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全国重点镇[130]

全国重点镇[130]

  2014年7月21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民政部、科技部《关于开展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19号)确定的条件和程序,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等3675个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并予以公布。原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同时废止。
  杨花乡和大瑶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大瑶镇浏阳市大瑶镇位于湘赣两省三市(萍、浏、醴)结合部,处于319、106国道和1835省道交汇点,是浏阳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市的四个中心镇之一。全镇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29个村,2个居委会。自浏阳撤县设市以来,大瑶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2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7.6亿元,财政收入3046万元,农民人均纯……[详细]
  镇头镇是浏阳西区中心镇,面积158平方公里,耕地5万亩,人口5.51万,位于长株浏三地交接的金三角,历史悠久,商贾繁荣,自古以来为长潭两府交通要道,国道319线,省道211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这里山青水秀,景致迷人。近年小城市开发建设迅猛发展,三纵三横的城市骨架已经形成,现代化的公司、学校、金融、邮政、电信等单位云集,城市功能齐全。一颗新兴的小城市之星正在闻名中外、秀美旖旎的浏阳河畔翘……[详细]
  永安地处浏阳西北部和长沙市东郊,距浏阳和长沙各30km,319国道穿境而过,长永高速公路直达永安,距黄花国际机场仅8km,区位优势极为明显,永安工业区荣登省级工业小区行列。具备接受大中城市辐射的容纳力和吸引边远地区的向心力。境内基础设施完善,水、土地、劳动力、矿产等资源丰富。 永安镇吸引了近2亿元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拉通硬化了永丰公路、新河路、光明南路、市场路、完善了商业新街及其它街道的“四化”……[详细]
  白关镇与姚家坝乡成建制合并设立白关镇430203100001111白关居委会430203100201111白关村委会430203100202111芭蕉村委会430203100203111成家坝村委会430203100204111旭日村委会430203100205111宋家湾村委会430203100206122天福村委会430203100207111东庄村委会430203100208111大岭村委会……[详细]
  三门镇,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境内高峰村有石岩洞三座,状似三门,故三门镇因此而得名,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同志祖籍就在三门。三门镇,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 417个村民小组, 3.5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2874人非农业入口2126人。土地总面积92.03平方公里,属典型的丘陵地貌。地处株洲市天元区河西,濒临湘江,湘江来往船只频繁,京广铁路隔江而过,京珠高速公路横穿境内,水防交通相当便利……[详细]
   朱亭镇与龙凤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朱亭镇朱亭,古称浦湾,位于株洲县南端,北连平山,南接衡东,东靠凤凰,西临湘江。京广铁路一泻而下,京珠高速公路和S211线穿境而过。全镇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2.57万人。其建制几经变革,1998年并入黄龙镇,2002年9月25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黄龙镇更名为朱亭镇,朱亭从此恢复了镇名。朱亭作为一座古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千年而不衰。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详细]
