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15]

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15]

  2014年11月17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印发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建村[2012]125号),在各地初步评价推荐的基础上,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以下称7部局)决定将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碣石村等994个村落(名单见附件)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郭村村地处焦村镇西南部,,东与汤家村交界,南与山河村接壤,西与黟县宏潭乡毗邻,北乌石乡乡桃坑村相连。太黟公路沿村而过,村庄东有来龙山,西有西山,南有寨山,四周群山环抱,一条清乾隆九年开挖的长约3千米的人工河流(又称恒河)自东向西纵贯郭村村。郭村村土地总面积22618亩,其中林业用地17311亩,非林地12198亩,水田1146亩,旱地982亩,茶园194亩,经济林574亩,毛竹633亩。村民人均山……。
  湘潭村位于三口镇东南部,为太平湖移民安置村。移民人口占98%,分别与本镇白果树、联中、汪家桥、巷联毗邻,东南与谭家桥镇接壤;村民主要居住在老街(金墩街),部分村民与本镇白果树、联中混合居住。103省道穿越全镜,麻川河自南向北从村前蜿蜒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另有一万四千多亩山场位于新明乡境内,在新明乡候坑拥有500亩猴魁基地——三道门猴魁基地。全村11个村民组512户,总人口1500多人……。
  盛洪村位于新丰乡的西南,与新华乡大保村、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接壤。全村总面积11.3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组,695户,总人口2055人,分散居住在20个自然村。村境横跨丰溪河两岸,地势开阔,泾(县)太(平)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有可耕地201.5公顷,其中水田185.5公顷,旱地16公顷,山场林地538.4公顷。2009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8.55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6209元。……。
  因境内有潜口新村,地处黄山之口,先民姓潜,故名,且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潜口村村民委员会。1961年潜口公社成立时,潜口大队属之;1983年体制改革,恢复乡、村建制,潜口村属潜口乡;2001年8月,撤乡建镇,改设潜口镇,实行镇管村体制,潜口村属潜口镇;2008年潜口村、水山界、和陈村村的上林、下林、麻榨下自然村并入潜口村,属潜口镇至今。琶塘村……。
  西溪南村是西溪南镇镇治所在。全村由西溪南、芝篁、占塘等11个自然村组成,26个村民组,5500余人。2012年6月,西溪南村率先在全区成立村党委。目前,村党委下设丰南社区、芝篁新村、蜂业养殖、名村旅游、夕阳正红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6名。蜂业、蔬菜、乡村旅游和劳务经济是西溪南村的主导产业。2007年来,西溪南村先后被授予安徽省蜂产业专业示范村、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黄山市农村党建工作先……。
  因村边有一石底深潭,故名石潭,又因其是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得名石潭村村民委员会。民国前,属长乐乡,三十三都;民国期间,属石潭乡;解放初,仍属之;1952年,增设湖山乡,头、棋山、湖山、联丰属之;石潭、三联、进丰仍属石潭乡;1958年属霞坑公社;1961年成立石潭公社;1983年3月公社改乡;1992年2月石潭乡与霞坑乡合并成立霞坑镇,石潭、联丰、棋山、头、三联、进丰、……。
  先居者将村落拓展为树叶形得名叶村,且村委员驻地于此,故得。唐至清属长乐下乡三十二都;民国期间,属梅溪乡;1952年,置叶村乡,叶村村属之。1955年12月,随叶村乡并入三阳乡;1961年成立三阳乡、1983年推行农村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叶村属之。2015年乡改镇,叶村属之。叶村:总面积6.62平方公里,有10个村民小组,437户,1456人。三阳高速道口位于叶村。状元洪钧故里叶村,地处皖浙交界处天目……。
  凤池村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021101999。
  因位于深潭渡口而得名深渡,后变为深渡社区,故得名深渡社区居民委员会。民国前,属孝女乡,三十一都。民国时期,属深渡镇。解放初,仍之。1952年置深渡镇,深渡、凤池属之。1958年属北岸(大)公社定潭管理区。1961年成立定潭公社,深渡、凤池属之。1972年从定潭公社划出深渡、大茂、凤池、佛坑四个大队成立深渡公社,深渡、凤池属之。1983年公社改乡仍属之。1984年,深渡乡改镇,属之。1992年撤区并……。
  北岸村隶属黄山市歙县东南部的北岸镇,距北岸镇政府所在地大阜不到1公里,距歙县县城仅18公里,自古以来就是徽杭线上的交通要道。地形气候以中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为北岸镇耕地、林地的主要集中地之一,粮食基本实现自给,劳动力资源丰富。历史渊源华源河流经北岸地段,因此古人称之为“北溪河”,河的南岸大阜桥(原名衍庆桥),北边即是“延陵北溪”,因此……。
  万全村位于休宁县城西郊,皖赣铁路贯穿而过,交通便捷,自南向北沿横江、夹溪河流域靠河而居,毗邻南街村、北街村、川湖村、新塘村、盐铺村。 全村辖下东一、下东二、水西、小南门、万全、上汶溪六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40人,318户,党员46人,总占地面积3268亩,耕地987亩,林地1118亩,累计建沼气池130余口。主导产业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50亩,年销售收入实现800万元,种植大棚蔬菜农户占全村农……。
  溪头村位于休宁县城东南郊,东邻屯溪区奕棋镇,南与香山乡接壤,慈张线从村内穿过,距县城仅达2公里。截止到2008年全村有14个村民小组,560余户,1783人,有耕地面积2830亩,山场面积3000余亩。-历史文化溪头村拥有著名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槐堂,该建筑建于明代,系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乡举王经天的故宅,因《宋史·王旦传》内有“旦父佑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必有为三公者”一说,……。
  祖源村,始建于宋代,明代开国谋臣朱升故地,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境内,距县城29公里,依偎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现辖6个村民组276户908人。村落生态绝佳,流泉飞瀑,粉墙黛瓦,徽风古韵,尤以千年红豆杉闻名,是黄山市百佳摄影点。该村村两委成员5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4人,0党员23人,群团组织健全。全村耕地面积52.1公顷,林地723.2公顷,水田43.1公顷,茶园40公顷,是一个以林茶生产为……。
  流口村是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022106999。
  岭脚村是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汪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4102210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