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移动版]
41、
新州石塔
[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
新州石塔建于南宋,原名大圣菩萨宝塔,系乡人为祈求后嗣捐资建造。八角七层楼阁式石塔,现存五层,高4.6米,每层高度不同。底层基座边长0.6米,第二层为香火炉窟,第三层两侧镌“佛”字,正面刻修建铭记,第四层八面刻如来神位字样,第五层发券内为如来佛像浮雕。现塔顶为葫芦形,属近年重修所改。…
[详细]
42、
曹门厅
[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区
]
曹门厅原为汪氏敦本堂的分祠,堂屋被毁,现存门厅五间及廊庑。通面阔19.75米,进深12.5米,平面呈凹形,中间为天井水池。阑额上加用补间铺作,以栌斗出双抄五铺作,一跳头并出45度斜拱承檐槽,以代令拱。拱头卷杀分瓣苍劲有力。该厅不但在覆盆础、梭柱(断面椭圆形)、斗拱、雀替等构造式样上体现明中期特点,而且在一些构件上沿袭了宋、元以来的禅宗样古法,如把大斗凹角刻作凹人的海棠瓣,宋法称为讹角斗;有的在大斗…
[详细]
43、
方文泰宅
[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
方文泰宅为砖木结构,口字形四合院,三间二进,楼房。楼下前进明间为门厅,两旁厢房。后进明间为客厅,次间为卧室。楼上明间设把祖座,两进之间有狭长天井,左右有廊屋,右廊屋内设楼梯。柱础底部保持四方形,四边垂线内收,方型四角凿成下凹的弧线,上部四角斜削琢成不等边八角形,浅凹再收成圆形。窗振梗空全部为方格或合角式接榫,窗外栏于属雏形勾栏,两傍望柱头上雕有莲瓣,栏身上部有雕刻极佳的云拱三个,下部四围嵌有雕镂精…
[详细]
44、
老屋阁及绿绕亭
[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区
]
老屋阁及绿绕亭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西约4公里的西溪南村。该村背倚凤形山,面临丰乐水,始建于唐,鼎盛于明清,文风昌盛名人辈出。村中至今仍保存明清建筑100多幢,老屋阁及绿绕亭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老屋阁,又称老屋角和吴息之宅,建于明代中期。为砖木结构的2层楼房,下层矮,上层高,坐东北朝西南,3进5开间,口字形四合院,通面阔17.7米,进深19.4米。前进楼下明间为门厅,中进楼下明间为客厅,大门位于中…
[详细]
45、
苏雪痕宅
[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区
]
苏雪痕宅属明代中叶砖木结构民宅。该宅平面为凹字形,一脊两堂(前、后堂),二层楼房。通面阔三间,天井两傍有廊,楼梯设于左廊内,楼下明间为客厅。两傍为卧室;楼上明间原有香火座,两傍为卧室。楼下低,楼上高,甚为明显。楼面是在梁上架阁栅,上铺楼板,阁栅断面为方形,间隔30公分,梁架皆穿逗式,用断面狭长的木材斧斫成略带弓月形,穿插于柱子之间,表面虽素净无华,但剖面如琴形,梁身又稍带曲线,含有装饰趣味。斗拱、…
[详细]
46、
罗润坤、罗来龙宅
[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
罗润坤、罗来龙宅位于歙县呈坎。四合院式。房间朝天苛开大窗,方格窗扇有精致的窗栏。楼上叠梁式构架,彻上明造,丁字拱雀替中雕花,挑头梁上以龙海浪驼峰托置护斗,双步梁外端亦雕有浪花,金瓜柱下垫有花盆,金檀上饰以木雕花带。该宅的装饰艺术在明代民居建筑中颇有代表性。…
[详细]
47、
张林福宅
[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
张林福宅位于街口镇街口村,建于明代,三间二进楼屋,通面阔9.66米,进深12.3米,占地面积118.8平方米。正立面为水平高墙,大门上有门罩。门厅左右有耳房,天井两边为走廊,左廊有侧门,右廊置楼梯。后堂中为厅,左为房,后有小倒厅,面对小院。楼下矮,梭柱覆盆础,密栅。天井栏板以栨压缝,上有方格隔扇。楼上有八角斗栱、鹰嘴式童柱等。1981年,被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8、
方春福宅
[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
方春福宅又名“敦睦堂”、“对门厅”,建于明隆庆年间。面阔15.85米,进深19.28米,占地面积305.6平方米,是典型的明代徽派建筑。方春福宅为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三层楼房。建有三个天井五座楼梯,规模宏大,属官宦大宅,据说此宅主人为明代大学士许国之娘舅。方春福宅四面墙头高耸,房间靠天井采光,后进当中延出两间,两边为天井,俗称老鼠尾。底层较低,楼上较高,沿天井皆有飞来椅等设施。梁头等处设丁字拱,…
[详细]
