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7]
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7]
2020年11月,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入选名单。 |
大歇村由原大歇村和张盛沟两村合并,座落在主簿镇的北大门,总面积23.5平方公里,与姚河乡接壤。全村12个村民组,205户778人,耕地面积550亩,其中水田460亩,山场面积16200亩。105国道贯穿4个村民组,交通较为便利,供电、广播、通信、宽带全覆盖。大歇村到处崇山峻岭,人烟稀少,是主簿镇最边远的深山村。大歇村的花岗岩矿藏资源、水资源、山场资源丰富,张盛沟一片地势较低,气候温和,是高山茭白及…… [详细] |
邱山村地处柳坪乡西北角与北浴、湖北蕲春、黄梅两县接壤。全村10个村民小组,435户,1708人,国土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0亩,山场面积6200亩,人均收入2780元,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红薯、马铃薯为主;林业产业有毛竹和茶叶;地下磷藏有大理石矿、滑石;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山场资源。村设总支共有党员52人。村级班子共五人,村民代表30人,理财小组5人。…… [详细] |
金坝村位于洲头乡西北边,距乡政府1公里。村内清水港自北向南穿村而过,明朝的楠木古庙,清朝的古龙潭点缀其间,既具有湖光旖旎的现代农田风貌,又具有民风淳朴,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历史人文元素,是我县棉花种植的核心区和无籽西瓜的种植基地。全村幅员面积5.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43亩,水面350亩。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848户,3717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党员65名。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详细] |
趾凤村概况:趾凤村位于趾凤乡政府所在地,是趾凤乡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趾凤乡与外界的交通枢纽。该村辖17个村民小组,1560人口,山场面积4880亩,718亩的耕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林果资源,盛产杉、松、竹、茶叶、板栗、柑桔,地方特产手工油面,深得周边县区人民喜爱。国家AAA风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崖寨座落境内。白崖寨始建于元代,是具有七百余年的军事古城堡,中国工农经军第十七军在山…… [详细] |
南溪南村花山风景区位于新安江中心城区延伸段的重要节点,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古牌坊、古村落等自然、人文景观之大成,是一个内容丰富、品味较高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在屯溪境内独一无二。景区内的千年古村落--南溪南村位于新安江畔,黑瓦白墙的徽派古民居隐衬在绿树丛中。村东面有明代茶园石牌坊群,南面有“长寿乌龟驮石碑”,西面有招财进宝的“财神庙”,北面有美丽的“水口”,古建筑、古民…… [详细] |
山岔村是黄山东海大峡谷,距黄山南大门仅5公里,205国道穿境而过,境内山石奇特,竹树茂密,河水清净翠绿,是安徽省“百家生态村”和“黄山市生态文明村”。自1986年上张村民组开发翡翠谷景区开始,山岔立足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坚定不移地走旅游兴村之路。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又相继建成了九龙瀑、凤凰源等五大景区,形成了以生态观光为主,度假休闲为补充的多种旅游业态,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专业村。全村13个村民组,…… [详细] |
一、地理位置陈村村位于黄山西麓,东临黄山风景区、洋湖公益林场;西靠汤刘村;北与龙源村交界;发源于黄山光明顶的前溪河、后溪河贯穿全村。村中心位置与焦村镇政府所在地相距1公里左右;于黄山区城区相距18公里左右。二、自然条件陈村村系山区丘陵地貌,四周环山,前、后溪河穿境而过,水资源丰富。地域面积约19325亩,林地面积15244亩,耕地面积4081亩,果园面积100亩,水域面积20余亩。村庄东临西海,风…… [详细] |
盛洪村位于新丰乡的西南,与新华乡大保村、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接壤。全村总面积11.3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组,695户,总人口2055人,分散居住在20个自然村。村境横跨丰溪河两岸,地势开阔,泾(县)太(平)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有可耕地201.5公顷,其中水田185.5公顷,旱地16公顷,山场林地538.4公顷。2009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8.55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6209元。…… [详细] |
东黄山村:是2008年年初由原留东村和西文村合并的新建村,地处黄山东大门谭家桥镇东部,东与旌德县交界;南与歙县交界;西北与本镇中墩村交界。205国道穿村而过,即将建设的杨绩高速途经东黄山村,与合铜黄高速接轨;上海市黄山茶林场、东黄山旅游渡假区(4A景区)、上海市黄山干部疗养院、复旦大学疗养院等外驻单位坐落村内;是“黄山”牌黄山毛峰的原产地。全村地域面积23.6平方公里,其中农田1664亩、山场30…… [详细] |
