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六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土山屯墓群位于青岛市黄岛区张家楼街道,年代为汉。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土山屯墓群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内土山屯,为汉代墓群。群墓葬布局、封土、祭台、棺椁形制、出土文物等均保存较好,构成完整的有机整体,在汉代中低级贵族墓葬发掘资料中非常罕见。发现汉代时期封土15处,封土之下一般为两座墓(封1下为四座墓)。墓葬之间有早晚关系,较晚墓葬打破较早的墓葬封土,再在墓葬上堆积新的封土,新的封土叠压在较早墓葬的封土之上,从而整体形成一个更大的封土。部分墓圹-发现有沟状遗迹,可能为排水沟或界沟。共在7处封土的南侧发现有砖构平台,均位于封土南侧的缓坡之上,略呈方形,边长2…[详细]

后掌大墓群位于枣庄市滕州市官桥镇,年代为汉、宋。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圈汉墓位于潍坊市昌乐县朱刘街道,年代为西汉。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家冢子墓群位于潍坊市昌乐县宝都街道,年代为东汉。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管宁墓位于潍坊市安丘市官庄镇,年代为三国。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召忽墓位于潍坊市安丘市石埠子镇,年代为东周。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召忽墓位于石埠子镇东召忽村西100米处。召忽为春秋齐人。墓封土高3米,直径6米,封顶完好。墓前有清雍正年间进士、县人马长淑所立石碑,上刻“齐召忽墓”4个大字及介绍召忽生平的碑文。…[详细]

刘鄩墓位于潍坊市安丘市新安街道,年代为五代。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珝墓

刘珝墓位于潍坊市青州市高柳镇,年代为明。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珝墓地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西,是明代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刘珝的茔地。该墓西临北阳河,东临阳河村,墓前有石俑、石马、石羊等石像生。刘珝墓陵园规模较大,规制较为完整,保存状况较好,对于研究明朝青州士大夫葬俗、明朝褒赠制度、青州历史名人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详细]

衡宪王墓位于潍坊市临朐县寺头镇,年代为明。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衡宪王墓地处石家河乡王坟沟村北50米处的山坡高地上,东靠香炉山,西距石家河村约1000米,墓葬地面高出周围地面约7~10米。墓葬封土为覆斗形,封土周围原有规整的青石条呈台阶式砌筑的墙壁,封土西边原有巨型石香炉、碑碣、石翁仲等。墓室系用青石条块及青砖砌筑而成。墓门西向,门楼绿色琉璃瓦顶,石雕斗拱,石制椽、板。门框正中有正楷镏金四个大字“钦建玄宫”。墓室地面距地表6.3米,墓室通长12.11米,前室长5.56米,宽3.27米,高4.24米,后室长6.55米,宽6.57米,高4.24米。墓后室东南角有…[详细]

师旷卒后,葬于山东新泰金斗山北麓南师店村,南师、北师就是以师旷墓而得名。墓葬现位于北师店村。明嘉靖年间《山东通志》和清康熙年间续修《山东通志》均在“新泰”条目下载有:“师旷故里,县北十五里,今名南师店、北师店。”据近代王懿荣编、罗振玉校补的《汉石存目》记载,“师旷墓画像,四石,无题字,山东新泰师旷墓前。”而鲁迅在早年间,也收藏了师旷墓汉画像拓片四帧,其编纂的《汉画像目录》中“石刻杂件·新泰志”一节,则记载有“周师旷墓,县东北十五里,古碑师旷墓,左籀篆十三行,古奥不可识”之语。师旷墓遗址分布面积2500平方米,汉、唐以来,人们又在墓西侧建成祠堂。以后,祠与陵墓不断修葺扩建。到清代中叶,祠墓已扩建…[详细]

