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浙江省2020年度“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2]
浙江省2020年度“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2]
在各地自查自评、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书面审查、实地抽查、综合评审等,决定将杭州市上城区紫阳街道彩霞岭社区等700个村(社区)命名为浙江省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 |
驻地位置靠近单板桥,因其地理位置而命名。2019年5月,由原桥南村、桥北村行政区域合并成立本村。原桥南村地处单板桥之南,故名。清光绪《乐清县志》载名单板桥,属瑞应乡十六都一图;1949年5月后沿称单板桥村,属石桥乡;1956年并入东联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单板桥大队,属南阳管理区;1961年分桥南、桥北两大队,处单板桥南部,称桥南大队,属南阳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桥南行政村,属南阳乡;……。 |
社区于2019年5月由原宋湖村与盖竹村行政区域合并设立。辖宋湖、湖上桥2自然村。1949年5月后属石湖乡;1950年5月属城西乡;1956年2月属城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并入盖竹大队,属城南管理区;1961年独立设置宋湖大队,属城南公社;1981年11月属万岙公社;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称宋湖行政村,属万岙乡;1992年5月属乐成镇;2011年4月撤乡并镇设街道,属城南街道。原盖竹村村西傍盖……。 |
前西岑村地处乐清市北白象镇东南,东与七里港接壤,南濒瓯江。全村总面积约1.674平凡公里,总人口近2000人,居住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本村生态环境优美,村中央有10万平方米水陆参半大小不一的岛屿十座(牛轭潭、葫芦瓶潭、裤裆潭、三潭印月潭、埭底潭等),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2005年浙江诗歌协会来我村参观后写下“天赐瑶池镶美玉,西岑十岛水盈盈”的佳句。2000年施彩花当上了村支书,面对优美自然环……。 |
古时村中小山岗有一巉岩,故名巉头村。从宋嘉熙年一直沿用至今。辖1个自然村。耕地1180亩,种植水稻为主。1960年办有浙乐16号汽轮一艘,经营海上货运。巉头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天成乡104国道旁。近年来,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种方针,以提高村民素质为根本,以完善村庄管理、丰富村庄内涵、满足村民需求为主线,以文明百村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创建“和谐、文明、平安、富裕”的新农村。……。 |
马姓上祖较早在鲍田之西肇基。1949年为新华乡上马村。1956年称上马农业社。1961年称上马大队。1984年置上马村村委会,属新华乡。1992年并入鲍田镇。2000年6月并入塘下镇。2019年撤销塘下镇上马村民委员会,在其管辖区域设立上马社区居民委员会。上马社区……。 |
花园底村位于浙江省瑞安市城区西北16公里处,县道瑞湖公路穿村而过。村委会驻地花园底。全村常住人口422户,1710人,耕地总面积412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2万元。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28元。社会稳定,经济稳步发展,村集体资产500万元。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3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5936元。全村党员57人,村两委成员11人。近年来花园底村结合实际及利用自身优势,村集体经济飞速发展,村……。 |
取自《庄子·在宥》:“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1989年称湖岭第一村。1950年称大同农业社。1961年称湖岭公社大同村。1984年置大同村民委员会,属湖屿桥镇。1992年5月湖屿桥镇与坑源乡合并设湖岭镇至今。大同村……。 |
马屿镇江东村地处江浦片,紧靠56省道,交通方便,全村人口1100多人,耕地面积500亩。近年来,在村“两委”带领下,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现已建成环村水泥路网,建有池塘、亭园、花坛、绿地公园、文化中心等公共场所,“千百工程”、生态村建设,文明村创建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上级评为先进党组织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大京村地处省级风景区寨寮溪腹地,是57省道的核心地段、商业中心,全村共有254户,1020人,耕地面积为700亩。全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有:效益农业、旅游服务、农田耕作、劳务输出等,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800元。村党支部共有0党员24名,预备党员两名。90年代以来我村两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桥梁纽带的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锐意进取,不断深化文明村建设,全力打造经济强村、山乡富村、文明……。 |
以吉祥语得名,寓意安宁美好。2011年12月设立康佳社区,2013年5月设立康佳社区居委会,属安阳街道至今。康佳社区……。 |
因在忠义街附近命名。2019年设立忠义街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区域东至东濠河,南至解放中路,西至邮电北路,北至北濠河,面积0.241平方公里。忠义街社区……。 |
飞云镇杜山头村,地处浙江省瑞安市飞云镇,处在瑞安飞云与平阳县的交界处.现有农户376户,总人口1348人,党员37人,耕地总面积860.6亩.杜山头村重视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全村村庄规划完美,村民遵纪守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良好.村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蓄势待发,迎接杜山头村经济社会的巨大腾飞.村两委领导班子充满活力与热情,决心把杜山头村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 |
翁姓上祖较早在田垟边肇基,故名翁垟村,村委会驻地翁垟。1949年称翁垟村。1961年称仙降公社翁垟大队。1984年置翁垟村委会,属仙降镇。2011年属仙降街道办事处管辖至今。翁垟村常住人口362户、1358人,外来人员约7800人,党员65人,耕地面积550亩……。 |
村西山坡上原有梧桐林,每逢雨季,溪水上涨。1949年称田垟乡梧涨行政村;1958年称田垟管理区梧涨生产大队;1961年称田垟公社梧涨生产大队;1982年称桐州公社梧涨生产大队;1984年称桐州乡梧涨村民委员会;1992年5月称大若岩镇梧涨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梧涨村……。 |
渭石村位于上塘镇东面楠溪江畔,以楠溪江五桥为纽带,与县城紧相连。全村农业户口475户,1645人,土地总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80亩,2007年经济总收入651.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901元。近年来渭石村非常重视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村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