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泉景区
  百泉景区位于辉县市西北二公里的苏门山南麓,是河南省最大的、保护最好的古园林建筑群。素有“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的美誉。百泉湖开凿于商,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因湖底泉眼无数而得名,又因泉水自湖底喷涌而出,累累如贯珠,故又名珍珠泉。泉水甘冽,清澈见底,志书上有“甘泉之父”的称谓,面积3.4万平方米。历代名人在此游览、隐居,留下了无数赞美百泉的诗词歌赋。众所周知的魏晋时期的孙登,北宋时期的邵雍,大文学家苏轼,元朝王磐,明末清初孙奇逢以及清乾隆皇帝,留下啸台、安乐窝、饿夫墓、三碑亭、清晖阁、卫源庙、孔庙、邵夫子祠等名人遗址.百泉历经开凿,清乾隆十五年,绕岸砌石,成一长方形泉湖,湖中心有一条青石板铺…[详细]
巩义石窟寺
  巩义石窟寺位于巩义市区北15公里的黄河南岸、伊洛河畔的大力山下,创建于北魏孝文帝之时(公元471—499年)。现存石窟5个,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个,摩崖大佛3尊,佛像7743个,碑刻题记200余块。石窟寺背依邙山,面临洛河、山光水色、秀丽多姿,古有“溪雾岸之幽栖胜地”的赞誉。与著名的黄河、洛河交汇处汇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建于6世纪北魏尊崇佛法的盛期的石窟寺,依山开凿五窟。五窟中以第一窟的规模最大,面积为6米见方。窟中的雕像,大部分取材于《妙法莲花经》,部分则采自汉魏两晋以来的本土艺术传统,是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融合的优秀艺术作品。石窑寺面积有有9000平方米,院内视野开阔,绿化美丽,是理想…[详细]
文昌孔庙
  文昌孔庙也称文昌学宫,座落在文昌市文城镇文东里20号。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明洪武八年(1375年)迁于今址重建,后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海南第一庙”。文昌孔庙、文昌宫和蔚文书院这方古建筑群是文昌古代教育的摇篮,也是文昌近现代教育的发祥地,1994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孔庙文化区的古建筑群是文昌作为文化之乡的重要历史见证.位于文昌县城文东路77号。史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明洪武八年(1375年)迁于现址,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它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最具特色的古文化游游点之一.被誉为“海南第一庙”,属省级重点文物…[详细]
商丘崇法寺塔
  崇法寺塔,位于永城市老城东北角烈士陵园内。据清光绪《永城县志》记载:“崇法寺……创建在唐以前,绍圣初建塔,高数丈”。现寺已无存,仅剩此塔。据史书记载和塔内地宫石、砖刻文可知,该塔始建于宋绍圣元年(1093年),塔成于绍圣五年(1098年)。崇法寺塔是一座楼阁式仿木构式砖塔,平面呈八角,九层,通高34.6米,分外壁、回廊、塔心,每层内部构造各异,塔内走道用砖石混和砌成。1984年4月至1985年5月由河南省文物局拔专项维修经费10万元对其进行了彻底维修,基本上恢复了古塔的原貌。塔的基座为八角形,高1.6米,周长24米。第一层,东、南、西三面辟圭形门,门内小室互不相通,均用十层叠涩砖砌成四角攒尖的…[详细]
郑州文庙
  郑州文庙建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900多年。汉明帝刘庄年号永平,在位17年,即公元58年至公元75年,因此,郑州文庙的落成时间应该在这17年间。在建于元代大德六年(1302年)的北京文庙、落成于宣统元年(1909年)的吉林文庙和景祐元年(1034年)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南-庙面前,郑州文庙的历史仅次于山东曲阜文庙(公元前478年)。也就是说,1900多年前的郑州就颇有“尊师重教”之风,而且已经拥有学校和相当数量的知识分子。据记载,郑州文庙规模人气最旺的时期是在元代,当时郑州文庙占地已达37亩,有200多间东西配房。主体建筑大成殿雄伟高大,巍峨壮观,坐落在院子中央,是当时郑州屈指可数的建筑。前院还…[详细]
郑州城隍庙
