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浦城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浦城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梦笔山遗址位于县城西1.5公里,相对高度20—30米。梦笔山原名孤山,南朝萧子升《建安记》载:“孤山在环障之中,其地平坦,悉是沟塍阡陌,此山挺然孤立,因名。”元徽二年(474),江淹被贬为浦城(时称吴兴)县令,他经常在县内山川留连,而对孤山特别钟爱。相传,一夕宿山中,梦中得到一管五彩花笔,日后文思如涌,诗文多佳句,遂传为“梦笔生花”的美谈。山以人显,孤山后改名梦笔山。1988年考古调查发现大量的商周时代的红色灰砂粗陶、灰色印纹硬陶的残片和石器,从出土的陶器残片中可以看出的器形有饮食用器碗、豆、钵;盛贮用器罐、壶;炊煮用器鼎、釜;捕鱼工具陶网坠;制陶工具陶拍。印纹硬陶的纹饰以席纹、方格纹、条纹居…[详细]

海溪关位于浦城县忠信镇海溪村,柘岭南侧的半山腰上,南距海溪村7.5公里,始建于汉代,历代均有修葺。海溪关古称寨岭隘,处北通浙江江山、遂昌的古道上。《浦城县志》载:仙霞未开前,浙江入闽大路,皆自处州龙泉,逾柘岭(今苏州岭),以至于浦城。自浦城往浙,或寨岭或柘岭,旧有隘,过岭东去遂昌,北去江山。海溪关用片石垒砌而成,为长方形石门,门高2.4米,宽2.1米,深2.5米。关墙总长23米,宽3米。关北侧有长3.5米台阶11级直接登顶,每级台阶长0.85米,宽0.35米。海溪关附近尚留营房、十八店等遗址。为闽北地区保存年代最早和最完整的古关隘之一。泉山古道为附属文物。泉山古道据县志记载,在唐以前,仙霞岭未…[详细]

浦城梨岭关

浦城梨岭关年代:唐座落地点:浦城县九牧镇九牧村该关位于浦城县九牧镇九牧村高步亭自然村。古时因山产梨,称梨岭;唐贞元初,林藻与其弟林蕴联袂进京赶考,在岭头题下姓名,后两兄弟均科举及第,就称为折桂岭;又岭有五显庙,俗称五显岭。关为南北走向,关墙残长30米,高3-5米,下宽9米、上宽6.5米。关门残高3.2米,厚6.5米,宽3米。在关南侧顶部还发现营房遗址和石砌圆形泉水井一个,井深1.5米,直径0.65…[详细]

毕岭关

毕岭关位于浦城县忠信镇村桥村与官路乡李处村之间的毕岭头垭口。始建于明代,最后一次整修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为福建浦城与浙江江山界关之一,横截两峰之间,地势险要。关分为东西两关,相距30米,内有毕岭亭和毕岭寺。东关向忠信镇,关墙用岩石垒砌而成,关门用青石砌成,顶为半圆拱状,关门高2.5米,宽1.4米,深2米。关总长13米,高3米。西关向官路乡,用岩石垒砌而成,顶为半圆拱状,关门高2.9米,宽…[详细]

葛山隘位于浦城县富岭镇莲塘坂村,俗称隘门洞。始建于宋,明清均有修葺。为福建浦城与浙江龙泉边隘,地势险要。隘为南北走向,用岩石垒砌而成,石门顶为半圆拱状,高3.6米,宽3.2米,深3.5米,现保存基本完整。关隘附近尚留马房、通天牢、练兵场、炮台等遗迹。葛山隘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阳岭古道

西阳岭古道位于浦城县南浦镇西南15公里,临江镇东北5公里。根据夕阳禅寺后民国5年(1916)的摩崖石刻记载:唐天宝六年,西阳太守全景文伐山开道,以兵破之,置戍守,故号是岭曰:“西阳岭”。清道光年间,建宁太守嘉公将西改夕,此后一直沿称夕阳岭。至今在西阳岭有一条石砌古道保存良好。上下6公里,石阶长2.2—2.5米,宽0.45—0.5米。为中原入闽重要的陆上通道。夕阳寺后摩崖石刻、“贯日”凉亭、祖之望手…[详细]

浦城三山会馆

浦城三山会馆位于城区西南,交通路与和平路相交处,是福州旅浦同乡所建,因福州别称“三山”,故称之为“三山会馆”。始建年代约在清中期,光绪三十三年(1907)重修。建筑为斗砖风火墙围合的合院式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戏台、天井、拜亭、大殿,两侧为厢房及钟鼓楼。现存面积821.57平方米,总进深达43.88米,格局基本完整。会馆大门八字型,为宏伟壮观的九间九楼仿牌楼式立面门楼。大砖门上方嵌石…[详细]

三贤吴氏宗祠

三贤吴氏宗祠位于浦城县水北街镇蓬尾村,为奉祀北宋参知政事吴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充、其父吴待问(世称“浦城吴氏三贤”)的宗祠。祠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四十年(1775)重建。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过雨亭、前厅、天井、后厅,两侧为厢房。占地面积为35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平方米。两厅均为硬山顶,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后厅面阔5间,宽11.5米,进深6柱,长11.5米,高约9米,内檐为…[详细]

浦城阮氏宗祠

阮氏宗祠位于浦城县富岭镇山路村。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祠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门向东开,中轴线上依次为天井、前厅、天井、正厅、后厅(1932年建龙浦公路时被拆毁),两侧为上下二层的看楼。前厅为歇山顶,八角形复盆式藻井,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长、宽各10米,高约7.5米。面阔3间,进深5柱,柱网排列规整,覆鼓式柱础。正厅为风火墙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建筑,长8.6米…[详细]

富岭王氏宗祠

富岭王氏宗祠位于浦城县富岭镇山路村。建于清中期,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0平方米。祠坐南朝北,砖木结构,门向东开,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厅、天井、后厅,两侧为厢房。后厅为风火墙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长8.8米,宽19.7米,高约6.5米。面阔5间,进深5柱,柱网排列规整,覆鼓式莲瓣纹柱础。中门上镌刻“王氏宗祠”,砖质,楷书阳刻。周围砖雕以人物、花卉、动物纹饰为主,工艺精湛。富岭王氏宗…[详细]

吴郡墓

吴郡墓年代:清座落地点:浦城县永兴镇前墩村简介:位于浦城县永兴镇前墩村黄溪洲自然村后山的二层台地上。吴郡(1636—1715),字云土,祖籍安徽凤阳。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进京时,吴郡由老仆携带逃来福建,住浦城县永兴镇前墩村黄溪洲。后吴郡仗剑从军,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随靖海将军施琅进攻澎湖列岛。郡立大功,加左都督衔,授山西大同镇标游击,曾从镇将俞某出猎,用枪毙一虎。不久补为天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