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
  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简称虞氏旧宅)位于龙山镇山下村,该建筑系宁波帮代表人物虞洽卿赴上海经商发迹后在家乡营造的中西合璧庭院,整个建筑融中国传统建筑和西方建筑艺术于一体,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工艺精湛,代表了当时建筑工艺所能达到的较高水平,是我国优秀的近代建筑。虞氏旧宅坐北朝南偏东22度,现存主体建筑共五进,通面宽59米,通进深94米,占地面积5546平方米,建筑面积5670平方米,前三进始建于1916年,建成于1919年。1926年动工兴建后二进,1929年竣工。前后两部分建筑由一条长59米、宽3.6米的通道相隔,形成相对独立的两个整体。建筑布局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左右对称,错落有序,层次分明,…[详细]
芮城城隍庙
  芮城城隍庙位于山西省芮城县城永乐南街,俗称南庙。城隍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明清两代多次修葺。1985年再次维修。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宋代大殿,元代享亭,清代的献殿、寝殿及配房。庙内有历代收藏的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的碑刻、造像、墓志铭98通,为珍贵史料。地址:芮城县永乐南街小西巷据碑文记载,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元、明、清屡有修葺。现存大殿为宋代原构,享亭为元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详细]
芙蓉楼
  芙蓉楼座落在沅、舞水汇流之处的黔城镇,为古典园林建筑,筑叠巧思、错落有致,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据传,唐天宝七年(748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即今黔阳县)尉后,曾建芙蓉楼,为饮酒赋诗、宴宾送客之地。因年久失修,旧址荒芜。清嘉庆二十年(1815),当地为纪念这位著名诗人,在城西香炉岩辟地作园,依名修建芙蓉楼。现建筑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芙蓉楼有“楚南上游第一胜迹”之誉。主楼背廊临江,纯木结构,正面三间,重檐歇山顶,二层有明轩可供远眺。周围有冰心玉壶亭、耸翠楼、半月亭等古迹,与自然的山石、江水、林木巧成布局,构成了“登眺则群山拱翠,俯视则万木交阴,沅水自北来环其下”的壮丽景象。芙…[详细]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中路,占地面积五千八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三千余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建筑中央为元明清大殿基址,周围设两层展厅。展览的主题为“海洋的旋律”,以二百余件出土文物及与海洋文化、妈祖文化有关的船舶、建筑等复原模型和三百幅图片,向观众展示古代人类从事海洋文化实践活动、天津城市的起源、妈祖文化现象、遗址的发掘等内容。博物馆前广场矗立一通柱式雕像,通柱象征桅杆,外包石材,采用浮雕手法,自下向上雕刻着代表元、明、清三代不同的海洋图案。柱的顶端立一尊妈祖像,为一年轻民间少女,双手轻轻地捧在胸前,双目远望,衣上的锦带随风飘舞,似在期盼远航的人们平安归来,期盼祖国早日统一。元定…[详细]
医巫闾山辽陵
  北镇市古城西北六公里处,便是富屯乡龙岗子村。这里埋葬着辽国第五代景宗皇帝耶律贤的两个孙子,圣宗皇帝耶律隆绪的侄儿和侄媳,名为耶律宗政、-国妃和耶律宗允。耶律宗允墓已回填,耶律宗政和-国妃合葬墓已对外开放,游览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龙岗子,至今虽没有确凿证据是葬龙(古代称皇帝为真龙天子)之地,但这里以龙命名之处甚为可观。整个山村除东为出口通向古城大道外,三面被层峦迭翠的山峰环抱。在村西南山峰上有块巨石,不知何年何人把巨石劈开两半,形如两扇要塞之大门,有两块石头似龙头蹲在门上相视而对,人称龙门;全村数百户人家,被一道小河隔为南北两岸,河水常年不涸,人称龙溪;河水流向村东的山坳处缓流打旋,将此处称大龙湾…[详细]
