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沙塘川乡总寨村北湟水支流沙塘川东岸。20世纪80年代青海省考古研究所进行发掘,发现一批齐家文化、马厂类型、辛店文化墓葬,出土不同时期的各类文物。…[详细]
巴燕遗址位于海东市化隆县县城巴燕镇,坐落在一个半山腰的土台子上,临平公路和巴燕河从县城南边相伴而过。巴燕是藏语“右旋莲花山”的意思,古时叫做“拔延”,现在叫马阴山,“巴燕”也就是因为境内的这座山而得名,在秦汉时这里就是羌人繁衍生息之地。…[详细]
多巴墓群位于青海省湟中区多巴镇,这处墓群范围相当大,自多巴镇向西至羊圈村,向北至拦隆口乡的合尔营。根据历年调查及农田基本建设中发现的墓葬遗迹,以村庄为名登记为多巴北(指挥庄)、奔巴口、合尔营(麻坡根)、羊圈等五处。为青海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杜家庄墓群位于青海省湟中县总寨乡杜家村东南台地上。墓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墓葬较为集中,原有封堆30余座,60年代后因平整土地部分封堆被平去,现存16座,是青海省境内汉墓群中地面封堆保存最多和最集中的1处。为青海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英德尔墓群位于青海省都兰县夏日哈镇英德尔西南,属唐代遗迹,195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圆形封土堆1座,高约15米、直径约32米;夯土筑,层厚0.08~0.1米,顶部有盗洞;封土堆周围有内外两重夯土围墙,内墙为方形,边长60米,东开一门;外墙力长方形,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80米,墙基厚约10米,门向不清。…[详细]
香日德古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古遗址。城址位于香日德镇居民小区内,城址原貌已全部破坏,形制、范围均不详。已修建成居民小区。在香日德古城赵鸿钧家院内取土时挖出灰陶缸口沿及陶器碎片。据院内主人介绍,院内南大门口原为城墙。在陈生震家南院内,据陈生震的妻子介绍,在取土时挖出人骨、陶器及铜器等,南院北墙处为原城墙。城内外无文化层暴露。…[详细]
西宁文庙,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文庙街,为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其后经三次修缮,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建成。大部分建筑已被拆改。2004年10月改建后,在原址修建了店铺、广场等设施。文庙的前门设有两个由照壁连接而成的牌坊门,门楣上面分别写有“道冠古今”和“德配天地”,这是寓意孔子的思想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是在赞颂孔子。穿过这两扇牌坊门,迎面就可以看到气势恢弘的大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