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3]

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3]

  湖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
31、武穴市 [湖北省黄冈市] 67.63万人
  武穴是一座美丽的江城,地扼吴头楚尾,素有“三省七县通衢”、“鄂东门户”和“入楚第一港”之称。前身为广济县,古称“佛国”,取“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全市版图面积1246平方公里,辖12个镇处、342个村(社区),总人口82.34万人。近年来,我们抢抓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大别山振兴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率先……。
32、硚口区 [湖北省武汉市] 66.67万人
  硚口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主城区西北部长江、汉水交汇处,地理坐标东经114°9′~114°17′,北纬30°34′~30°38′之间。东临武汉中央商务区(CBD)和汉口商业中心区,南临汉水紧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临东方马城,北临台商投资区,是武汉市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心城区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腹地。全区土地面积41.46平方千米,下辖易家、古田、长丰、韩家墩、宗关、汉水桥、宝丰、荣华、汉中、六角亭、汉正……。
33、咸安区 [湖北省咸宁市] 65.76万人
  咸安区是咸宁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处于中国中部、长江之滨、湖北之南,现辖十三个乡镇、街道、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1503.8平方公里,总人口631096人。是中国著名的温泉、桂花、楠竹、茶叶、苎麻之乡,这里山青、水秀、桂香、竹翠、泉温、洞奇,森林覆盖率达50.14%,全年300天以上优良空气天数,先后荣膺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全国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国家卫生城……。
34、松滋市 [湖北省荆州市] 65.48万人
  松滋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总面积223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92.3万亩,共辖16个乡镇2个开发区,23.5万户,人口85万,农业人口68.4万。东临荆州,西连宜昌,南接武陵,北滨长江,华实蔽野,系焦柳铁路与长江的交汇处,是一座集工业农业商贸旅游于一体的新兴城市。松滋市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萌动了春秋,绵延于两汉,繁华于魏晋,勃发于明清,昌盛于改革开放。松滋山河秀丽,地貌……。
35、江汉区 [湖北省武汉市] 64.79万人
  江汉区因长江与汉水交汇而得名,是华夏名镇、汉口源头,有着“货到汉口活”的美誉和佳话,自古是“楚中第一繁盛处”。辖区面积28.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余万,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在中心城区中率先突破千亿元,2019年达1428.5亿元,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单位面积产出均居各城区之首。江汉区始终坚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主攻方向,“十二五”期间成为全国首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十三五”期间获评国家……。
36、随县 [湖北省随州市] 63.75万人
  随县以西周封国随为名。春秋分属随、厉、唐三国。战国末属楚,置随县。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置随州。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70年属襄阳地区。1979年,析随县城关镇及近郊,设立县级随州市。1983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随县,将随县的行政区域并入县级随州市。1994年,湖北省政府将随州市由襄樊市代管改为省直辖。2000年,撤销省直辖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
37、樊城区 [湖北省襄阳市] 63.24万人
  樊城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经110°-113°、北纬31°-32°。东面和北面与襄阳区接壤,南面以汉江为界与襄城区接壤,西面与谷城、老河口接壤。区人民政府驻长虹路23号。邮编:431001。行政区划代码:420606。区号:0710。樊城区面积566平方千米,其中常用耕地面积19555.87公顷。全区辖太平店、牛首2个镇和清河口、屏襄门、定中门、中原、米公、汉江、王寨、柿铺8个街道办事处,有居委会……。
38、荆州区 [湖北省荆州市] 56.34万人
  荆州区位于荆州市西北部,东连沙市区,南邻公安县,西与松滋,枝江两市交界,北靠沙洋县和当阳市,长江贯穿境内,是荆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信息中心,为全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的楚陵王遗址所在地,是中国石油机械制造基地、全国粮食棉花生产基地、全国畜禽水产养殖基地、中南地区最大纸品包装生产基地,享有“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香樟……。
39、夷陵区 [湖北省宜昌市] 56.04万人
  夷陵区地处渝鄂交界区域,上控巴夔,下引荆襄,有“三峡门户”之称。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坐落在区内,三峡工程坝址在夷陵区三斗坪镇,宜昌市夷陵区既是三峡工程坝区,也是三峡库区首区。宜昌市夷陵区古称夷陵,是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辖行政区。区境环绕宜昌市城区和葛洲坝水电枢纽,东连远安、当阳,西邻秭归、兴山,南抵枝江、长阳,北与保康接壤,南北长103公里,东西宽约77公里,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人口……。
40、蔡甸区 [湖北省武汉市] 55.44万人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是武汉市所属的一个远城区,原名汉阳县,位于武汉西南,长江、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江汉平原末端,全区版图面积约1100.8平方公里。现辖11个街(桐湖)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蔡甸经济开发区),总人口约50万人。境内地势由中部向南北逐减降低,中部均为丘陵岗地,坡度较缓,北部为平坦平原区,地面高程多位于20-24米之间,南部为洼地平原区,地面高程在19-22米之间。全境地貌是垄岗为主……。
41、西陵区 [湖北省宜昌市] 53.77万人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位于万里长江风景绮丽的西陵峡口,是三峡明珠宜昌市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和旅游服务功能区,辖六个街道办事处、一个乡和一个省级开发区,总面积8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73万。辖区内有各类科研机构45个、大中专院校10所、中小学校44所、医院12所,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总部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坐落境内。自然环境以壮美的西陵峡得名的西陵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相传,……。
42、红安县 [湖北省黄冈市] 51.02万人
  红安,原名黄安,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南临武汉,北接河南,东邻麻城,西接黄陂、大悟,县城距省会武汉80公里,车程1小时左右。全县版土总面积1796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场,396个行政村,2014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64.72万人。截止到2014年底273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11.29万人。全县耕地总面积50.05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新一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老区建设示范……。
43、沙市区 [湖北省荆州市] 50.49万人
  沙市:春秋战国时名江津,又称夏首,是楚国都城郢的外港。唐时改名沙头市,简称沙市,袭用至今。沙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西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沙市历史悠久,已有三千多年的人文历史。沙市自古就是“三楚名镇”,原是长江泥沙冲积而成的一个江边渡口,古名津,又名夏首,在春秋战国时,改名江津,是楚国国都郢的外港,到唐朝时代,改名沙头市,简称沙市。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将沙市辟为通商口岸,我国对外开……。
44、茅箭区 [湖北省十堰市] 49.86万人
  茅箭区是湖北省十堰市下辖的县级区,位于十堰地区中部。东起十堰经济开发区,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相邻;西大致沿市中心四方山—笔架山—牛头山东北西南一线,与张湾区相连;南达大川镇与房县毗邻;北到五堰街道,与张湾区汉江路街道相邻。茅箭区已经成为了十堰市的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体育教育中心和全国最大的汽车配件加工销售基地,是中国最大的汽车车桥生产基地和东风公司重要的汽车零部件采购基地。也是鄂、豫、陕、渝四省市……。
45、安陆市 [湖北省孝感市] 49.84万人
  安陆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介于东经113°10′~113°57′、北纬31°04′~31°29′之间,处在桐柏山、大洪山余脉与江汉平原交汇地带。1987年9月撤县建市,全市国土面积1355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2个街道和1个省级开发区,313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63万。安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安陆是西周、春秋早期郧国所在地,战国楚怀王公元前322年为楚国属县;秦统一天下分楚国疆域为四郡,安陆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