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经各市、县(区)推荐申报、委托设区市组织专家评审、省林业局审核公示,并报请江西省政府审定同意,决定授予南昌县向塘镇剑霞村等675个行政村“江西省森林乡村”称号。 |
因此地百姓靠独石峰等山坡建居住而得名。1949年前属于七堡公社,后属于七堡大队,1984年属沙洲坝乡群峰村村民委员会。该地名得名后沿用至今。群峰村……。 |
大柏地村地处瑞金市北部,距市中心28公里,是大柏地乡政府机关驻地及集贸中心,319国道贯穿其中,有丰富的瓷土和稀土等矿产资源,毛泽东的著名诗词《菩萨蛮大柏地》就在此诞生,诗词其中的两句“装点此关山,弹洞前村壁”就有其中的两个自然小组名。大柏地村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辖17个小组,总户数748户,总人口2458人,总劳动力986人,有党员43人。全村耕地面积1595.7亩,林地面积20604亩,是一……。 |
1932年属会昌县新迳村兰田乡。1948年属瑞金县武阳区兰田乡。1949年属武阳区设拔英乡。1954年属谢坊区设拔英乡。1956年属武阳区设拔英乡。1958年8月属拔英公社设拔英大队。1958年12月属谢坊公社设拔英大队。1961年属拔英公社设拔英大队。1984年属拔英乡拔英村民委员会。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拔英村……。 |
“赣源”是指该地境内有赣源河,故而得名1958年成立,1984年属日东乡赣源村。2006年黄竹村、赣源村合并为赣源村。该地名得名后沿用至今。赣源村……。 |
九堡镇密溪村位于九堡北部,距九堡圩11公里。辖区面积13355亩,其中耕地面积1105亩,山地面积12250亩。共有23个村小组,现有居民750户,3120人。农民主要以水稻、烟叶和脐橙为主导产业,人均年纯收入0.28万元。密溪开址建村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村庄内保存有大量明清故建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于2003年被授于“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称号,被专家学者誉为“江南民居建筑博物馆”,是2014年……。 |
1932年属黄沙区设洋坊乡。1949年前夕属壬田区合龙乡。1949年初期属壬田区东华乡,后属象湖区东华乡。1958年属叶坪公社没洋坊大队。1961年属仰山公社设洋坊大队。1963年属叶坪公社设洋坊大队。1968年属东华山大队。1978年设洋坊大队。1984年属叶坪乡洋坊村村民委员会,该地名得名后沿用至今。洋坊村……。 |
以梓坑地片名取名。1932年属会昌县第二都龙化保梓坑甲,后属洛口乡第10保。1934年7月属赤鹅区隶西江县苏;1950年属设梓坑乡,隶属洛口区;1955年至1957年先后为初、高级社;1958年成立梓坑管理区;1959年设梓坑大队,隶属白鹅公社;1967年与水东大队合并为梓坑大队;1972年两队分设,仍为梓坑大队,隶属白鹅公社;1984年撤社建乡,设梓坑村,隶属白鹅乡。梓坑村……。 |
因地处三叉路口旁,又是山的出口,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莲塘属高排乡,1958年设莲塘大队,属高排公社,1983年因与西江公社莲塘大队(今属小密乡)同名,莲塘改名山口,以驻地得名。1984年撤社建乡,山口改设村属高排乡至今。山口村……。 |
乾隆年间称为福村,因此处长有很多竹子,后人至今称为竹村。由原竹村与民范合并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竹村、民范均属筠门岭区羊角乡。1950年,竹村属筠门岭区盘古乡;1951年两地改属复胜乡;1956年民范成立高级社,竹村则于1957年与长塅、店下初级社合并成立竹村高级社;1958年竹村改属筠门岭公社竹村作业区;1960年竹村与民范合并成立民范大队,属盘古公社;1962年民范与竹村分开设立大队;1……。 |
因取增产丰收之意,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麻州乡,1957年属麻州区沙堂乡。1958年为麻州人民公社增丰大队,是麻州第一个成立的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改称增丰村隶属麻州乡,1995年10月麻州由乡改为镇建制为增丰村至今。增丰村……。 |
因境内有龙光宝塔,取农业丰收之意,故而得名。1949年前属会昌镇。1950年属白石乡;1952年属水西乡;1956年为明光、塔丰初、高级社;1958年两社合并为塔丰大队,属红旗公社;1963年并入勤建大队,1979年分出,仍为塔丰大队,属城关公社;1983年属文武坝公社;1984年实行乡村建制,塔丰大队改为村属文武坝乡;1997年文武坝乡改为镇建制,塔丰村属文武坝镇。塔丰村……。 |
因村内有三口池塘相连,塘上又长有莲花,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莲塘保,1950年为永丰村,属半迳乡,1951年属莲塘乡,1956年设莲塘、永丰高级社;1958年莲塘、永丰合并为莲塘大队,属小密公社;1961年莲塘大队分成莲塘、永丰两个大队,同属小密公社;1968年莲塘、永丰合并为莲塘大队,同年,小密公社并入西江公社,莲塘大队随属西江公社;1984年实行乡、村建制,小密、西江分开各设乡,莲塘为村属……。 |
聪坑村位于项山乡东南方向,武夷山脉以东,距圩镇驻地10公里,与项山书坪村、福中村和广东省平远县差干镇湖洋村比邻。现有人口1473人,329户,党员31人,女党员2人,35周岁以下5人,60周岁以上7人。全村辖区面积14.0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0亩,山地面积1.4平方公里。全村外出务工人员320人。去年人均收入1438元,主要以外出务工、种植果业以及养殖生猪为主要收入。全村共16个村小……。 |
福中村位于项山乡偏南西向,是赣、粤、闽三省交界的村。距圩镇驻地23公里。现有人口976人,户数219户,党员20人,女党员4人,35周岁以下4人,60岁以上4人。全村辖区面积10.0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85亩,山地面积501亩。全村外出务工人员238人。去年人均收入1785元,主要以外出务工、种植毛竹以及养殖生猪和山羊为主要收入。该村共有9个小组,包括:芹菜圹、墩背、三角丘、上利、六合、……。 |
1949年8月前属八富乡。1949年8月称南桥区古石乡,1958年称城关公社上甲大队,1962年属南厢公社,1966年称城郊公社上甲大队,1968年与柯峰合并为城郊公社上甲大队。1984年改称上甲村村民委员会,得名后沿用至今。上甲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