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甘肃省第七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

甘肃省第七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

  甘肃省第七批“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解放后属大秦乡管辖的一个行政村,1958年8月由乡人委员会直接领导农业生产合作社,大秦农业生产合作社划归白庙乡,1958年9月全县21乡并为10个人民公社,白庙乡划归高峰公社,1959年又并入安国公社,1961年调整农村人民公社规模,从安国公社划分出大秦公社,大秦公社辖大秦等13个生产大队,1983年7月社改乡时,改称大秦村村民委员会。大秦村……。
  1949年属黄家乡,归清福区管辖,1958年8月由乡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农业生产合作社,黄家沟社属黄家乡管辖,1958年9月,大寨、黄家2乡并为先锋公社,1958年12月撤销先锋、卫星两个人民公社,设立平凉市大寨人民公社,1961年6月调整人民公社规模,设立康庄人民公社,1964年6月撤销康庄公社并入大寨人民公社,1979年10月又恢复康庄人民公社,1983年7月人民公社改乡,黄家生产大队改为黄家村……。
  因距泾川县城三十华里而得名。土改时属高平区三十里铺乡,1963年成立三十里铺大队,属高平公社,1980年划归黄家铺公社,1983年大队改村委会,2003年撤销黄家铺乡并入高平镇,三十铺村民委员会隶属高平镇管辖至今。三十里铺村……。
  解放后隶属王村区、王村乡管辖,1960年命名为二十里铺大队,1962年和王家沟大队合并,1980年恢复二十里铺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改为二十里铺村民委员会。二十里铺村……。
  因古时有杨姓人聚居,故名。解放后分属城关乡和坷台乡;人民公社化时设杨村大队。1961年属新增的坷台人民公社。1964年撤坷台人民公社后复属中台人民公社。1983年撤大队设村时,设杨村村,属中台乡。1984年撤中台乡设中台镇遂属中台镇至今。杨村村……。
  此地建有水磨,用于粮食加工。1953年从灵台县划归崇信赤城。1958年9月17日,实现人民公社化。1968年3月成立赤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11月3日,进行公社改乡、队改村和县直部门的机构改革,水磨生产大队改为水磨村民委员会。2004年由赤城乡并入黄花乡。水磨村……。
  以前居住马姓人氏较多,故名。1949年属崇信县三区,1958年属铜城人民公社,1968年属铜城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属铜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属铜城乡,2005年撤销铜城乡并入锦屏镇。马沟村……。
  早期有曹氏群众居住,居住环境地貌为山沟,得名曹家沟。1958年成立曹家沟大队,1968年改向阳大队,1980年恢复曹家沟大队名称,1983年11月设乡建制,改为曹家沟村民委员会。曹家沟村……。
  清代此地有吉姓人居住,黑河又从该村南面流过,故取名“吉家河”。1949年后属神峪区神峪河乡管辖,合作化时与神峪、王家寺合并为团结社,1958年成立吉家河大队,1983年11月改大队为村委会。吉家河村……。
  柳、李均为姓氏。1958年属朱店公社冲锋大队,1962年划归新设刘庙公社设柳李大队,1964年撤刘庙公社后归朱店公社,1979年再属刘庙公社,1983年改为柳李村委会,2004年撤刘庙乡将柳李村委会划归朱店镇。柳李村……。
  苏姓人聚居在山区地故名。1958年通边公社设苏山大队,1960年划属永宁公社,1983年改称苏山村委会。苏山村……。
  刘姓人居住地平坦之意。1958年属水洛公社南坪大队,1960年划属南坪公社后设刘堡大队,1983年改为刘堡村委会,2006年刘窑村委会并入后命名为刘坪村委会。刘坪村……。
  取驻地郭家山、罗家山两山首字得名。1958年时设郭罗大队。1964年上半年并入城川公社闫庙大队,下半年从闫庙又分出,恢复郭罗大队。1983年改为郭罗村民委员会至今。郭罗村……。
  因该村多数为杨姓人家,并居住在山沟,故名。1958年设杨沟大队。1983年改称杨沟村民委员会至今。杨沟村……。
  因魏姓人住在山湾里,故名。1958年设魏湾大队,同年并入玄龙大队。1961年恢复魏湾大队。1983年改称魏湾村民委员会至今。魏湾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