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办法(试行)》,在各地县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推荐、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评审公示的基础上,经审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价认定了第一批3947个国家森林乡村。 |
南庄村位于介休市龙凤镇西南处的丘陵地区,全村300余人口。“三门石头街,南北两座庙,张家十八堂,阴氏一杆旗”,这是对南庄村历史文化资源最精辟的概括。 南庄村海拔1061米,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冬暖夏凉,特别是夏季林木茂盛、鸟语花香,适宜于休闲度假,是现代人最理想的“避暑胜地”。南庄村耕地面积1150亩,盛产小米、玉米、高粱等优质五谷杂粮,苹果、核桃、葡萄等水果、干果,生产的新鲜蔬菜品质优良,是……。 |
河湾村紧邻国道、省道、高铁站,紧邻乔家大院景区、九沟风景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祁县古城、与平遥古城相距20公里,地处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中段,紧邻湿地公园河畔,沿河两岸有400亩森林覆盖,河畔建有十公里自行车赛道和湿地公园旅游路。该村始建于西汉,已有2000年的历史,汉中山王妃罗女迁祁为食邑地。全村罗姓占98%,是中国著名小说家罗贯中的故里,现存有罗氏家谱,罗氏神祗,罗氏祠堂,贯中故居、砚台和贯中古墓……。 |
修善村基本概况修善,位于祁县城赵镇正北方向。是东汉司徒王允的故乡。全村610户,总人口1898人,两委主干8人,党员44人,耕地面积4914亩,其主导产业为酥梨、辣椒、小麦、玉米;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15元。修善村北靠汾河,腹穿昌源,汾东灌渠横跨东西,农斗毛渠网络密布,是个历史悠久、物产富饶的生态村。……。 |
常村位于上湖乡西部,马太公路穿村而过。2002年撤并村组时,行政村整合,由常村、北梁、杨家垴、沟底合并而成。现有耕地5000亩,250户,人口650人,党员66人,人均收入3200元。作为寿阳县扶贫移民新村试点工程,加快扶贫移民进程,实现人退林进,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领导下,村支部、村委一班人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拓宽村民就业渠道。移民新村的选址按照《寿阳县城……。 |
黑水原名大有村,因不出名,更名刀剑村,又是月月有凶杀,于是有南方人三斩村后的卧龙岗,终于斩断流出一股黑水,故取名黑水。因村委会驻地在此,故命名黑水村民委员会。名称沿革:1958年,设立黑水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黑水生产大队,设立黑水村民委员会。隶属关系沿革:1949年归九区辖,1950年归六区辖,1953年归六区石河乡辖,1956年建立高级社,归属不变。1958年归平头公社辖,1984年归平头……。 |
昔阳县乐平镇崇家岭村,地处昔阳八景之一的“沾岭拖蓝”脚下,距县城16公里,全村现有110户,317口人,山体面积达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气候凉爽,自然生态良好,是昔阳乃至晋中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2014年,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崇家岭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发挥当地产业优势,坚持统筹规划,做强旅游,做特农业,做优环境,因村制宜搞创建,根据条件搞整治,抢抓机遇,创新破难,促进经济、……。 |
孔氏乡郝家村位于昔阳县东南部,紧邻河北省赞皇县,处于太行山区,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郝家村由两个自然村组成:郝家村和黄安村。全村6个生产小组,农户412户,农业人口为1164人,集体土地面积为84亩,其中耕地面积为740亩,林地面积八十多亩,人均耕地0.7亩,且均为旱地农业总收入一百九十二万元,人均收入1650元。……。 |
大寨村概况 大寨地处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部,全村有200多户人家,510余口人,人均经济纯收入8000余元,总面积1.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0亩,这里属太行山土石山区。由于长期风蚀水切,形成了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地貌。旧社会,人们形象地概括为“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亩平,年年灾情多,三天没雨苗发黄,下场急雨地冲光,地里上肥地边流,冲走肥土剩石头。”45年解放后,大寨在老一辈0员-、贾进才、贾……。 |
青山绿水傍青峰,人杰地灵在泽城。 泽城村地处太行山中部清漳河东畔,距麻田镇政府约30里,现为麻田镇的一个行政村,下辖三个自然村:西泽山、南山和半坡。全村现有住户395户,人口1332人,五保户十户,党员66人。这里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无霜期长,耕地1200多亩,传统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等,经济作物有核桃、柿子、花椒,正所谓物产丰富。 泽城村历史悠久,这里的山山水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 |
相传此地原来古木苍天,松柏茂盛,故名“柏苍”。柏苍村清代属道美里;民国时期属第三区王禹编村管辖;1949年属第四区(驻坛镇)王禹行政村管辖:1953年属第四区(驻坛镇)王禹乡管辖;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为生产大队;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1958年属……。 |
西许村位于灵石县东南石膏山下,距灵石县城45公里,地处仁义河上游,为土石山谷地形,人称灵石县的“南河水乡”,古称“瑞云乡”,该村于湾立村交界,西于后庄村相连,南至瑞云山,北接黄家岭。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2′、北纬36°44′,海拔1350米,年降水量为52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约为170天,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现全村有216户、810口人,土地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余亩。主要种植……。 |
马和乡尽林头村位于绵山脚下,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全村130户,530口人。耕地面积1200余亩,既无矿产资源可依,也无工矿企业可靠,近年来,尽林头支部、村委一班人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农村建设步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村通沙砾路工程,硬化、美化、亮化了村中道路。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了万头猪场落户本村,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克服困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极大的提高了……。 |
静升村位于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距大运高速灵石出口仅1公里,居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古镇之中心,国家四A级景区王家大院座落于村腹部,村内环山绕水,负阴抱阳,气候宜人。全村农业户数2356户,人口6592人,常住村内总人口达1.2万余人。全村下设十四个分支部和十四个村民小组,分设书记、组长和会计各一名。静升村是晋中市最大的一个村庄。多年来,在党总支和村委会的领导下,村内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已硬化的四……。 |
讲堂乡韩庄村位于榆社县东南20公里处,距乡政府4公里,全村共有121户、428口人,党员28名,村民代表13人,耕地面积860亩,林地面积300亩(其中荒山造林200亩,退耕还林300亩,核桃干果经济林1300亩,其中还已有500亩开始挂果),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2元。近年来,以郝秀清为代表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务实、开拓、创新,他们领导全村党员及村民克服了本村……。 |
相传明朝成化年间,太谷县阳邑乡回马村有个张姓老汉因家贫,流浪此地立村,他念念不忘故乡,取名马回,后演变为马会,后有一部分居民移居村南,为区分,以南北命名。该村位于北面,故名北马会。因村委会建于此,故名北马会村民委员会。1949年隶属一区。1958年8月隶属城关公社,成立北马会大队。1984年隶属城关镇,改名为北马会村民委员会。2001年3月撤乡并镇,隶属箕城镇。北马会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