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3月16日,红二军团从赫章可乐进入威宁县羊街境内,宿营于大街乡大街子及附近村寨,次日到得胜坡集结南下。红军在经过羊街的辅处、兴隆厂、天生桥等地时,有梅红顺、何正发、潘玉成等10名红军伤病员在大洼、天生桥、银河、双河、羊街等地养病,因缺医少药,牺牲在羊街镇境内,被当地群众自发安埋。1991年,红军坟所在的辅处乡人民政府、兴隆乡人民政府和蛇街乡政府重新为红军烈士修坟立碑。2014年11月19日,羊街镇人民政府将10座分散的红军坟集中迁葬于此,形成羊街红军烈士陵园。…[详细]
威宁县陆宗棠烈士旧居位于威宁县雪山镇高营村1组,建于清朝末年,为陆宗棠父亲陆永昌所建,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一直为陆氏家族所居住。该旧居原为四合院、粮仓、长工房、柴房和碉楼组成。四合院由正房、左右长廊、前面长廊和对厅构成,正房前左右开门。其正房为九架头两立、两墙三间虚三层木石结构瓦房,正房中间堂屋设院窝,两侧有走廊,正房前面是天井,由9层台阶上到正房,天井左右两侧是长廊,天井前面是长廊和对厅。正房中柱高8.225米。正房右墙体上,一层和二层各有两扇窗户,三层上有一扇窗户;在一层和三层上各设一个枪眼,墙体前后开门。正房左墙体一层前后开门通往粮仓和长工房,三层设有一扇窗户。在四合院旁边,左面是两间粮…[详细]
陆宗棠烈士墓位于威宁县雪山镇高营村1组,建于1950年4月,原为土坟堆,2021年年底威宁县人民政府在墓旁约50米处重新修建,由坟墓、纪念碑等组成,占地面积约500㎡,建筑面积约20㎡。陆宗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六支队威宁游击团政委,中共党员。1950年4月23日在威宁哈喇河镇团箐梁子奉命阻击国*党李弥残部仝登文团的战斗中牺牲,埋葬于陆宗棠的老家雪山镇高营村1组。…[详细]
1936年3月18日,红六军团的3名受伤的红军战士从云贵乡启程,向威宁县雪山镇灼甫方向追赶大部队,途经兔街乡和平村长梁子时,遭到地方土匪武装的袭击,牺牲在灌木丛中,后被当地群众发现,就地安埋在长梁子山林中。另一名红军战士冷红星同志因病在当地养伤,伤愈后帮人喂马直到老死,兔街乡人民政府将其安葬在兔街镇兔街村。2018年6月,中共兔街镇委员会、兔街镇人民政府投资12万元将牺牲在长梁子的3名红军战士(均佚名)和掉队的冷红星同志(后病故)集中迁葬于长梁子,形成红军烈士陵园。陵园由4座红军烈士墓、纪念标和广场组成。其中,墓园约100㎡,新建了烈士墓碑并对烈士墓包坟,墓园硬化,广场和进入陵园的道路约11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