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村 上阳村位于塔石乡西部,全村331户,913人,全村山林面积8812亩,耕地面积710亩。 塔石乡是个山区乡,境内为群山盘亘,西南多海拔1000米以后桑山峰,以“小金竹尖”海拔1336米夺金华市最高峰之冠,“小龙葱尖”海拔1324米排位次高峰。清澈甘洌的九峰水源于我乡境内,是钱塘江支源汇水区;有8000公顷大93%的森林界定为“国家级生态公益园区”。山间彩蝶翩翩、飞鸟喳喳、爬虫游动、走兽……。 |
许宅村位于东阳市西南方向,与义乌毗邻。村里共1500多户,4200多人,由上宅、塘里、新厅、旧厅、王坑岭5个自然村组成,村前有金义东快速通道经过。迎花灯活动是许宅的一张金名片。20世界50—60年代,经过数年锄头挖扁担挑手车拉的艰苦奋斗,建成里畈水库、里坞塘坑水库。许宅村原来水利条件差,旱地较多,建成两个水库后旱地改田50多亩。许宅村多荒山,现开发桔、李、桃等瓜果基地。办起了加工厂,改善了人民群众……。 |
垷坦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女埠镇垷坦村,地处省级风景区白露山东麓,兰溪市区西北部,距市区21公里,东与穆坞交界,南邻下潘。四面环山,风景秀丽。该地属半山区,属亚热带,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四季分明。早在唐代,孙、胡两姓就定居坦村,南宋大理寺少卿、金华知府周三畏,来此隐居。明代初村落格局基本确定。垷坦村原名坦达,清嘉庆后称坦,现发展以周氏为主的聚居村落。据《孙氏家谱•阳基图说》记载,有“山列入……。 |
余庆堂,位于兰溪市女埠街道渡渎村。渡渎是明代南京礼部尚书、著名学者、教育家章懋故里。余庆堂,俗称上厅,明代建筑,共三进,坐东朝西偏南。正厅三间,通面阔16米,通进深10.6米。明间九架前后双步,柱侧脚,柱头卷杀,柱头用圆栌斗,顺檩方向出两翘。平身科明间、次间均二攒。单步梁鸱鱼状。月梁拼合,断面矩形。穿堂施藻井。厅边尚存明代石狮。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共三间三进一穿堂,为我市现存时代最早的古建筑之一。2……。 |
位于兰溪市黄店镇桐山后金村的仁山书院三间三进二天井,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第一进,通面宽12.65米,通进深7.15米。硬山顶,后出檐。明间两缝七架前后廊式,山墙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有望砖,前后檐柱,角柱为凹角青石方柱,柱础鼓形,三合土地,墙厚0.24米。第二进,通面宽12.65米,通进深7.65米。硬山顶,前后出檐。明间两缝七架前后廊式,山墙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有望砖,前檐柱,角柱为凹角青石方柱,柱……。 |
姚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兰江街道西北丘陵地带,距市5公里。姚村现有人口1400多,古建区占地面积75500平方米,古建筑建筑面积约18000平方米,现存完整民居58幢,其中明代7幢,清代至民国初51幢,规模较大的厅堂八处,原貌保存基本完好。村落坐西朝东,村前溪水长流,村后龙山蜿蜒,山环水绕,风景宜人,有姚氏家庙祠联曰:“东狮山、西象山、北对三峰山;前潆溪,后浒溪,南通至兰溪。”兰甘公路从村前通过,兰厚……。 |
宋濂祠堂又称宋氏家庙,位于兰溪市横溪镇宋宅村西200米处,距横溪镇2公里。前紧靠兰浦公路,左右皆水田。“四七省道”将从祠堂后约200米处通过。乾隆年间为纪念明开国文臣之首宋濂而建。宋宅为明初著名文学家、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后裔聚居地。据《潜溪宋氏家谱》记载,初因避祸迁宋宅村,其后人丁繁衍,至清代乾隆年间,族人为纪念先祖宋濂而建此家庙,俗称宋濂祠堂。祠堂坐南朝北偏西10°,共五间三进,占地面积约800平……。 |
