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17]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17]

  2020年8月,为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自治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各市、各部门文明办对第一至第十六批自治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进行了复核,自治区文明办组织进行了抽查。经过复查审核,并报自治区文明委领导同意,继续保留符合自治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标准的横县百合镇六答村等782个村(社区)、柳江区拉堡镇等241个乡镇(街道)、宾阳县交通运输局等1938个单位自治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石城,传明永乐年间(1403-1424)由竹塘吕姓迁建,因村旁有石岭如城墙围绕,故名。1952年设石城乡,属全县第十区。1955年属庙头区。1958年改石城大队,属庙头公社。1962年改石城公社同,属庙头区。1968年复改石城大队,属庙头公社。1984年改石城村,设石城村民委员会,并析出高峰村民委员会,属黄沙河镇。1987年改石城村公所。1996年复设石城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石城村……。
  白竹,因建村时此地白竹成林,故名。1951年设萍里乡,属全县东山瑶族自治区。1958年改白竹大队,属东山瑶族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东山瑶族自治区。1968年复改大队,属东山瑶族公社。1984年改村,属东山瑶族乡。1987年改村公所。1996年改村民委员会。白竹塘村……。
  因为该村边山上种杉树,故名。清属西乡西十都一二总。1936年为杉树、水兴2村,属严关乡。1949年属严道区。1950年属道冠区。1952年设杉树乡,属兴安县第六区。1958年改杉树大队,属东风公社。1959年属溶江公社。1961年属严关公社。1962年改杉树公社,属严关区。1966年复改杉树大队,属严关公社。1984年改杉树村,设杉树村民委员会,属严关乡。1987年改杉树村公所。1995年复设杉树……。
  桂林市兴安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我县华江瑶族乡高寨村等11个村镇入选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进入第三批示范名单的其余村镇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雨卜村、宜州市刘三姐乡大新县硕龙镇、灌阳县新圩镇小龙村、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乡社山村、岑溪市南渡镇吉太社区三江口自然村、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簕山村、乐业县同乐镇火卖村、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金秀瑶族自治县长……。
  一甲,因古代基层行政实施保甲制度来方便管理村庄,该村庄排第一,故名。清为西乡西十二都二总,1936年为一甲村,属溶江镇。1952年改乡,属第七区。1958年分为一甲、通济、龙塘3大队,属东风公社。1959年属溶江公社。1962年并为一甲公社,属溶江区。1966年改一甲大队,属溶江公社。1984年改一甲村,设一甲村民委员会,属溶江镇。1987年改一甲村公所。1995年复设一甲村民委员会。2017年更……。
  莲塘,因有一莲花塘得名。清属西乡的西十二都一总十甲。1950年属溶江镇。1952年属第七区大园乡。1958年分为先锋、红旗两个大队,属东风公社。1959年属溶江公社。1962年并为莲塘公社,属溶江区。1966年改莲塘大队,属溶江公社。1984年改莲塘村,设莲塘村民委员会,属溶江镇。1987年改莲塘村公所。1995复设莲塘村民委员会。2017年更名莲塘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莲塘村……。
  护城,因县城处于湘桂走廊,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而该村紧靠县城,起到保护县城的作用,故名。1936年为护城村,属首善镇。1950年属城关区。1952年改护城乡,属第一区。1958年改护城大队,属火箭公社。1959年属护城公社。1962年改护城公社,属护城区。1966年复改护城大队,属护城公社。1984年改护城村,设立护城村民委员会,属护城乡。1987年设护城村公所。1995年复设护城村民委员会,属兴……。
  阳安头原名阳燕窝,传汉代建村,因地形像燕子窝,故名。后村民希望安居乐业,改称阳安头。清属东乡东七都三总十甲。1936年为阳宴村,属犁头乡。1949年属高源区。1950年属湘源区。1952年设阳安乡,属兴安县第二区。1958年改阳安大队,属上游公社。1959年属界首公社。1961年属力头公社。1962年改阳安公社,属湘漓区。1966年复改阳安大队,属湘漓公社。1984年改阳安村,设阳安村民委员会,属……。
  因村驻地银洞而得名。1933年为银洞村,属永福县仪凤乡。1949年属桃城乡。1952年并入永福县第一区湾里乡。1955年属城关区湾里乡。1958年析置银洞大队,属城关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城关区。1968年改大队,属城关公社。1982年属桃城公社。1984年改银洞村,设立银洞村民委员会,属桃城乡。1987年改银洞村公所,属桃城乡。1995年复设银洞村民委员会,属桃城乡。2005年属永福镇。银洞……。
  古板原名古榜,因村中立有一古代石刻榜文,故名;后谐音改成古板。1934年为古板村,属忠和乡。1950年属第一区。1953年改乡,属白沙区。1957年复改村,属古板乡。1958年改大队,属白沙公社。1962年改公社,插花桥大队并入,属白沙区。1968年复改大队,并析出插花桥大队,属白沙公社。1984年改古板村,设立古板村民委员会,属于白沙镇。1987年改古板村公所。1995年复设古板村民委员会。古板……。
  邓家村 邓家村位于全沙公路边,距镇政府所在地0.5公里,全村2572人,村党总支部有党员50名,3个党支部。耕地总面积2425亩,其中水田1926亩,人均耕地1.06亩,共分三个片区(卿家湾片人口877人,耕地面积833.1亩,其中水田613.9亩,旱地219.2亩;邓家片人口1042人,耕地面积992.9亩,其中水田732.9亩,旱地260亩;牛塘片人口673人,耕地面积639.9亩,其中水田4……。
  车田村简介 灌阳镇车田村位于县城北部3公里,地处灌江东岸,古时架设筒车引水灌田,故称车田。上至大箐口与县城隔江相望,下至汇江口与水车乡相邻。全村辖11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全村382户,总人口1301人。村党支部有党员27名。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5亩,其中水田393亩,旱地312亩,人均耕地面积0.54亩。199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40万公斤,人均有粮266公斤。粮食作物……。
  排埠江村简介 排埠江村位于灌阳镇的北大门,省级公路穿村而过,距县城约5公里,交通条件便利。有9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308户,1265人。全村有耕地799亩,人均耕地0.63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万元,人均纯收入1908元。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巩固辣椒、西红柿的种植项目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雪梨种植和二元杂瘦肉型母猪养殖。2006年,该村建有一个80亩竹场,种……。
  “龙甸”是“龙殿”的演变。龙甸为清乾隆六年(1741)年龙胜厅龙甸汛的旧址。1933年设河口村,属龙胜县泗水乡。1952年改设河口乡,属龙胜县第三区。1958年改大队,属马堤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马堤区。1969年属泗水公社。1984年改村为泗水河口村,群众自治组织为河口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称河口村公所,1995年复称河口村民委员会,2016年3月改为龙甸村村民委员会。龙甸村……。
  此屯处于三门河,从三门往下的第六个河滩。其河床平坦,河水流速缓慢,故名。但在书写的时候,“慢”为同音字“漫”所代替,更有悠然恬适的意味。清雍正年间,最早的居民从湖南迁入。乾隆6年(1741年)起属龙胜厅瓢里汛。1912年属龙胜县西团,1916年属下西区,1933年为正威乡,1947年属正西乡正威村。1949年11月起属西区,1952年5月属五区,1958年8月为瓢里公社六漫大队,1984年成立六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