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镇[106]
2014年7月21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民政部、科技部《关于开展全国重点镇增补调整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19号)确定的条件和程序,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寺镇等3675个镇列为全国重点镇并予以公布。原2004年公布的全国重点镇名单同时废止。 |
大田集镇地处成武县东北部,位于菏泽、济宁、商丘三市交叉中心地段,距三市均在70公里左右,镇驻地距县城25公里。全镇辖63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现有人口7.1万人,1.6万户,总面积1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133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88公顷。驻地方位,东经116°03´,北纬35º05´,位于巨野断裂带内,东至金成河与金乡县相邻,北至万福河和巨野相连,西至路…… [详细] |
汶上集镇地处成武、定陶、巨野三县交界处,距县城20公里,东丰公路、德商公路两条省道穿过境内,横跨万福河、东鱼河北支、安济河、南坡河四道河流。全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11.5万亩耕地,辖63行政村,113个自然村,6.6万人。[交通]汶上集镇地处三县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东临津浦铁路和京福、-公路,西靠京九铁路,北依新石铁路,南傍陇海铁路干线,东接105国道,东丰公路和德商公路在镇内纵横交汇,横贯…… [详细] |
龙固镇是巨野煤田的中心,是菏泽市重点镇,山东省中心镇。总面积83.8平方公里,8.2万亩耕地,辖58个行政村,6万人。龙固镇历史悠久。西汉曾置乘氏县。唐置乘丘县。元末明初,因黄河决口,巨野境内一片汪洋,唯龙固大街高耸如“巨龙”状,时人取吉祥之意命名龙固。境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储量56亿吨的巨野煤田正在开发之中,前景广阔。全镇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贸易繁荣,商贾去集,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 [详细] |
巨野县大谢集镇地处鲁西南平原,位于济宁、菏泽两市,巨野、嘉祥、金乡、成武四县等距离中心。现辖74个行政村,5.6万人,总面积68平方公里。 大谢集镇历史文化悠久,境内历史遗迹众多。有远近闻名的昌邑故城址和汉代墓群;西汉名臣杨震辞金的故事发生在这里,至今广为流传;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打响著名的羊山战役,曾在这里建有总指挥部。 大谢集镇资源丰富,物产丰富。改革开放以来,该镇加大农业结构…… [详细] |
黄安镇地处郓城、鄄城、牡丹区三县结合部,辖46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总人口5.6万人,总面积78.2平方公里,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京九铁路境内建站,220国道与鄄城巨公路交汇于此,距曲菏高速公路出入口仅10公里。道路、通讯设施完善,邮政、电信、银行、供电、一言堂、文教、卫生部门齐全。1998-2001年,全镇依靠当地丰富的林木资优势,大力发展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民营经济,形成了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废…… [详细] |
随官屯镇总面积8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93公顷,全镇辖46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12677户,45290人。1998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在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狠抓招商引资和现有工业企业的发展,特别是2001年以来,全镇经济突飞猛进,2001年底,工农业总产值4.2亿元,人均收入2536元,经济实力在全市排第26名,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六好乡镇党委”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 [详细] |
郑营镇位于鄄城城南,北邻陈王街道办事处,新城规划区内。辖24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5.06万人,常住人口4.02万人,政府驻地人口10528人,版图面积63.9平方公里,是全国重要的人发购销集散地、发制品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发都”,被评为菏泽市生态乡村文明行动先进乡镇、山东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示范镇、“全国重点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省道鄄巨公路、临商公路纵穿全境,距京九铁路鄄城站8公…… [详细] |
定陶县辖镇。1958年8月建东方红公社,后称冉堌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17公里。面积42.7平方公里,人口3.1万。定(陶)砀(山)公路斜穿境内。南有东鱼河,地下水质优良。辖冉堌集、大王庄、南张庄、麦仁店张庄、王堂、牛楼、庞楼、戴庄、石王苗、菜园李庄、王路口、前苗楼、后苗楼、大周庄、李店、郭邓楼、天宫堂、秦王楼、田路桥、王先庄、东周庄、董庄、路北王庄、康庄、康洼、王店、新朱楼2…… [详细] |
定陶县辖镇。1958年3月建陈集乡,1958年8月成立火箭公社,后改为陈集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城北,面积49.1平方公里,人口3.4万。临近京九铁路、兖(州)石(臼)铁路和327国道。辖焦庄、八一、七一、陈集、刘庄、八里庙、张庄、中沙海、崔庄、盐土、马楼、前沙海12个村委会。农业以小麦、玉米、棉花种植为主。乡镇企业主要有山东国华实业集团总公司、陈集镇工业公司、镇造纸水泥总厂、八一工业公司、…… [详细] |
武胜桥镇位于东明县城东北7千米处。总人口4.2万人。日(照)东(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西邻106国道。石油资源丰富。武胜桥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8℃,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境内南有东渔河,北有株赵新河,西有高村引黄渠。地下水位7—8米,300米深水井出水量50吨/小时,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 全年日照平均2400小时,…… [详细] |
菜园集乡位于东明县东北部,距县城11千米,北濒黄河,与河南濮阳市隔河相望,处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处。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建在此处,106国道穿境而过。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原油田重点开采区。特产有黄河鲤鱼及河藕。庄子墓、东明黄河大桥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沿革]1966年玉皇庙公社改为向阳公社,1968年社址由玉皇庙迁至菜园集,1981年改菜园集公社,1984年设立菜园集乡、高村乡。1997年,菜园集乡…… [详细] |
雁鸣湖镇位于中牟县城北20公里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东距开封市27公里,西距郑州市30公里,南距开洛高速公路中牟出口仅5公里,距郑汴城市快速通道10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乡辖17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69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3477人。属于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乡域面积达91.3平方公里。 2005年全乡GDP总量3.17 亿元,增长21%,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14117万元,增长13.4%。…… [详细] |
荥阳市广武镇位于郑州市西北30公里、荥阳市东北13公里处,北部紧临黄河,地理位置在东经113°69′——113°30′、北纬34°36′——34°58′之间,东西宽11.2公里,南北长14.2公里,总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53.1米,最低海拔109米,相对落差119米。共辖40个行政村,272个村民组,总人口8.7万(主要为汉族),自秦汉至新中国建国初期曾设为乡制、县制,被誉为中原第一古镇…… [详细] |
崔庙镇隶属荥阳市,镇政府设在崔庙自然村,辖崔庙、盆窑、项沟、索坡、竹园、翟沟、石井、车厂、石坡、老庄、王宗店、白赵、王泉、栗树沟、芦庄、界沟、郑岗、郑庄、寺沟、邵寨、马寨、丁沟共22个行政村,282个村民组,265个自然村。全镇共有12941户,49998人,其中非农人口3767人。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另外还有壮、白、土家等民族,约占总人的0.6%。金兴定六年(公元1222年)设乡建制,为敦义乡,…… [详细] |
贾峪镇原为贾峪乡,1994年5月撤乡建镇。隶属河南省荥阳市,位于荥阳市区东南12公里、郑州市区西南15公里、新密市区东北20公里的“金三角”地带,总面积83.7平方公里,辖2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邮政编码:450123。属浅山丘陵区,辖区内主要山脉为嵩山余脉,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向东逐渐倾斜,境内平原、丘陵、山地各占三分之一,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矿…… [详细] |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