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街子撒拉千户院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乡团结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孟达撒拉族古民居群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乡大庄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合然寺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尕楞乡合然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威远镇文昌阁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大寺路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扎隆寺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镇扎隆口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姚马村龙王庙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姚马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互助总寨关帝庙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沙塘川乡总寨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松多乡慧宁寺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乡十八洞沟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甘禅寺位于互助县巴藏乡抓什究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佛寺

白佛寺白佛寺位于青海湖北岸的同宝山下,创建于1593年,是环青海湖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寺院有大小经堂八十九间,建筑雄伟,规模宏大,珍宝繁富。寺院的雕塑、壁画、绒绣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十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生前曾两次到寺院讲经。…[详细]

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亦称阿力克大寺”,藏语称“阿柔县喜--洲”。位于祁连县治八宝东南21公里处,在今草大坂乡政府所在地贡白加龙。“阿柔大寺”属祁连“阿柔部落”,背靠群山,坐北朝南,前临八宝河,后靠贡白加隆山,目前海拔约2900米。阿柔部落原为游牧部落,明万历年间,阿柔部落首领请三世0-到青海传播佛法;清顺治年间,在五世0-的支持下,建成“阿柔大寺”,取法名为“具喜--洲”。曾经有旅行家说过,想要专程去寺…[详细]

沙陀寺

亦称“沙托寺”、“尕旦寺”藏语称“扎西群科林”,意为“吉祥0洲”。现址位于县治西南46公里青海湖西岸的黑土根,在今泉吉乡境内布哈河畔的单龙沟。该寺故址在今泉吉乡西南6公里的年乃索麻地方,南距青海湖约1公里,寺院建在泉吉河与阿斯汉河之间隆起的山梁上,顺地形一直延伸到青海湖畔。该寺始建于1665年,属宁玛派。据传,这里很早有一祭祀山神的“俄博”。清顺治十年(1653),第五世0-罗桑嘉措进京觐见顺治皇…[详细]

千卜录寺

千卜录寺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廿地乡曲什纳村,类别为古建筑。千卜录寺是共和县规模最大的黄教寺院。清代中期创建于同德茫拉,1821年迁入廿地乡曲什纳,1949年有僧侣174人,其中--9人,寺主赤哇。1981年8月,经中共海南州委批准开放,重建大经堂45间,佛堂8间,嘛呢房23间,其它房舍236间,有僧侣92人.1992年4月,新建全寺规模最大的经堂,当年完成主体工程,2001年全部竣工。千卜录寺…[详细]

鲁仓寺

鲁仓寺藏语称“鲁仓讲修兴善洲”,又因系尼尔仓-所建寺院,亦称“尼尔讲修兴善洲”。位于县治茫拉西北2公里的哈买日山根,属森多乡。由尼尔四世罗桑却吉尼玛(1850一1909)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尼尔仓本为今贵德县常牧乡尼尔寺-,一世罗桑南喀,二世阿旺丹增尼玛,建贵德尼尔寺,三世罗桑丹贝坚赞。(1802一1849)。从第三世起,又派生出两个尼尔仓系统,一为1851年出生于贵德日安的丹巴热吉,仍…[详细]

也龙寺位于兴海县河卡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禅古寺位于玉树县结古镇禅古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家寺位于同仁区曲库乎乡木合萨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同仁西关寺位于同仁区双朋西乡还主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同仁二郎庙位于同仁区隆务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同仁圆通寺位于同仁区隆务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青海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