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略台真武阁
  容县真武阁位于容州古城内。真武阁全阁为木质结构的建筑,被誉为“天南杰构”,举世无双。真武阁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江西滕王阁合称中国古代江南四大名楼(阁),1982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0多年来,真武阁经历了5次地震,4次大台风,仍安然无恙,是四大名楼(阁)中唯一没有进行重修而完整保留至今的一座。真武阁受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阁瓦、脊饰的沉重荷载,柱脚却悬空不落地,是全阁结构中最精巧、最奇特的部分。经略台真武阁始建于唐大历三年(768年),根据文献记载,当时著名的诗人元结任容管经略使时,为了操练军士和欣赏风景,修筑了经略台。台长约50米,宽约15米,高4米左右,中间夯土,四…[详细]
淹城遗址
  淹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南门外约7公里武进县湖塘桥西。淹城水陆面积约67公顷,其中耕地约占47公顷。城有三重,分别为外城、内城、子城,城河亦有三围。外城为一不规则圆形,周长2580米,东西对径800余米,南北直径750米左右;城墙残高10米左右,宽25~50米不等,城外护城河一般宽40~50米,深3米多。内城呈方形,处于外城内部的东北面,周长半于外城,达1252米,高10.5米、宽20米左右,高于外城。子城即王城,又称为“紫罗城”,在内城中部偏北,也呈方形,周长457米,高约11米,宽约7~10米。三城各有一门出入,外城的出口在西部偏北,俗称“城门口”;内城出入口在西部偏南处,俗称“摇铃城”;…[详细]
白塔风景区
  位于南充市东高坪区鹤鸣山头的白塔,雄踞嘉陵江岸,高耸入云,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四川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落在白塔周围的白塔公园,地势开阔,风景幽奇,是市郊一颗璀灿明珠,旅游胜地。白塔晨钟,为南充八大景之一。声名远播,古人曾留下不少脍炙人口,广为传颂的诗篇。白塔、白塔晨钟、白塔公园,这三位一体的鹤鸣山,已成为南充乃至川东北的著名风景区。从南充北郊的火车客站到江东鹤鸣山的白塔公园。有专门的旅游车穿城而过,不断地将游人迎来送往。于是,这白塔、白塔公园、白塔晨钟无意中为古老而又年轻的南充增了光,添了彩。…[详细]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安顺市区以北32千米处,在普定县城关镇西南约5千米处新寨村穿洞寨后一座孤峰的山腰上,是距今16000年前古人类生活遗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顺一带,一万多年前古代先民就在这一片峰林谷地生息繁衍。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在西秀区的猫猫洞及还愿洞、平坝飞虎山洞、普定白岩脚洞都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其中普定穿洞遗址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存印证了黔中地域辉煌的史前文化,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成为史学界一颗引人注目的灿烂明珠。穿洞为一自然溶洞,南北对穿,故名。其四周一片溶蚀盆地,绵延数十千米。峰顶与盆地相对高87米,洞口距盆地26米,洞长30米,最宽处13米,高9米。穿洞冬暖夏…[详细]
兴隆塔
  兴隆塔,位于兖州城内东北隅今博物馆院内,因该地原有古刹兴隆寺而得名,寺久已毁圯而塔岿然独存。塔高54米,十三层,为八角楼阁式砖塔。沿着塔内梯级可以攀登到第七层的平台上,抚石栏远眺,兖城风物尽收眼底。兴隆塔之始建在隋代开皇(589--600)年间,此后各代都曾有过修葺,现塔内尚有北宋及清代重修的碑记数块。塔的造型端庄挺拔,直插云天,下部厚重,七层以上骤然缩小,如一小塔置于大塔之上,这种形式为国内所仅见。兴隆塔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结构其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空芯砖塔,底基周长48米,高54米,二层外部设平座,二、四、六、七层盲窗修饰,通体区分两截,上下叠加,呈母子相托状。下七层粗大深厚,内设台阶…[详细]
阿房宫遗址
  秦阿房宫遗址位于未央区三桥镇南的阿房村一带。史载秦惠文王时在此即有离宫建筑;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在此建新朝宫——阿房宫;秦二世继位后继续修建。秦末项羽入关,付之一炬。北朝时这里建有佛寺;唐宋以后沦为农田。1975年西安市文管会为配合农田基本建设进行过局部发掘;1980年、1994年西安市文物局组织勘查。秦阿房宫遗址的范围,东至溏河西岸,西至长安县纪阳寨,南至和平村、东凹里一线,北至三桥镇、东张村一带,总面积11平方公里。现存秦汉时代的巨大夯土台基等遗址集中分布在龙首原向西南沿伸的台地上。【前殿遗址】前殿是阿房宫的主体宫殿。史载其东西五百丈,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现存…[详细]
柳子庙
  柳子庙是为纪念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的祠庙建筑。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又因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因参加主张改革的王叔文集团,改革失败后贬谪永州十年。在此期间,他写下了《永州八记》、《捕蛇者说》、《天说》、《天对》、《三戒》、《江雪》等千古名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中国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也是历史上对永州影响最大的客籍名人之一。柳子庙又名“柳子厚祠堂”、“柳司马先生庙”、“柳司马祠”。位于永州市零陵区城西潇水河畔的柳子街。始…[详细]
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山西省五台山的灵鹫峰上,金碧辉煌,绚丽多彩,具有皇宫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简介山西省五台山中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据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即文殊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清朝之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进贡。全寺占地四十五亩,顺山就势而筑殿宇,布局严谨。寺前有石阶一百…[详细]
泽州青莲寺
  青莲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东南17.5公里的陵石山中。青莲寺下临丹河,背依高山而建,与中国古代“面山背水”的风水建筑观念十分吻合,整个寺院雄峻秀奇,别具风格,所临山崖的肢内的一池清水经年不涸不溢。摩崖上刻有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题记。寺院分为古青莲寺和新青莲寺两个部分。古青莲寺始建于北齐天保三年(552年),唐懿宗咸通八年(867年)赐名“青莲寺”。新青莲寺始建于隋唐,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赐名“福严禅院”。自唐代以后,历代均有所增建,院内古柏虬柯,银杏参天,幽雅素静。寺内的主要建筑有天王殿、藏经楼、释迦殿、罗汉楼、地藏楼及经堂、僧舍,高低错落,左右分布对称。释迦殿古朴大方,雄伟壮观…[详细]
定州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位于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1055年建成。塔全部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84.2米,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比例匀称,外观秀丽。塔有四个正面辟券门,其余四面设假窗,雕几何形窗棂;塔内每层均有梯级,两层之间形成八角形回廊。塔内有佛龛、彩绘。当年,宋辽对峙定州处于宋国北疆,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了望敌情。开元寺塔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10多次地震,清光绪十年(公元1844年)6月,塔的东北面从上到下塌落下来,破坏了这一雄伟古建的完整,但至今依然挺拨屹立。料敌塔为我国现存最高的古塔,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