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头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店头村群山环抱,古槐参天,一座座窑洞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山坡上,从东向西绵延约两公里。气势宏伟,景色壮观。店头村北面的蒙山寨,海拔高1325米,这里不仅是北汉帝刘薛王(刘继元)的一处避暑行宫,解放战争时期,阎锡山的军队在此还修了很多碉堡。站在蒙山寨,向下俯视,太原市区尽收眼底,晋阳湖鱼塘般大小,湖面波光粼粼。店头村承载展现了古晋阳的历史文化、军事科学、农耕文化价……。 |
新平堡为汉延陵县故城所在。《水经注·漯水》载:“(延乡)水出县西山,东经延陵县故城北。……俗指为琦城”。明代为宣大两镇的咽喉所在,明《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载:“(新平堡)设自嘉靖二十五年(1546),隆庆六年(1572)砖包,高三丈五尺,周三里六分。”为明代阳和路新平堡参将驻扎之堡,堡内现存总兵马芳宅邸。光绪《天镇县志》载:“在今新平堡,即汉延陵县也”。1958年设立新平堡生产大队,1984年9月设……。 |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下辖村觉山村位于灵丘县东南山区,距县城15公里,省道201线、唐河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著名的灵丘九景这一觉山寺景区就坐落于此,文化底蕴深厚,是旅游观光的绝佳去处。觉山村地处干石山区,全村人口41户91人,低保户11户18人,五保户2户2人,退耕还林3亩,耕地面积338亩,粮食面积157.3亩。距县城15公里,省道201线、唐河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著名的……。 |
福德湾村,是一座历史上因采矾、炼矾而生、而盛的村落,整个村落沿鸡笼山自然山体而建,坐南朝北。福德湾村所在的鸡笼山是浙江省10处大型矿床之一,村南散落大量炼矾遗址。宋末,矾山发现明矾矿,始有住人。至元朝,有零星住户居住于此。明朝洪武年间至清末,明矾业大幅发展,吸引了众多逃难者和以明矾产业为生的工人散居于现福德湾村境内。福德湾村几百年采炼发展历程,不但在村内遗留下了矾山矾矿遗址这一较完整的上世纪50年……。 |
西岭村位于长治县东北边,贾掌镇北边的一个小山村,耕地面积543亩,全村158户,人口436人,29名党员,分三个党小组,支村两委干部5名,支村两委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党员政治思想素质明显提高,党性增强,支部村委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为民办实事,形成共识,为建成小康新西岭而奋斗。……。 |
西古堡村位于暖泉镇西部2.5公里处,全村758户,1895人。耕地面积4134亩,退耕还林地424亩,水浇地3510亩,拥有丰富历史底蕴,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450年前的明嘉靖年间,地处雁北地区的河北蔚县西古堡夯土垒筑起了坚固高耸的防御性堡墙,将村子环环围拢,与北方的游牧民族展开长期的拉锯战争;450年后的今天,这个仍包裹在高大古堡里的村庄,在外来世界飞速发展的冲击波中,依然固执地保留着它初始时……。 |
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是一个令人惊奇而独特的村庄,它隐在管涔山的崇山峻岭和茫茫林海中。它的出名既不是有深宅大院,也不是有望族名人,而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富有特色的建筑。村庄从远处眺望好像悬在空中的楼阁,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悬空村”。据传说,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四皇子的随从因躲避战乱来到这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在半山腰上建起了家园,不断开枝散叶,繁衍生息至今。但也有学者认为悬空村村民系伐木工人的后代,……。 |
山西省繁峙县城向东北行65千米有一个村庄,它就是闻名遐迩的,因平型关大捷而闻名的村庄——横涧乡平型关村。平型关是我国明代长城的关口,北连浑源,南接河北阜平,西有雁门之险,东有紫荆之固,是古代进出晋、冀北部的重要交通孔道。平型关,原称瓶形寨,因其地形似瓶,故名。关城附近,山势险要,关口狭窄,道路崎岖,溪涧纵横,向为戍守重镇。今存关城为明正德六年(1511年)所建,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万历九年……。 |
被国家住建部、文化部、旅游局等部门联合评选为“中国传统村落”的松山区老府镇东杖房村位于一条绵延十几公里的山沟里,全村8个自然村286户1186口人。其中,南王谚沟村是东杖房村获评“中国传统村落”的核心村,已有170多年的历史。羊年春节前夕,记者走进了这个远离现代喧嚣的小山村,零距离感受了这里浓浓的年味和涌动的勃勃生机。南王谚沟村位于一个宁静的山坳里,坐西朝东建于山坡上,房舍错落有致。全村24户人家……。 |
元末明初,格局成曲尺形构成。民居店铺,皆临江枕流。由西向东,沿泗泾塘北岸形成沿河街道。又沿张泾两岸筑居设摊,民居店铺沿张泾聚集,形成两岸南北街道,以傍东田禅院市面尤为繁荣。随着居民商店延伸发展,形成石驳岸河埠。枕河人家、挨户都筑水桥,自备船只泊驳岸下、水桥边。现今集中在泗泾塘的下塘街及中市桥南岸一带,基本保存了传统水乡市集的河街格局和部分传统建筑。下塘村地处水乡,河网密布,住宅多按前街后河布局,一……。 |
草堰镇草堰村是一个村居合一的古村落,始建于唐、宋间,其传统格局以盐运文化为核心,辐射古街区暨庙观文化、范公堤五闸文化和吴王张士诚系列文化。现存五街十二巷仍保持历史传统建筑群和明、清建筑风貌。村落中的街区内现存唐、宋、元、明、清古井54口,其中唐代钱家古井、关岳庙宋代井、宋代义井、明代真际庵井和西方庵井等绝大多数还在正常使用;龙溪河、玉带河、小转河、大转河均为唐代古河,辖区内保留完好的宋代原物范公堤……。 |
因自然村东河而得名。2003年10月,马徐村、崦里村合并为东河村。2004年撤销东河村,成立东河社区居民委员会。东河社区:位于金庭镇政府所在地。……。 |
小龙窝村位于井陉县西部,属天长镇管辖,距离省会石家庄60公里,距井陉县城24公里(属县界村的,方位距离其它县界公里数),村域面积400亩、全村共200户、400口人,耕地1300亩小龙窝村■特色:二层楼的古四合院■历史:明代已有文史记载此村■简介:村里有一棵唐槐、一棵300多岁古槐,目前仍枝繁叶茂,另有一棵百岁乌叶树。还有200多套保存较完整的民居,其中规模较大的有5套,均为四合院,正房与厢房多为……。 |
八义村位于长治县西南山区,是八义镇政府所在地,是八义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共有960户,人口3458人,耕地面积2897亩,共有八个村民小组组成,党支部共有党员119名,下设八个党小组。八义村民风淳朴、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八义也是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称为八义窑。养殖场8个,其中养鸡场5个,养猪场3个。新建八义小学、硬化街巷道、砌填河道、新建新农村市场、新建村级卫生所。……。 |
安子岭位于武安市城区西南29公里处的冶陶镇安子岭村南部山峰。山下是安子岭古村落,山上则是安子岭古山寨。古村落和古山寨自然地融为一体,唇齿相连。这里山岗绵延,多山地和梯田。据《武安县志》记载:安子岭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以前,安子岭村初有吴姓人氏来此垦荒定居。进入古村落,映入眼帘的是依山而建的全石古建筑群落、弯曲的古老石街巷以及一座座样式不同的古门楼,感受到的是这里扑面而来的朴实的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