  郑州城隍庙位于郑州市商城路东段路北,原名城隍灵佑侯庙。该庙始建于何时,文献缺乏确切记载。据民国《郑县志》记载,明弘治十四年(1501)知州石纯粹,嘉靖六年(1527)知州刘汝,隆庆四年(1570)知州李时选均曾重修。清康熙三十年(1691)知州陈一魁、五十三年(1714)知州张,乾隆五年(1740)知州张钺,光绪十六年(1890)知州吴荣棨亦重修。此庙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约10亩。由大门、过庭、戏楼、大殿、后寝宫和东、西廊房组成。大门面阔3间,进深2间,悬山式建筑,绿色琉璃瓦顶,檐下施三昂七踩斗拱,三幅云昂嘴,耍头呈象鼻状。斗拱后尾均平插垂莲柱,垂莲柱上金枋相连,而柱的上端,直承上金檩。明间前…[详细]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纪念馆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纪念馆位于长沙市浏阳市文家市镇人民路34号。1927年,当北伐战争顺利向前发展的时候,各地的国*党反动派纷纷叛变孙中山的“-”,并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疯狂地举起屠刀,全国一片腥风血雨,而此时陈独秀所推行的右倾机会主义更是为共产党人自己的革命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挽救革命成果和武装反抗国*党反动派,开展土地革命,中共中央紧急时候召开了“八七”会议,决定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改组省委和组织工农革命军。同年9月9日毛泽东组织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取得局部战争的胜利。9月19日各路起义军部队在文家市会师。当晚,毛泽东在里仁学校后栋教室主持召开了重要军事会议——前敌委员会…[详细]
张家口堡
  张家口堡俗称堡子里,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中部,是张家口市区的“原点”和“根”,是张垣大地历经近600多年历史沧桑岁月,逐步成长繁荣的历史见证。据史料记载,张家口堡始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年),至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是长城防线上的重要军事驻军城堡,以“武城”之誉而雄冠北疆。随着“北方丝绸之路”——张库大道的日渐兴盛,张家口堡的军事功能逐渐被商业贸易功能所代替,鼎盛时期张家口堡内票号、商号达1600多家,最高年贸易额达1.5亿两白银。张家口堡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其中极具价值的重点院落93处,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明清建筑博物馆”。但是,尽管如此,存在着重…[详细]
高君宇故居
  高君宇故居时代:清末高君宇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6名党员之一。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京汉铁路工人大-,发起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山西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生于189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卒于1925年农历三月五日。他用29个春秋,谱写了一曲灿烂的人生篇章,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高君宇故居,位于太原市娄烦县峰岭底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房窑为主,皆为青砖灰瓦,清末同治年间开始修建,被当地人称为“高家大院”。整个大院分为东上院、东下院、中院、南院、西院和花园共6座院落,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纪念馆主…[详细]
太原白云寺
  白云寺俗称南十方院,在太原城区东南8公里的红土沟。它在我市诸多十方院中,以规模宏大、布局别致、环境幽雅而著称,列为十方院第一。它是全太原市有名的景点之一。此寺利用土沟高低地势凿修磴道,拾级而上是山门殿,殿额高悬“白云寺”三个贴金大字,左右门的门楣上 书“真境”和“光寐”。寺前置石狮一对,给人一种幽深肃穆之感。殿内四角塑四大天王,大肚弥勒佛端坐殿中央,弥勒佛背后是韦驮。韦驮身穿铠甲,手执金刚杵。韦驮的塑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十,横宝杵于两腕上;另一种是右手叉腰,左手握杵尖拄地。韦驮手执金刚杵的姿势很有讲究,据佛门规定,凡是双手合十,横宝杵于两腕上的寺院,是接待寺。反之韦驮杵拄地、右手叉腰的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