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江苏省第十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3]
江苏省第十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3]
根据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关于做好第十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经申报、初审、考核程序,拟提请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对各市推荐的588个村、281个社区命名为第十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
因处于涟东灌溉渠东而得名。2001年大庄村与潘圩合并渠东村,成立渠东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渠东村:位于东胡集镇北侧。……。 |
因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得名。1958年成立兴隆大队,1983年改为新农村,成立新农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新农村、先进村合并为新农村,一直沿用至今。新农村:位于杨口社区东北5公里处。……。 |
宋朝时韩世忠、梁红玉抗金时期得名。1958年成立大金圩大队,1983年改为大金圩村,成立大金圩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大金圩村:位于红窑镇西北4公里处。……。 |
因居住在此李姓较多而得名。1958年成立李庄大队,1983年改为李庄村,成立李庄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李庄村:位于浅集社区以北2公里处。……。 |
传说古代这里十年九旱,有一陈姓人士打了一口井,解决民众用水,故称陈溪。1958年为陈溪大队,1983年改为陈溪村,成立陈溪村民委员会,2001年汪圩村、陈溪村合并为陈溪村,一直沿用至今。陈溪村:位于梁岔镇东北5公里处。……。 |
姓苗、戴的居民较多而得名。1983年,上级部门批准成立苗戴村村民委员会。苗戴村:位于义兴镇西北2公里处。……。 |
因村民张姓、郑姓居多而得名。1958年,成立张郑大队。1983年,改为张郑村,成立张郑村村民委员会。张郑村:位于义兴镇以北2公里处。……。 |
因居住在桥旁边鲁姓较多,而得名。1958年成立鲁桥大队,1983年改为鲁桥村,成立鲁桥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南场村和鲁桥村合并为鲁桥村,一直沿用至今。鲁桥村:位于李集中学东南6公里处。……。 |
因地主万六斋家有上百亩地的桃园,人称万家桃园,简称万园。1958年成立万元大队,1983年改为万元村,成立万元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万园村:位于李集中学以东1公里处。……。 |
由境内张家渡、方家渡而取名。1958年始建,时名张方大队,1983年乡村制后叫张方村,2001年与原管墩村合并,沿用至今。张方村:位于金北镇以北4公里处。……。 |
因始建时,由于县人武部在此搞民兵训练,故村以淮字加武字而得名。1978年由金沟人社胜利大队拆迁群众来此定居组建,1983年乡村制后叫淮武村,2000年由原淮胜乡并属前锋镇,2001年、与原淮阳、淮湖、淮胜良种场部分并,沿用至今。淮武村:位于前锋镇以南4公里处。……。 |
由境内花园庵而得名。1958年始建,时名为花园大队,1981年析置老圩村,1983年乡村制后叫花园村,1988年由吕良镇划属原孙集乡,2000年由原孙集乡并属吕良镇。2001年原老圩村并入,沿用至今。花园村:位于吕良镇以北5公里处。……。 |
由境内原张庄村、坝口村得名。1958年始建,时名张坝大队,1980年析置漕泽大队,1983年乡村制后叫张坝村,2000年并属陈桥镇,2001年漕泽村并入,2018年属吕良镇,沿用至今。张坝村:位于振兴村东北2公里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