49、
溪头三槐堂
[
安徽省
黄山市
休宁县
]
三槐堂坐落在休宁县城南五公里溪头村,是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王经天倡导建造的王家祠堂,因建造时庭院中栽植的三棵槐树而得名,为古建筑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原有3进11开间,共约1500平方米,有182根屋柱,柱腰围80至100公分不等。整个大厅内含九个小厅,场面宏大,气势壮观。溪头村拥有著名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该建筑建于明代,系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乡举王经…
[详细]
50、
方士载宅
[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
方士载宅建于明中叶,为许国府邪的部分遗构。坐东朝西,凹字形平面,一进二层,面阔13.94米,进深8.65米。大门开在左侧,两傍为廊房,中央为天井。山面穿逗式梁架,月梁雕刻华丽,双步梁端雕饰的构图下面用两朵小云承托上部的大云,有的大云前后两端作尖状。三架梁上立有脊瓜柱承托脊檩,两侧置雕花叉手,整个形状很像一条飘带。不用平盘斗时,脊瓜柱下端咬杀成鹰嘴形。1987年,曾按原样进行维修。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
[详细]
51、
贞白里门坊
[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
贞白里门坊是为纪念郑氏家族名人郑千龄的功名坊,并兼有门坊、里坊之功能,立在小巷路口。二柱一间三楼,高8米,宽5.7米。该坊始建于元末,是徽州地区最早的牌坊,全国的元代牌坊也不超过十座。正中匾额上刻有明弘治、嘉靖重修的题字,元末义士余阙题写的“贞白里”三个篆字依旧清晰看见。石质牌坊简约明快,双柱单间,额枋上的雕刻已经凿烂。…
[详细]
52、
觉寂塔
[
安徽省
安庆市
潜山市
]
觉寂塔又称三祖塔,位于天柱山镇风景村三寺组内凤形山上的三祖寺院内。始建于唐玄宗天宝乙酉年(公元758年)。宋、明两代曾重修。据潜山县志记载:“前河南少尹李常任舒州别驾,访得达摩祖师三世僧璨之墓,启真仪火化,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百粒捐俸建塔,并模塑三祖像于塔内。塔于唐肃宗乾元初年建成,到唐代宗大历七年,经御史大夫张延尝请额,得名觉寂塔”。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灭佛,毁塔。大中初年(847年)又复…
[详细]
53、
迎江寺
[
安徽省
安庆市
迎江区
]
迎江寺位于安庆城区东南部,濒临长江,占地2.2万平方米,是我国长江沿岸著名的宋代名刹。内有乾隆皇帝亲赐“善狮子吼”和慈禧太后亲题“妙明圆境”匾额。迎江寺,原名“万佛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清代改称“迎江寺”。迎江寺是组古建筑群,为沿江一颗古建筑明珠。数百年来,迎江寺香火奇旺,久盛不衰,僧徒曾达千人。寺中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及藏经阁。历代名流名宦,莅寺揽胜,吟诗作赋。…
[详细]
54、
凤阳龙兴寺
AAA
[
安徽省
滁州市
凤阳县
]
龙兴寺位于凤阳城北凤凰山日精峰下,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建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庙建筑。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礼佛的於皇寺,因该寺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与整个朱明王朝有着渊源关系,数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名刹之一。1981年被列为安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兴寺经过600余年的风雨沧桑,大部分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察其遗址、布局仍森然壮观,尚存的部分文物和建筑构件足可以证实…
[详细]
55、
圣僧庵
[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
圣僧庵位于歙县七里头村,始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年),因寺僧慧明善治眼疾被人尊为圣僧,庵由此得名。后代曾多次修葺,平面变化很大。现建筑由大殿、享殿、庭院、僧房、天井等部分组成。总面积近300平方米,庵四周茂林修竹,环境清幽。庵内墙壁上有明代万历年间歙县画家黄柱所绘制的壁画,壁画绘于大殿和两庑的壁上。大殿后壁为“侧座观音像”;左庑为“九尊罗汉九龙图”通景,右庑为“九尊罗汉伏虎图”通景,均被柱…