左丘明墓位于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东,墓地占地2公顷多。1999年6月,在原址重新修复,由清华大学教授林峥设计,新加坡书法协会主席丘程光题字。墓台长60米,宽40米,墓地直径20米,墓高8米,左丘明墓碑高8米,前有供桌、香炉等,墓台下为10米宽的沥青路面,前有墓门坊,高10米,又重修左丘明墓碑文。左丘明,姓丘名明,著有《左传》、《国语》,是与孔子齐名的同时代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称左丘明为鲁君子,历代帝王先后封他为“经师”、“先儒”、“先贤”等。左丘明墓的记载最早见于《魏书·地形志》,“富城(今肥城)有左丘明冢。”唐朝《元和郡县志》载:“平阴东南有左丘明墓”(当时衡鱼属于平阴县)。宋祥符二…[详细]

淳于意墓在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中淳于村西约300米的田地中。据《泰安县志》载:“淳于意墓:在中正区淳于韩姓茔北。墓方十二步,高八尺。清光绪间施植柏树七株,颇壮观。又称“救女坟”,位于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中淳于村西南,在一桑园内。该墓1956年在泰安县(今泰安市)进行文物普查时被发现,1957年泰安县人民委员会将其定为第一批应保护的文物古迹,1979年泰安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泰安市郊区(今岱岳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呈圆形,高约4米。现墓地周围植树数十株,生长茂盛。淳于意,汉代著名医学家。他创立的《诊籍》如实记录了他诊治疾病的成败经验,是中…[详细]

软枣林宫氏古墓群位于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年代为元至清。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软枣林宫氏古墓群原有东西两茔,有宋金元时期先祖墓茔有几百座,占地约六十多亩。是以宋金元时期墓葬风格为主体的大型墓葬群,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1920)二十六世孙登云所考《昆嵛山始祖祠堂备志》记载:“殿北有涧,涧北有祖茔二处,东西相望,不及半里。东茔广约五亩,西茔广约五十余亩,墓皆累石为之,墓志多不可辨。东茔有石桌,上镌“大公子孙拜祖堂”(注)七字。西茔有碑,系大公曾孙天锡为大公立者时元皇庆元年(1312年),其碑文可辨者尚十之七,碑阴宗派,亦多可考。两茔树木,柞为…[详细]

相林墓位于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年代为元。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相林墓的迁葬和墓碑的树立,是他的孙子也先不花完成的。那是元末的至正年间,也先不花已到老年。也先不花登门拜求时任元奉议大夫、保定路完州知州兼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的张毅撰写碑文。碑文较详细地记载了相林及其家族的事迹。由当时的日照县教谕成軏“书丹”。碑高逾丈,字迹大多完好。相林墓前现存有无头石人一对,残破石兽四只(乡人称之为“石麻胡”。麻胡,方言意为“狼”)。当地传说,相林死后,朝廷赐给了三船财物助丧,在海上沉了两船,剩下一船修了相林墓。…[详细]

前沟西墓群位于日照市莒县城阳街道,年代为汉。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颜林位于费县薛庄镇东北部,蒙山南麓,是琅琊颜氏的祖林所在,故称颜林,里面安葬着颜盛等颜氏先祖。颜林有古柏28株,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碑刻多处。抗战时期,日军伐树修铁路,余4株。十年期间,古树、古墓、古碑均被毁。颜林入选第一批费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临沂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入选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汉庄墓群位于德州市平原县王凤楼镇,年代为汉至清。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郜国贵族墓地位于菏泽市成武县文亭街道,年代为周。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郜鼎集村宋氏祖茔位于菏泽市成武县永昌街道,年代为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万人堌堆义军公墓位于菏泽市郓城县武安镇,年代为明。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为山东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人堌堆义军公墓,俗称万人堌堆,位于郓城县武安镇飞集村西南500米处,系明天启二年徐鸿儒起义军部分将士聚葬处。义军约七千人,聚尸一处。其中有义士梁七,肖庙梁庄人氏,被满门抄斩后,即长眠于此。现存公墓封土直径约16米,高4米。万人堌堆义军公墓,是郓城人民反抗明王朝封建统治的见证,是统治者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罪证,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农民运动和对广大人民进行教育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