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庙圩子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位于烈山区古饶镇草庙行政村草庙自然村东北部圩子内。1948年,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华东野战军指挥部设于草庙圩子。圩子内原有草庙村张姓地主的宅院,并排共5套院子,始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占地总面积约2500多平方。现仅存两栋厢房,建筑面积90.07平方米,其余为地下遗存区。草庙圩子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是淮海战役时期留存的具有重大影响和纪…[详细]
董楼烈士陵园又名杨山烈士陵园,位于烈山区宋疃镇新园村(原董楼村)杨山北坡,是濉溪县人民政府于1977年为淮海战役牺牲的烈士而建,2002年又进行了修缮。陵园依山面北,东、西、南三面为围墙。园内立石砌纪念碑一座,高12米,宽1.9米,厚1.8米,上 书-“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九个大字。纪念碑左侧原有平房5间,平房北为烈士墓,共35座,其中有从外地移来的游击时期朱杰烈士墓一座。陵园东西长144米,南…[详细]
竹邑城址 位于烈山区古饶镇谷山行政村谷山村南侧。遗址现为农田,地形中间高四周低,面积约10余万平方米。据文献记载,竹邑城,汉为竹县属沛郡,王莽篡汉后竹县改称笃亭。东汉永初六年(即公元112年),封江陵王刘恭儿子刘阿奴为竹邑侯。目前发现遗址为汉代城址,这对于研究淮北地区古代城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黄营村石楼位于烈山区宋疃镇黄营村。石楼上下2层,共有房间30间,为纯石头建筑。20世纪70年代,在学大寨、赶郭庄浪潮中,1976年黄营村村民开始建石头大楼,在没有建造图纸、没有设计工程师的情况下,不使用任何钢筋混凝土、粘合剂建造而成。石头大楼盖好以后,作为黄营村的村部,之后,作为敬老院一直使用至今。石头大楼工艺水平极高,它是皖北地区独一无二的建筑,展现了淮北人民敢于创造、无私奉献的精神。…[详细]
程村石堡位于杜集区石台镇白顶山行政村程村中东部,始建于清朝晚期,距今大概有150余年历史。民国初期,程村常遭匪患,为防土匪袭扰建寨墙、立炮楼。抗日战争期间,当时共产党领导的萧县主要的抗日武装如亢营、麻营常来寨子里住宿。现存的炮楼仅两层,但保存完好,具有重要保护价值。…[详细]
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位于濉溪老城区沱河路北侧,濉溪城关中心学校正对面,在进行北关二期棚户区改造时发现。2019年元月至2020年6月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遗址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发掘出明代中晚期至民国时期祥源、大同聚、魁源等3处酿酒作坊遗址。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遗存面积最大、揭露酿酒流程设施最清晰的酿酒作坊遗址,为研究我国白酒生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