因陶宅居住陶渊明后裔,名称取自桃花源记。2016年行政村规模调整,梅江镇桃源溪村由陶宅村和王沙溪村合并而成。桃源溪村……。 |
兰溪虹霓山古村落,离兰溪市区15公里,座落在景色优美的白露山风景区东麓,古村落棋盘形格局,随山势高低起伏,街巷多为鹅卵石路面,村形如龟,南头北尾,像绿色大海洋里的一只乌龟,象征着古村落长盛不衰。走进古村落,深深感受到古村落古朴厚重的历史气息。虹霓山古村落,从唐朝前初兴,到北宋建村形成规模而旺盛之极,因青山雨雾天晴阳光返照如虹霓得名,此后,虹霓山村意境优美的村名一直流传至今。虹霓山村自北宋之后,屡遭……。 |
东阳市横店镇官桥村,据传村后有一座石拱桥,建在通往县城之官路上,并遵路西陈氏宗族析居“带木取名”之约,因名官桥。明、清时属仁寿乡53都,1950年为明德乡六队。1956年称官桥高级社。1961年改名向阳大队。因重名,1981年恢复官桥大队。1983年改为官桥村委会。官桥村与柏塔、仁棠、下徐、山干宅等村接壤,为该地区中心村。先后为明德乡、南马镇明德管理区、明德公社、向阳公社、明德乡等乡政府所在地。官……。 |
厦城村位于东阳东部,佐村镇中部,由厦城、岱溪、恒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农户537户,总人口1502人。距离东阳城区约39公里,与三单乡毗邻。距浙江省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金甬高速与诸永高速公路怀鲁枢纽仅18公里,怀万线(在建)、佐桥线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据传,厦城原只有一户姓夏的人家在此安家落户。后因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人居环境极好,故相继有一些农户慕名移居,逐渐扩展,因当时夏姓人家居……。 |
厦程里村位于东阳市东北部,隶属于虎鹿镇,为镇政府驻地,距市城区33公里,与嵊州、诸暨两市相邻,为东阳的东大门,37省道和甬金高公路(互通口)穿村而过,是东阳通往绍兴、宁波、杭州的主要通道之一。村庄东西长约500米,南北长约1500米。现有人口3000余人,土地967亩。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缝配制造销售,部分从事建筑、商业。厦程里历来为虎鹿镇的文化中心,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民俗文化丰富,2006年9月“……。 |
蔡宅位于东阳市北部,隶属于虎鹿镇,距市区35公里。东临白鹿尖(虎峰),西依大岩尖(虎峰),北与岭诀、蔡村桥毗邻,南与坑口、岱鲁接壤。37省道和甬金高速公里村边经过,交通便利。蔡宅村旧属永宁乡十六都。虎峰蔡氏在东繁衍生息900多年,元时已为邑内名门望族,约元至二十一年(1284),德泽顺理归宗当家,嗣后奉祖、父、弟、侄迁来上墙(上场头),置产筑室,衍庆民祥。此后30余年,“儿辈中有官居副使者,有举乡……。 |
夏渠村位于东阳市江北街道东部,祖先启德公从狮山杜,时值夏天来此水渠边起家,村即以季节和地点取名叫夏渠。全村约180户,近600人口,杜姓为主。上卢至六石公路村前经过,交通方便。夏渠懋德堂和遗经堂是东阳前厅后堂式古建筑的典型代表,两座古建筑并列而居,规模超群,更显其不凡气势。懋德堂,由门楼、前厅、后堂和左右厢房组成,呈“日”字形平面布局,以四合院加三合院的形式串联而成。遗经堂则由前厅、后堂和左右厢房……。 |
李宅位于东阳市中部,隶属于城东街道,是城东街道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城区约10公里,是东阳城市的东大门。地处东阳江平原腹地,东接歌山镇,西邻城郊,南屏青台山,北濒东阳江,省道东嵊公路从村东北经过,交通便利。李宅,蟹溪绕其东,十二莲花峰(俗名十二山头)环其东北,泗溪流其西,龙山、笔架山、马鞍山矗立于南,山麓横锦水库干渠蜿蜒,居于山清水秀之地。李宅,旧属孝德乡八都,系东阳望族和李姓的最大聚居地。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