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移动版]
2005年5月1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共133项。
41、
豫章贤祠
[
福建省
三明市
沙县区
]
位于沙县城关西门外豫章贤祠创建于元代至正元年(1314年),坐北朝南,是后人为祭祀罗从彦而建。现存建筑为明代崇祯六年间(1633年)重建,1993年开辟为罗从彦纪念馆。祠堂平面俯瞰呈“凸”字形,布局近似四合院。在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屋、厅堂、院子(天井),两侧廊庑。厅堂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三间,顶设藻井。两侧山墙,后檐砌清水墙。从整体建筑形制和结构来看,是三明地区现存厅堂建筑中等级较高的一处。地址:三明…
[详细]
42、
金玉顶石屋
[
福建省
龙岩市
上杭县
]
金玉顶石屋位于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白玉村。条石砌筑,门额阴刻“金玉顶”,内设“开山香林和尚座”。附属建筑香林塔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六角形尖顶塔,由条石砌合而成,正面镶嵌“临济派开山比丘香林大师和尚塔连座”塔碑。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3、
太后公厅
[
福建省
宁德市
福安市
]
太后公厅又叫皇后坊,位于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始建于宋端平元年,后明弘治重建。太后公厅,也称“众厅”,由太后坊和戏台两座建筑组成,始建于宋代,现存遗迹乃明代重建,为木质宫殿式建筑,位于晓阳村老街凤巢路,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厅戏台前高挑的屋檐下悬挂着一块“太后公厅”匾额,太后坊内有一对“石锣石鼓”,内九旋和外五旋的纹刻,意味“九五之尊”。一个乡村隐示封建皇家的等级威仪,历史谜团,期待有心人破解。…
[详细]
44、
朱紫坊芙蓉园
[
福建省
福州市
鼓楼区
]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法海路花园弄19号的芙蓉园,是叶向高的别宅(待详考)。叶向高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第一次辞归,至泰昌元年(1621)应召;又于天启四年(1624)请辞获准返乡,至天启七年(1627)病逝,前后有近10年时间住在这里。芙蓉园是福州历代名人雅士汇聚之地,传承了中华文明,见证了沧海桑田,1996年由国务院审定并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芙蓉园被誉为“福州四大园林之首”,始建于…
[详细]
45、
吉庇巷谢家祠
[
福建省
福州市
鼓楼区
]
吉庇巷谢家祠位于三坊七巷东南侧,南临安泰河,东靠八一七路,处于吉庇路中段。中轴线坐北朝南,建筑初建于明代,清末时为谢氏人家祠堂。由临街的石门框入门头房,门头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明间北侧设青石门框入一进。一进前天井三面环廊,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构架,硬山顶,轩廊顶部无卷棚饰顶,结构简捷,檩下插拱承托方斗,明代的特征较浓;后天井两侧为披榭,中开石门框入二进。二、三进结构与一进相仿。倒朝房面…
[详细]
46、
长泰杨氏宗祠
[
福建省
漳州市
长泰区
]
长泰杨氏宗祠,俗称杨海纪念堂,位于长泰县武安镇城关村后庵,始建于唐代,原为杨海居住的一所简陋平房。明代,杨海的后裔杨复一在原址扩建为杨海纪念堂。杨海系唐文德元年(888年),朝廷诰封的武胜场大使。至南唐保大十四年(955年),“场”升为“县”,取名长泰,属泉州府管辖。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邑原任武胜场大使杨海等,以长泰距泉州三百余里,期会征输不便,请求舍远就近改隶漳州,泉州太守林金吾奏准朝廷…
[详细]
47、
汀州府城隍庙
[
福建省
龙岩市
长汀县
]
汀州府城隍庙位于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兆征路。建于唐大历四年(769)。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砖木结构。由门楼、前殿、正殿、后殿、厢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柱,单檐歇山顶,穿斗抬梁式木构架。卷棚式前步廊,雕刻精美。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8、
樟湖蛇王庙
[
福建省
南平市
延平区
]
樟湖蛇王庙位于延平区樟湖镇中坂街,时代为明-清。樟湖蛇王庙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9、
峡阳民居
[
福建省
南平市
延平区
]
峡阳民居位于延平区峡阳镇,时代为明-清。峡阳民居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50、
竹江天后宫
[
福建省
宁德市
霞浦县
]
竹江天后宫位于福建省霞浦县沙江镇竹江村,为清代古建筑。1986年列为霞浦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为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两座天后宫,即前澳天后宫和后澳天后宫。?它们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各异,其中前澳天后宫是闽东沿海地区天后宫中建筑物保存最为完整历史最久远的一处清代古建筑。南宋庆元年间,张姓定居竹屿,建一小妈祖庙于竹屿之西面山麓。元、明时期,渔利大获,生活小康,始兴建“顺济庙”,俗称“…
[详细]
51、
宫巷林氏民居(林聪彝故居)
[
福建省
福州市
鼓楼区
]
故居位于宫巷北侧24号,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中国新闻总社、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曾设于此,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故居始建于明代,清顺治二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帝位时,在此设大理寺衙门。道光间,为林则徐次子林聪彝所购置。他晚年居此,直至病终。故居气魄恢宏,庭院深深,活动空间宽广,在福州古民居中并不多见,至今原布局基本保留完好。房屋坐北朝南,毗邻三座,占地面积3056平方米。…
