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甘肃省第七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
甘肃省第七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
1958年公社化时为八里大队,后从八里分出设大湾大队,1983年为什川乡大湾村村民委员会,2017年8月7日撤乡设镇,属什川镇至今。大湾村……。 |
宋堡村是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平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621121100203。 |
1983年设华川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华川村……。 |
因山体坡面破裂不全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红星公社路园大队,1964年属莲峰公社,1972年划归蒲川公社绽坡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绽坡大队改为绽坡村村,2004年撤乡建镇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蒲川乡整乡并入莲峰镇,为莲峰镇绽坡村,沿用至今。村民委员会驻尔家崖。绽坡村……。 |
1958年公社化后属上湾公社西沟大队,1962年分为西沟、侯家寺两个大队,1964年合并为西沟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后更名为上湾公社侯家寺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侯家寺大队改为侯家寺村,沿用至今。侯家寺村……。 |
1958年公社化后属火箭公社庆坪大队,1962年属庆坪公社线家沟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为庆坪公社线家沟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镇,线家沟大队改为线家沟村,沿用至今。村委会驻地王家川上川。王家川村……。 |
1966年撤区并社,为金钟人民公社寨子川生产大队。1984年2月公社建置改为乡建置成立金钟乡,为金钟乡寨子川村民委员会,2002年改建金钟镇为金钟镇寨子川村民委员会至今。寨子川村……。 |
1954-1956年设酒店乡政府,1957年初级社时分为东风公社,东风公社后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命名酒店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设村委会,2016年9月大草滩乡撤乡改镇为大草滩镇至今。酒店村……。 |
解放前属耳阳乡管辖,解放后设茶埠乡属梅川区管辖。1954年改为茶埠区属茶埠区管辖,1958年成立茶埠公社属茶埠公社管辖,1982年12月更名茶埠乡属茶埠乡管辖,1983年改设岳家湾村委会并由茶埠镇命名并报县政府审批至今。岳家湾村……。 |
唐家川村村民委员会曾用名唐家公社,坐落于白家山底,后来由于土改更名为西江人民公社唐家大队,1988年改村名为唐家川村。1952年属于唐家公社,1958年西江人民公社唐家大队。1988年3月改为唐家川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唐家川村……。 |
由于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牛羊满山,每年甚是绿草遍布,牧民都在这里建设大型牧区供给牛羊的生长,及绿水青山的旅游度假胜地,因此而得名。解放前属伪小西乡,西迭乡管辖,1958年公社化后,是南川公社的一部分,1963为麻子川公社绿叶大队,1983年设绿叶村委会沿用至今。绿叶村……。 |
“永丰”是解放后,五十年代初从甸子峡向东到祖历河支渠修的一条十四千米长的引防洪两用的水渠名。沿渠灌溉宋家沟、黄家坡、洞子门、王家什字等24平方千米土地。使这里永远丰收,故取名。(出处:王智著<山村钟声》。1951年土地改革,永丰分为53个互助组;1954年冬入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永丰为内官人民公社下的永丰大队,1981年实行乡制,更名为永丰村。永丰村……。 |
马莲,本村山间开满了一种名为马莲花的草,故取名马莲。1949年以前属沙坡子管辖,建国后成立马莲大队,分为9个社,管理全村整体事务,大队长为管理主体,1956年三大改造后命名马莲村村民委员会,后沿用至今。马莲村……。 |
丰禾原来写作烽火,意指烽火岔,即在县北二十里的西侧山岔。因岔不远处山头筑有军事观察、通讯的哨所烽火台而得名。此烽火台呈覆缽形(缽:音为bo,读一声,义同“钵”),与县境内其他烽燧(燧:音为sui,读四声,义为“古代告警的烽火”)同形。台高11米,周长56米,顶3.5×3.5米,夯层8-15厘米,西南有壕堑宽6米、高3米、长30余米。烽火墩南接沈儿峪墩(大碱沟),北与巉口墩相望。烽火现在写作丰禾,为……。 |
因村上有杨和庞两大姓居民而得名。1950年为汉王乡杨庞村,后为万象乡杨庞村。1955年为杨家崖初级社,后转为杨庞高级社。1958年为汉王公社杨庞生产队。1961年为汉王公社杨庞大队。1983年为汉王乡杨庞村村民委员会。1986年为汉王镇杨庞村村民委员会。杨庞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