[详细]
56、
司谏第
[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区
]
司谏第位于歙县潜口。始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砖木结构厅堂,三间两进,是江南现存明代遗构中最早的建筑之一,系明永乐初进士,吏科给事中汪善的五位孙子为祭祖所建之家祠。…
[详细]
57、
许国石坊
[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
许国石坊位于安徽-黄山,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歙县城内,是全国罕见的典型明代石坊建筑,立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故俗称“八脚牌楼”。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面积78.13平方米。许国(1527一1596),字维桢,歙县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万历十二年以云南“平夷”有功,晋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详细]
58、
程氏三宅
[
安徽省
黄山市
屯溪区
]
在屯溪区柏树街,有三处明代古建筑,位于屯溪柏树东里巷6号、7号、28号。为明代成化年间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所建,名“程氏三宅”。程氏三宅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筑专家傅喜年教授誉为“明代民居之瑰宝”。三宅的7号、8号楼相连,28号楼居东。三座楼结构相似,但各有其特点。7号楼始建于明朝初期(公元1368年),距现在有600多年,明代房主是唐伯虎的主考官礼部右侍郎程敏政的族家。8…
[详细]
59、
呈坎宝纶阁
[
安徽省
黄山市
徽州区
]
呈坎是一座明清古建筑的宝库,而村中的古祠宝纶阁,无疑是这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宝纶阁,原名“贞静罗东舒先生祠”,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间(约1542年),后殿几成,因遇事中辍,七十年后重新扩建。古祠占地五亩余,分前、中、后三进,五层山墙,层层升高,显得气势宏伟威武。第一进为仪门,仪门内是八丈见方的天井,天井两旁为廊庑,第二进为大厅,前方六根方石柱巍然耸立,石柱之后是二十四根圆木大…
[详细]
60、
棠樾石牌坊群
[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
]
棠樾石牌坊群位于安徽省歙县城西6公里处,为棠樾村的鲍氏家族旌表本族历史上有卓著功德人物的建筑群。由七座巨型石牌坊组成,跨村头石板大道迤逦而建。其中三座为明代所建,四座为清代所建。牌坊群中有碑亭,牌坊群进村一端有鲍氏宗祠,祠内有清乾隆帝“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御书对联。牌坊群按“忠孝节义”顺序排列,石牌坊粗壮简朴,体现了徽派石雕风格。在棠樾村头,坐落着7座气势恢弘的古牌坊。这些牌坊按照“…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重点关注
·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安徽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
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
郑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
郑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
郑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
西安市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2020年“与爱同行惠游湖北”优质服务景区
·
2020年“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最具人气景区
·
青海省首批省级生态旅游景区
·
黑龙江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