陈芳故居(梅溪牌坊旅游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芳(1825-1906),清政府驻夏威夷首任领事、中国首个华侨百万富翁,又是夏威夷枢密院的顾问和贵族王室成员。其故居建筑具中西合璧特色,现存祠堂、大屋、洋房、花厅等。地址:珠海市香洲区前山梅溪村珠海“梅溪牌坊”被视为中国第一牌坊,该文物群已经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梅溪牌坊位于前山镇梅溪村,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和十七年(1891年)。现存3座,是光绪帝为表彰清朝驻夏威夷领事陈芳及其父母等人造福桑梓而赐建的,于1987年被列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梅溪牌坊分别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其中,两座八柱三间三楼,高12、宽12.2米…[详细]
刘少奇纪念馆
  刘少奇纪念馆于1984年筹建,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共有8个展室、1个声像厅和2个怀念亭,主体建筑3100平方米。全馆陈列面积约为900平方米。有藏品3000多件,其中刘少奇生前使用过的遗物近800件。这些遗物中,有刘少奇生前用过的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有1961年5月回乡考察时用过的草帽、眼镜、公文包等。特别珍贵的有刘少奇赴苏联访问时穿过的水獭皮大衣和用过的袖珍收音机,还有一对一直使用到逝世前的海绵枕头。此外,尚有反映刘少奇生平业绩的照片1000余张。馆内有大小模型4个,即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北方局旧址、盐城新四军军部旧址、西柏坡旧址。复原陈列2个,即延安杨家岭刘少奇所住窑洞、北京中南…[详细]
人境庐和荣禄第
  “人境庐和荣禄第”,是黄遵宪纪念馆的部分建筑,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人境庐建于1884年,荣禄第建于1881年,均由我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卓越外交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黄遵宪建造。人境庐,是黄遵宪的书斋,坐东北向西南,建筑面积为900多平方米,屋名取意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名句,门楣上“人境庐”三字,为日本书法家大域成濑温所书,是一座砖木结构园林式的建筑。内有厅堂、息亭、七字廊、五步楼、十步阁、卧虹榭、鱼池、假山和花圃等构成,它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荣禄第,是黄遵宪的故居。占地面积约680平方米,内有31个房间。它保持了…[详细]
北京站车站大楼
  北京站始建于公元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原址位于正阳门瓮城东侧(现老车站商城暨首铁文化宫所在地),旧称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随着历史沿革,曾沿用前门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东站等站名。1949年9月30日改称北京站至今,素有首都迎宾门之称。新建北京站位于东单和建国门之间(北京市东城区毛家湾胡同甲13号、邮编100005),东临通惠河,西倚崇文门,南界明城墙遗址,北界长安街,距市中心2.6公里。1959年1月20日开工兴建,9月10日竣工,9月15日开通运营。其建筑雄伟壮丽,金碧辉煌,浓郁民族风格与现代化设施设备完美结合,是建国10周年首都著名十大建筑之一。其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科技含…[详细]
杭州凤凰寺
  凤凰寺始建于唐代,元朝元年间由波斯伊斯兰教大师阿老丁重建,大殿一明两暗,都有收缩很大的攒尖顶,中间大殿的尖顶为八角形,两侧的尖顶为六角形,黑色筒瓦配以粉墙,是中国建筑与阿拉伯建筑的完美结合,没有繁复的装饰图案,没有穹隆圆顶,而有江南建筑的典雅和简洁。凤凰寺挤在房海之中,要找到好的角度才可看见凤凰寺的尖顶、粉墙乌瓦、凤凰双展翅的风姿。据史书载,这一带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区,当地人叫它洋坝头,顾名思义,是洋人居住的地方;宋、元时这一带叫文锦坊,是织造杭锦的中心。凤凰寺从地理位置看,南临钱塘江,北连京杭大运河,又有海运之利,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互联成网,在这里麇集着很多外商,带来了西方的宗教,建筑了清真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