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6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调查推荐工作的通知》(建办村〔2017〕52号)要求,在各地推荐上报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审查,并向社会公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决定将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黑龙关村等2666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
古寨村位于马村镇西南4公里处,全村共有495户,人口1685人,有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783亩,党总支共有党员78人。近年来,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展观,按照村镇规划总体要求,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社会治安稳定,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今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7200万元,人均收入达7750元。今年我村党支部、村委会……。 |
马村村位于高平市西南部,系马村镇政府所在地,这里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商业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是高平市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全村共1300户,4200多口人,分为12个村民小组,有2300个劳动力,耕地面积4300亩。村党组织为党总支,总支下设三个支部,共有98名党员,近年来,党总支、村委会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 |
传说北魏时,村子南边的大河经常泛滥,威胁人们的安全。后来村中唐姓不堪其苦,组织村民筑堤防洪,人们使得安宁。为了缅怀唐氏功德,于是将村名命名为唐安。1962年以村中为界分为唐东、唐西两个村,该村居东,故名。清代实行都里制,属第二十二都;1912年废都里制为区村制,先后属三区(乔村)、三区(马村);1956年至1961年先后设唐安平建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区、生产大队,属马村镇、马村乡、马村管理区、马村……。 |
杜寨地处山区,位于市区西11千米处。原为杜寨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辖杜寨、尹家沟2个自然村。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93户,1160人。有耕地1916亩,人均耕地1.62亩。年粮食总产量1178吨,平均亩产267千克。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兼营运输、商贸等行业。该村煤炭资源丰富,原有一座年产30万吨的煤矿,有果树80多亩,盛产黄梨、苹果。1975年在村西修建了杜寨水库,总蓄水量为268万立方米。200……。 |
此地处于南北走向而比较狭长的丹河河谷地带,故名,据《高平县志》记载曾叫长平驿,因古时传递信件在此住宿,设长平驿。清代实行都里制,属第十一都;1912年废都里制为区村制,属二区(寺庄);1956年至1983年先后设长平振胜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区、生产大队,属寺庄镇、寺庄乡、寺庄管理区、寺庄工作区、寺庄人民公社。1984年5月25日政社分开,设长平村村民委员会,属寺庄镇。长平村基本概况寺庄镇长平村位于……。 |
釜山村概况 釜山村是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所辖行政村,在高平县城的西北方,寺庄镇西北面,地处北固线上,交通便利。我村建设总面积约22.19公顷,现有党员42人,农业总人口1150人326户,现有耕地859亩,三类地退耕林300亩,花果山400亩(以苹果、红果为主),梨林100亩,人均占有耕地约0.75亩。釜山村地形整体起伏不大,呈北高南低的状况。北侧为山坡,南侧是河流,西侧为釜山水库,西北角与丹朱岭旅……。 |
寺庄村基本情况寺庄村位于高平市北部,东临太焦铁路,西临长晋公路,交通便利,丹河从村中穿过,地平水浅,环境优美,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680户,2300多口人,有耕地面积3000余亩,人均收入5898元,我村以现有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种植业,全村的经济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民生活和谐稳定。……。 |
王报村简介 王报村位于高平市北十公里,长晋公路西侧。全村有751户,2700多口人,2600余亩耕地。2009年全村生产总值17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20元。去年以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我村的支柱企业村办煤矿也被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村民大多赋闲在家,收入逐年减少。为实现转型跨越,推动我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支村两委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探索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
据传,最早由宋姓兄弟4人,从沁水迁居于此,安家后不久,在院内发现一条大蛇,后大蛇突然向高处飞去,兄弟四人认为大蛇向空中远走高飞,是大吉大利的征兆,在定村名时,取名“高飞全好”之意,取名为高良。清代实行都里制,属第十都;1912年废都里制为区村制,属二区(寺庄);1956年至1983年先后设高良伟众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区、生产大队,属寺庄镇、寺庄乡、寺庄管理区、寺庄工作区、寺庄人民公社、釜山人民公社……。 |
高平市建宁乡郭庄村,地处建宁乡最西边,地理位置显要,是建宁到高平的必经之路,曲辉路的建成带动了郭庄村经济的发展。全村总面积45058亩,有621户,1965口人。党员52人,村民代表41人。支村两委干部10人,大学生村干部1名。一、经济建设过去郭庄村产业模式单一,村上经济来源主要是煤矿,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委、市、乡政府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以及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开始,郭庄村的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 |
建南村位于建宁乡政府所在地建宁村南,有740户,2600口人,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10个党小组,党员74名。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小集镇建设步伐加快,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同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建南村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古庙遗迹随处可见,济渎庙、智积寺气势宏伟,千佛造像碑位于建南村智积寺前,北魏人和二十年(496年)镌刻,……。 |
李家河村位于建宁乡东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距高平约25公里。全村260余户,总人口920余人,共分4个村民小组,党员人数27名,村民代表16人,支村两委干部12人。全村耕地以玉米种植为主,食用菌大棚13栋,村里有卫生所1个,幼儿园、小学校各1所。近年来,两委干部抢抓政策机遇、团结一心,大力实施户通水泥路工程及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硬化路面达30000余平方米,安装路灯68盏,建设休闲小广场……。 |
原名翁庄,系翁姓建村。后根据翁姓全无,村处低凹,形状如瓮之特征,更名为瓮庄。清代实行都里制,属第二十九都;1912年废都里制为区村制,属四区(诗村);1956年至1983年先后设瓮庄森建农业生产合作社、管理区、生产大队,属石末乡、石末管理区、石末工作区、石末人民公社。1984年5月25日政社分开,设瓮庄村村民委员会,属石末乡。瓮庄村简介 瓮庄村地处高平、泽州、陵川三县市交界处,全村211户,人口6……。 |
新安庄村位于朔州市南,紧邻南环路,交通便利,属典型的城郊村。新安庄村现有人口385户1085口人,外来人口280口。共有党员16名。全村共有耕地4650亩,荒地115亩。耕地中有72亩为旱地,其余为水浇地。由于历史原因,该村的屉主教信徒较多。近年来,我村的农廉工作在办事处党委和纪委的领导支持下,始终把“三务公开”、强农惠农工作作为重点,大力推进,开创了我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局面。……。 |
据查,东晋十六国时期(公元304-439年),我国北方存在一些封建政权,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等共计十六国。一位燕王狩猎来到庄上,后来每年夏天来庄上避暑,并来南寺、北寺、烟霞寺拜佛,故名燕庄。1949年前属怀仁县管辖,1949年后划归山阴县苑家辛安庄乡管辖,1958年划归山阴县甘庄人民公社燕庄生产大队,2001年撤乡并镇时划归到北周庄镇燕庄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燕庄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