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江苏省第十四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3]
江苏省第十四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3]
因村中徐姓居多,故名。建国初名为徐庄村;1958年改属徐庄大队;1983年改为徐庄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七里亭村村民委员会并入,沿用至今。徐庄村:位于塔山镇东南5公里处。……。 |
因临近小湖,且庄内葛姓居多,故名。解放初期为葛湖村;1958年改为葛湖大队;1983年改为葛湖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葛湖村:位于曲坊村东南侧。……。 |
因村庄建在一大沙丘上,故名。解放初期为大沙村;1958年改为大沙大队;1983年改设为大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大沙村:位于石桥镇东南5公里处。……。 |
当时村南有一棵大树,本村居住地被遮挡下来荫凉,由于当时村中李姓人多,称李凉庄,后演变为李良庄。建国初为李良庄村;1958年改为李良庄大队;1983年改为李良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李良庄村:位于黑林镇东北2公里处。……。 |
传说康熙年间立村,随大王坊命名为小王坊。解放初为小王坊村;1958年改小王坊大队;1983年改为小王坊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小王坊村:位于马站村东南侧。……。 |
因官河由仲官河村、董官河村、周宅村三个自然村组成,故名。建国初分别名为仲官河村、董官河村、周宅村;1958年分别改为仲官河大队、董官河大队、周宅大队;1983年分别改为仲官河村村民委员会、董官河村村民委员会、周宅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三个村合并为官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官河村:位于赣马镇西北4公里处。……。 |
一户姓毛的迁此,后因分家,老大留此,故名。建国初名为大毛庄村;1958年为大毛庄大队;1983年改为大毛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大毛庄村:位于官河村西北1公里处。……。 |
因此地以吴姓居多,故名。建国初名为吴家村;1958年后改为吴家村大队;1983年改为吴家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吴家村:位于龙河村以北3公里处。……。 |
相传郭姓在此定居,名郭家村,后郭姓绝,其宅基存,故名。建国初名为宅基村;1958年改为宅基大队;1983年改为宅基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宅基村:位于龙河村西北4公里处。……。 |
相传从前一武将在此岭卸甲休息,以此得名“卸甲坡”,后演变为谢坡村。建国初名为谢坡村;1958年改为谢坡大队;1983年改为谢坡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谢坡村:位于城头镇以西2公里处。……。 |
相传明末来往行人凑钱在此庄东河上建一桥,故名。建国初名为万桥村;1958年改为万桥大队;1983年改为万桥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万桥村:位于城头镇西北3公里处。……。 |
沙湾村由原白沙村和水岛村合并而成,取白沙村的“沙”字和水岛村山湾的“湾”字组合而来。解放初设水岛村。1958年改为水岛大队。1983年改为水岛村村委会。1989年10月析出白沙村委会。2001年9月,水岛村与白沙村合并,改为沙湾村村委会。2010年整体搬迁至连岛新村。沙湾村:位于东连岛村以西1公里处。……。 |
因村域内有大片竹园,故名。解放初设大竹园村。1958年设立大竹园大队。1983年改为大竹园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大竹园村:位于宿城街道以东1公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