[详细]
52、
笋帮公栈
[
福建省
三明市
永安市
]
笋帮公栈,亦称笋帮公业,位于永安贡川镇胜利巷43号,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笋业同业公会旧址。笋帮公栈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占地97.15平方米,座南朝北,硬山顶,整幢建筑由门厅、大厅、东西廊及厨房等组成。门厅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次间后檐与东西廊相连,东侧防火墙砖烧制有笋帮公业的印记,以示房界,门额上阴刻笋帮公栈四个大字,门厅上方悬挂清乾隆年间所立的正直无私牌匾。大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地面均…
[详细]
53、
萃园
[
福建省
三明市
永安市
]
位于燕西街道下吉山村河对岸南侧,清顺治四年(1647年)建,清雍正年间重修。该建筑座西朝东、主体建筑为二进五开间,面积219平方米,加上庭院、走廊、厢房以及水池(荷花池),总占地面积约891平方米。萃园建筑从族谱的图看,有两道围墙。走进第二道大门,有半亩的荷花池,池内有假山。萃园总体建筑造型别致,具有苏州园林风格。抗战期间,省防疫大队设于此处,屋后还存有防空洞。2000年被永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
[详细]
54、
庄上大楼
[
福建省
漳州市
平和县
]
庄上大楼位于平和县大溪镇庄上村,建于清代顺治至康熙年间,约有300多年历史。土楼平面形状呈前方后圆,类似一个马蹄形,南北相距220米,周长700多米,楼高9米。土楼将一个近10米高的小山丘包围在其中,整个建筑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建筑面积9000多平方米,占地34650平方米,是目前所知的土楼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庄上大楼为明末清初天地会首领叶冲汉祖居地,也是该村叶姓客家人聚居地。楼内曾住180多户,…
[详细]
55、
施琅故居
[
福建省
泉州市
鲤城区
]
施琅故居就在公共体育器械场旁的围墙内,是一栋年久失修的老宅子,触目惊心,仅入口处立的一块碑昭示身份: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故居被围墙围了起来,范围大约有10亩。老宅子的附属建筑已破败,旁边还有一座两层楼房及原泉州农校的废弃房。在老宅与东面围墙之间的空地上,另有一块1984年的碑文,简介了施琅1684年率师统一台湾,被封靖海将军、靖海侯,故宅有一部分曾为“崇正书院”。地址:泉州市鲤城区温陵路20…
[详细]
56、
南普陀寺
AAAA
[
福建省
厦门市
思明区
]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也是闽南佛学院所在地,在海内外均有很大影响。南普陀寺主要供奉观音菩萨,时至今日仍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尤其佛教节日和观音诞辰,水泄不通,香积如山,以至于寺中不得不规定人手限点一支香。寺庙依山而建,格局小巧,多用石材,屋檐为闽南风格的弧状飞檐翘角,上有众多剪磁工艺的藻饰,绚丽多彩。寺内中轴线上主体建筑除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格外,…
[详细]
57、
靖海侯府
[
福建省
泉州市
晋江市
]
靖海侯府即施琅纪念馆-施琅将军的故居。古大厝始建于康熙二十六年,承袭明代简朴大方的建筑风格,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典型清初闽南建筑。晋江市深沪湾畔的衙口村,原称浔海,因清靖海侯施琅在家乡建将军府,声名显赫,故相沿成为俗称。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他容貌魁奇,勇力过人,善于带兵,且“习海上事”,是一位颇有战略眼光的将领。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后,施琅于清廷力主收复台岛,痛斥放弃台…
[详细]
58、
福安黄氏祠堂
[
福建省
宁德市
福安市
]
黄氏祠堂位于阳头,始建于宋代,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重建。清顺治十三年焚于火,仅留后近。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仿明建筑重建,乾隆十六年淹于水,乾隆三十三年再度重修,现为清仿明代建筑,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遗产。祠堂坐西向东,占地面积2516平方来。从东至西,依次为石牌坊(今已不存),仪门(仅存北端门),北宋古井、半月池、照壁、宗祠正门、戏台、大厅堂、祖宗堂、后院。建筑为砖木结构,单檐、…
[详细]
59、
东汾五帝庙
[
福建省
莆田市
城厢区
]
东汾五帝庙位于灵川镇东进村东汾自然村西南侧。始建于唐代,历代屡有维修,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建,近代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阔18.5米,通进深38.5米,占地面积4636平方米,平面呈“工”字型,为二进廊院式建筑,由大坪、左右钟鼓楼、拜亭、前殿和后殿组成。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二柱,明间抬梁减中柱,悬山顶,土木结构。雀替和驼峰装饰金漆木雕,柱础为明、清构件。庙前大坪右侧存一只唐代石狮。东…
[详细]
60、
霞浦松山天后圣母行宫
[
福建省
宁德市
霞浦县
]
霞浦松山天后圣母行宫,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历史上别称「历史上别称「妈祖行宫」、「靖海宫」、「阿婆宫」,是继湄洲妈祖祖庙之后的第一个天后圣母行宫,是八闽创建较早,声名较着的祷祀“海峡和平女神”宫庙。素有「行宫之尊」的美誉。松山天后圣母行宫地处福宁湾西南部,坐落在松山村澳尾港的洄澜岸口、阿婆岗上,坐东朝西,依山面海而建。在《县志》、 《州志》、《府志》、 《福建通志》乃至全国性的《中国图书集成》中都有“…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最后一页]
[下一页]
重点关注
·
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
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
郑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
郑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