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内蒙古 > 赤峰市 > 巴林左旗 > 花加拉嘎乡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概况

[移动版]

花加拉嘎乡位于巴林左旗东北部,东与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台乡接壤,南与林东镇毗邻,西与十三敖包镇相连,北与三山乡交界。总面积344平方公里。全乡辖13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户籍总人口7212户18414人,常住人口3600户12300人。全乡共有耕地面积13.5万亩,其中水浇地7.8万亩,林地面积12.4万亩,草场面积21万亩。乡内有寄宿制小学1所,卫生院1所。花加拉嘎乡党委下辖基层党组织16个,其中党支部16个,党员505名。

花加拉嘎乡地形属丘陵山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南、北三面山峦起伏,形成屏障,于家湾川、钱龙沟川坐落在东部主川两侧。最低点海拔546米,在伙房村公司附近;最高点海拔1023.8米,为尹家沟村前尹家沟东南的老头山。全乡平均海拔约649米,境内主要山有老头山(布日和斯台罕山)、岱王山、月牙山、卧虎山、石像山等。土壤类型以棕壤、暗栗钙土、森林土为主。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5.3℃,1月平均气温-13.5℃-15.5℃,7月平均气温25℃,年温差55℃。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水量350-400毫米,无霜期115-125天。降雨集中在7-9月,7月最多。花加拉嘎河发源于大郑家段、鲍团北部山区,流经鲍团、郑家段、黑沙滩营子、石旅、小营子、伙力伙、上三七地、下三七地、伙房9个村汇入乌力吉木伦河。距今约300万年的第四纪时期的石匠山岩臼群,位于境内的下三七地村。

2023年,花加拉嘎乡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4.44万亩,实施玉米密植精准调控2750亩。全乡7个村实施高标准农田14302亩(其中水地7148亩,旱地7154亩)。为力争“一乡一品、一村一业”,2023年,伙房村深化与内蒙县域经济协会的合作,试验养殖雪花牛。围绕肉牛产业综合服务站扩建项目,新增办公用房260平米,并配备了99万元的仪器诊疗设备。尹家沟村、于家湾村探索发展育肥羊、雪花羊产业。黑沙滩营子村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番鸭种植,利用到户项目资金,购买番鸭苗4000只。并在村民大礼堂承办“党员结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采取“党员+脱贫户”认养农业模式,为农畜产品发展赋能。

花加拉嘎乡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构筑农牧产业新体系,全面培育“醉艾花香”特色品牌。“醉”,在粮道酒业、醋业已有规模上,突出特色产业,优化发酵工艺,形成粮道“酒、醋、酱、菜”系列产业链。利用酒糟进行深加工项目,发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争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艾”,完成艾草种植500亩,使用自治区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用于艾草基地水电配套及深加工项目,依托“三位一体”为农服务公司回收民间野生艾草,已开发并量产“花加拉嘎野生艾条”。下一步将拓展艾草深加工业务,通过购置环保型艾草制绒设备,提高艾草原材料的附加值,积极开发“艾”饲料、“艾”健康等系列产品。“花”,伙房村生态经济沟项目投资5200万元,种植中草药、芍药、牡丹、珍珠油杏1500亩,同步建设水利水电、冷链物流保鲜、观景台等园区配套设施。申请国家北方牡丹芍药种质资源圃,全力打造牡丹芍药盆栽和鲜切花市场。依托经济沟项目,中实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偿为公路沿线居民提供花卉种苗,待花卉成熟后回收,以“庭院经济”的方式,大力打造花加拉嘎“花卉银行”。“香”,为上三七地村产业园农户发放有机肥90吨、生物菌剂3批次,建造规范化售卖点一处,改造园区内电路3100延长米,更换塑料棚膜62处。为解决香瓜种植“香一阵、香一气”的技术难题,邀请科技特派团专家为香瓜种植进行全程跟踪式技术指导,打造暖棚+冷棚综合园区。下一步计划种植香料、香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