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社区)[12]

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社区)[12]

  2021年3月26日,中共四川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发出《通知》,正式公布崇州市白头镇等44个镇(乡)、成都天府新区老龙村等399个村为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杨岭村位于东兴区高梁镇东北部,杨岭村距内江城区约40公里,全村群山环绕、风光优美,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属典型的丘陵地形。杨岭村原为内江县高梁区和平乡十二村,先后更名为安仁乡四大队、七大队、安仁乡杨岭村。1992年1月更名为高梁镇杨岭村。2020年5月,经区人民政府批复,将八仙桥村第1村民小组划归杨岭村管辖,组成新的杨岭村。全村有8个社,面积4平方公里,主要种植荷莲、桃李水果、蓝花楹等。总人口1539……。
  境内有一块田形状似印,故名。解放初期属四农乡印坝村,1956年并入普润乡,1958年为普润公社7管区,1961年为普润公社印坝大队,1964年改为2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改为印坝大队,1984年为印坝村,1992年撤乡建镇属普润乡,2014年属普润镇。印坝村……。
  此地有一寺庙名为古宇庙,村以庙名;后,故名。解放后属楼丰乡六农会,土改时分七星石龙村,1956年由望城、楼峰合交为楼丰乡,1958年属新生大公社红旗管区,1961年为档丰公社红星大队,1981年地名补查时为古宇大队,因境内有古宇庙而得名,1984年更名为古宇村。根据隆委发1992年54号文件撤区并乡扩镇属金鹅镇。2009年划分为古湖街道。古宇村……。
  三台村,指因境内有一著名寺庙“三台寺”而得名的自然村落。解放前属响石乡的13、14保,1953年属三台乡的双登,骆家村,1956年并入圣灯乡,1958年属圣灯公社八管区,1961年划为三大队,1983年改为三台村,1992年撤区并乡扩建镇划入新建圣灯镇。三台村……。
  重龙镇杨柳滩村于2020年5月进行了村级建制调整,由原杨柳滩村和原老红庙村合并而成,杨柳滩村位于重龙镇以西,幅员面积8.5平方公里,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942亩,其中田431亩,土2511亩。全村总户数为1086户,户籍人口3339人,现有党员101人,村办公室位于杨柳滩村3组,建筑面积200平米。杨柳滩村有特色产业3项:一是果树,种植面积1000余亩;二是蔬菜,种植面积200余亩;三是……。
  高石坝子社区(农村社区)位于资中县城南5公里处,公民镇北部,2010年由原高石坝子村、朝阳庵村合并而成,2020年5月村级建制调整,由原高石坝子村、金竹林村4、5、6组(杨家嘴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约6.4平方公里,14个村民小组,现有户数1409户,户籍人口4492人,现有党员84人,村办公室位于高石坝子社区1组,建筑面积240平米。高石坝子社区有特色产业:“内江黑猪”基地发展生猪养殖,基地年出……。
  此地早年有三株大柏树,村名遂取此为名。1954年至1955年建初级社,1956年建高级社;1958年成立玉带人民公社三柏大队;1984年4月撤乡并社时更名为三柏村,同时选举成立三柏村村民委员会,2010年合村并社时与海棠村、芦茅村合并,根据2020年5月资中县人民政府文件(资中府发[2020]66号),撤销六角村,将其辖区域划归三柏村村管辖,成立三柏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三柏村……。
  四方村位于威远县南端,距离县城13公里,国道G247线穿境而过。2020年5月四方村和古井村合并为四方村,村民小组为17个。现有幅员面积约4.8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000余亩;1321户,人口3916人;现有党员98人,流动党员23名,辖党小组8个。四方村是威远县无花果产业的发源地和核心区,是全县首个新农村综合体、世界无花果博览园、国家级4A级景区的核心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四川省实施乡村……。
  寄寓“家道兴旺”之意,此名寄托了当地群众对家庭的美好期盼,故名。1980年析原共和大队(后改曾家村)第5、7、8、9生产队,置新和大队,属柏花公社。1981年更名兴家大队。1984年改名兴家村,属柏花乡,并成立兴家村村民委员会。1991年撤红鹤村入,同时划原和义村第1、2、10村民组来属,名称仍旧。1992年改属严陵镇,并沿用至今。兴家村位于威远县严陵镇的东部,距离威远县城3公里,幅员面积4平方公……。
  因此小学地处镇的南部,且发展很好,强盛,故名。解放前属新盛乡第12保。1950年名第12村。1951年由第12村划出银匠冲、麻柳湾、窑湾建殷建村,划归新新乡。1953年改属新联乡。1958年建南强大队,属新店乡人民公社新华管区。1961年属新华乡人民公社。1968年属新华公社。1978年属新华片。1980年再属新华公社。1984年名南强村,属新华乡。1991年群利、千子坡村并入,名称仍旧,改属界牌……。
  程扁村位于乐山城西部古镇苏稽之西北3公里处。幅员面积1.3平方公里,峨眉仙山、白龙圣水,造就了清澈碧绿的峨眉河。它静静地绕村而过,鬼斧神工,在荻坪山麓造就了一块沃土,形状酷似葫芦。民间传说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游峨眉山时遗忘在此的酒葫芦,故称其为葫芦坝。它四面环山,三面临水,沿岸翠竹相连,绵延曲折,犹如一条青龙蓄势腾空、云遮雾绕、时隐时现,颇具峨眉仙山的灵气。程扁村民风淳朴、人民勤劳,且具有浓郁的文化……。
  因村内原有一座庙,庙内供有三圣母像,故名。解放前属平兴乡十八、十九保。解放后分设滑石乡七村和八村。1958年属苏稽公社幸福管区。1961年属平兴公社。1962年命名红旗大队。1982年更名三圣大队。1984年为平兴乡三圣村民委员会。2016年12月撤销原大坝山村,并入三圣村。2019年12月原临江镇与原平兴乡合并为平兴镇,为平兴镇三圣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三圣村……。
  因村境内盛产荔枝,山湾中荔枝树成林,村名遂借其特征为山名。解放前属悦来乡十六、十七保。解放后分设锦竹乡张家、杨柳、长龙、回龙村。1955年并入悦来乡。1958年与龙门村合并为岷江公社四管区。1961年为悦来公社七大队。1982年命名为荔枝弯大队。1984年为悦来乡荔枝弯村民委员会。荔枝湾村……。
  昔日境内种有成片的杏树,故名。民国时期为犍为县辉山乡辖地。1951年至1955年为五通桥市杏林乡杏林村。1956年至1958年9月为辉山乡杏林村。1958年至1983年为辉山人民公社杏花大队。1984年辉山公社改乡,杏林大队改村。1992年辉山乡改镇,为辉山镇杏林村村民委员会沿至今。杏林村……。
  龙门村是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112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