建筑格局豪华气派。楼内有卧室、客厅、餐厅、书房、卫生间等,每间房间都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