  柏市镇与黄丰桥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黄丰桥镇;黄丰桥镇位于攸县东乡,东连兰村乡,南邻酒埠江镇,西接湖南坳乡,北与高枧镇相连。全镇23个村,1个居委会,20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2707人,其中农业人口19665人;耕地面积13687.2亩,其中水田12099.2亩,旱土1588亩。镇0地处湖丽坪居委会。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10.09亿元。黄丰桥镇为攸县资源大镇,改革开放后,逐步成为攸县的产煤之……[详细]
  槚山乡、网岭镇1乡1镇成建制合并设立网岭镇攸县辖镇。1950年属二区,1956年析置网岭乡,1958年为卫星公社,1961年析置网岭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3.7万,镇政府驻网岭。湘东铁路、106国道纵贯境内。辖罗家坪、慈头岭、杨家洲、里旺、竹实冲、新陂、涟滩、槐塘、西塘冲、东冲、北联、陶和、龙形、大新龙、小坪、北坪、笙塘、荷叶塘、洞井、宏市、良江……[详细]
  攸县辖镇。1950年属三区,1956年置皇图岭乡,1958年为东风公社,1961年更名皇图岭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3.3万。镇政府驻皇图岭。湘东铁路、106国道纵贯境内。辖双源、双泉、瑞泉、阴泉、长岭、高和、双和、新和、龙和、共和、湖塘、富厚、龙塘冲、港口、楼下、谭家村、桂阁塘、丹塘、笔塘、笔田、笔增、皇新、皇图23个村委会和南街、北街、西街3个……[详细]
  醴陵市辖镇。1950年属第一区,1956年为兔潭乡,1958年属浦口公社,1961年析置白兔潭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部,东与江西省萍乡市接壤。距市区25公里,面积48平方公里,人口3.2万。镇0驻白兔潭。106国道贯穿境内。辖田心、氽汤溪、白市、古塘、尖山、洙塘、湖下、黄甲、乐塘、泉山、石庵、峤岭、蛇青、鲤鱼、水口、大山16个村委会和上街、中心、车站3个居委会。工业有花炮、印刷、造纸等行……[详细]
  湘潭市雨湖区辖镇。始建于1957年,属湘潭县辖,1959年改江南城市公社,划归湘潭市,1965年复建镇,1980年改楠竹山街道,1993年再建镇。位于市境西北部,湘潭县、湘乡市、韶山市交界处,距市区26公里。面积8.9平方公里,人口2.8万,镇政府驻楠韶路。320国道、韶山公路经此。辖爱国一村、爱国二村、爱国三村、爱国四村、爱国五村、楠竹山、丁字冲、勤俭、永丰、新桥、联合、盛家山、云湖桥13个居委……[详细]
  姜畲镇地处湘潭市的西大门,是湘潭市最早的建制镇之一。它濒临涟水,320国道、潭邵高速公路、湘黔铁路复线穿越其境,区位优势较为明显。韶山灌渠右干渠渠系交织成网,遍布姜畲镇,形成整体灌溉系统,水利条件较为优越。辖区面积90.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849.58亩,辖姜畲、泉塘子、塔岭三个管区,有34个村和二个居委会,45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321人,其中农业人口4930万人。姜畲镇石塘村是“虎禅……[详细]
  龙口乡、花石镇成建制合并设立花石镇,并将排头乡的桐梓、红卫、中加3个建制村成建制划归新设立的花石镇管辖;花石镇位于湘潭县的西南部,坐落于东经361--112o1,北纬27o1--o361。南界茶恩寺,北抵射埠,东至紫荆山,西连排头,最低海拔50.40米,最高海拨425.70米。总面积为13340公顷,城镇面积为360公顷,有水田2750公顷,旱地74公顷,林地7357公顷,水面119公顷。辖3个管……[详细]
  湘潭县石潭镇一九九五年四月以前属石潭区管辖,四月以后,根据县人民政府决定,撤区并乡,组建新镇,所辖原古城、白托、列家桥三乡和石潭建制镇。位处湘潭县西部边陲,西与湘乡市接壤,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比较活跃,自古便为繁华之地,山青水秀,林茂粮丰,为湘潭县“鱼米之乡”,素有“五马奔槽”的盛名,更是人文俊美、良才辈出,素享“人杰地灵”之美誉。总面积124.87平方公里,镇城区面积达2.2平方公里。全镇共有42……[详细]
  湘乡市辖镇。1956年置棋梓乡,1962年改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市境西南部,面积128.6平方公里,人口5.3万。镇政府驻棋梓桥。湘黔铁路、湘(乡)娄(底)公路过境。辖棋梓、泥溪、坪湖、鹅石、蛇潭、龙江、泽江、峡山、杉坪、河洞、黄岭、坪塘、长元、普安、银塘、小罗、杉山、梅花、新河、明和、烟冲、余庄、和平、南岸、喻坊、荷风、金龙、莲山、白云、炉塘、谷水、大重、向阳33个村委会和棋梓、万罗山、石……[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