辅村村位于黄山北麓,是黄山北大门第一村,全村总面积19.843平方公里,村东为醉翁峰,西为九龙岗,南接黄山后海诸峰,散花坞、杏花源等后海诸溪之水汇成浦溪河沿村而下,甘芙公路沿浦河穿境而过,直达黄山太平索道下站。整个村庄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为耿城镇最大的盆谷地,盛产大米和竹、木、笋、茶叶、瓜果等山货。六十年代初,新安江、陈村水库两库移民迁入辅村,现全村共12个村民组,657户,总人口2183人。按村…… [详细] |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因村落按《易经》“阴阳八卦”理论选址布局,阳为呈,阴为坎,唐末易名“呈坎”。这座有1800多年历史的村落,曾经是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这里的“罗东舒祠”和“呈坎村古建筑群”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唐末江西南昌府秋隐、文昌罗氏二兄弟举家迁此“择地筑是而居”易名呈坎以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 [详细] |
唐模村位于黄山南大门。“唐模”这个村落名称沿用了1400多年,是一片自唐朝以来几经完善的村居,一个古徽州独居文化的缩影,带着沧桑和乡土气息。这里紫霞峰西耸,飞布山东横,天马岩南驰,灵金山北倚,环唐模皆山。 村内檀干溪淙淙而过,农家夹岸而居;远山近水,风物怡人;幽情古趣,独特罕见。唐模村不同于一般的以古民居为代表的古村落,古徽州水口园林的典作——檀干园;一千四百岁青春依旧的“活化石”——银杏树;同胞…… [详细] |
西溪南村是西溪南镇镇治所在。全村由西溪南、芝篁、占塘等11个自然村组成,26个村民组,5500余人。2012年6月,西溪南村率先在全区成立村党委。目前,村党委下设丰南社区、芝篁新村、蜂业养殖、名村旅游、夕阳正红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6名。蜂业、蔬菜、乡村旅游和劳务经济是西溪南村的主导产业。2007年来,西溪南村先后被授予安徽省蜂产业专业示范村、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黄山市农村党建工作先…… [详细] |
潜口村,辖42个村民组, 5268人,党员168名。205国道、呈歙旅游公路、合铜黄高速徽州区下口在此交汇,境内拥有全国“4A”级景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潜口民宅和“中国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2006年以来,该村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安徽省生态村”、“市级五个好村级党组织”。2010年7月9日,安徽省委张宝顺书记视察潜口,对潜口党建及新农村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 [详细] |
一、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卖花渔村又名洪岭村位于雄村乡东侧,北有瀹岭下村,南为庄源村,东邻坑口乡瀹岭坞、瀹坑,西靠是夏坑村。距县城15公里,距雄村乡政府15公里;距徽杭高速4公里。2、资源状况卖花渔村在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发展花卉盆景产业,主要种植有梅花、罗汉松、茶花等植物。3、基本概况1)行政区划、人口卖花渔村是独立行政村,下辖206户,670人口;其中非农人口50人。日高峰旅游人数600人,年游客…… [详细] |
棠樾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棠樾村是鲍氏村落,历代以经商为生。并以牌坊群而闻名于世,牌坊群由7座牌坊组成,以忠、孝、节、义的顺序相向排列,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都是旌表棠樾人的忠孝节义的。在牌坊群旁,还有男女二祠,建筑规模宏大,砖木石雕特别精致,近年已修复如旧。 中国牌坊博物馆也在这里筹建。主要牌坊: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渊继吴氏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 [详细] |
绵潭村:座落在新安江北岸,距离深渡镇区10公里。南深公路穿村而过,是国家4A级景区“新安江山水画廊”的主景区。绵潭村由六个自然村组成,辖22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644户,常住人口2051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5400余亩,其中,枇杷园3131亩,耕地1860亩,水田160亩,茶园280亩。…… [详细] |
歙县徽城镇渔梁社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城南约1公里处,2010年11月根据上级村级区域规模调整部署,由原渔梁街和渔梁村合并而成,属村、居民混居型社区。它东至人民路,南至鲍川村,管辖面积0.25平方公里,村落沿练江北侧向东、西两端呈带状分布。千余米的渔梁街穿村而过,并在村落中形成约400米长的商业街市,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辖区内有被称为“江南都江堰”的国保单位渔梁坝、安徽省唯一的一家私人博…… [详细] |
白际村,白际乡所在地,辖4个村民组,人口879人。农用地总面积31900亩,其中耕地面积191.5亩,园地1007亩,林地面积29922亩,其他地面积779亩。白际村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有百丈冲瀑布、龙井潭瀑布、油煎豆腐瀑布,有千年红豆杉、柳杉,是生态旅游、度假、避暑的胜地。…… [详细] |
祖源村,始建于宋代,明代开国谋臣朱升故地,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境内,距县城29公里,依偎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现辖6个村民组276户908人。村落生态绝佳,流泉飞瀑,粉墙黛瓦,徽风古韵,尤以千年红豆杉闻名,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该村村两委成员5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4人,0党员23人,群团组织健全。全村耕地面积52.1公顷,林地723.2公顷,水田43.1公顷,茶园40公顷,是一个以林茶生产为…… [详细] |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