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点推荐 > 第三批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省级示范村[22]
第三批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省级示范村[22]
传说,是以本村南山为主,该村坐落于南山北面,村子名叫石北。因村委会驻地此处,故名。1949年为六区(涌泉)下辖的一个行政村;1954年属县直属乡;1956年为石壁乡下辖的一个农业社;1958年属石北乡下辖的一个农业社;1959年为涌泉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管理区;1961年为石北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生产大队设立石北村民委员会至今。石北村地处武乡县石北乡西南部,距乡政府约公里。全村……。 |
据传说,该村是根据地形而走的,后来分上下庄,又叫上下街,形状像匹马,故名。1949年属三区(大有)下辖的一个行政村;1953年属三区(大有)下辖的一个乡;1954年属武乡县下辖的一个直属乡;1956年属马村乡下辖的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大有乡下辖的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9年属大有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管理区;1961年属大有人民公社下辖的一个生产大队;1984年属大有乡下辖的一个村民委员……。 |
枣烟村基本概况武乡县大有乡枣烟村位于大有乡南部,距南沁线3公里,全村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80亩,黄土6000多亩,退耕375亩。枣烟村由枣烟村、后垴村、石桥沟村、青草角村、胡家庄村、河坪村六个自然村组成,共有人口730人,党员36名,女党员2名,全村主要是种植业兼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1100余元,主要经济作物西瓜及小杂粮,现有姜建平经济种植合作社和龙宇养殖专业合作社。……。 |
大端村基本情况新店镇大端村位于新店镇西南,距离镇政府10公里处。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120户,395口人,其中党员18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5164元,耕地1116亩。农民增收主要以生猪规模化养殖和沁州黄种植为主。大端村内环境优美,街巷硬化工程实现了全覆盖,村容村貌整洁,村级活动场所建有健身广场,农家书屋,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养老保险达60%,村两委一班人牢记党的宗……。 |
小东岭村基本情况段柳乡小东岭村位于段柳乡东部,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农户67户,人口214人,耕地总面积581亩,2012年人均纯收4114元。小东岭村村民以大棚种植为主,目前全村共有大棚80多亩。东路军高级将领会议议址修复工程现已完工,未来几年计划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以带动农民增收。……。 |
因传说在唐朝时期,此处有两个烽火台,有敌情点火相告,一般小风烟不会摆动,直通云天,建庄后取名为烟立。村委会驻此地,故名。1945年属沁县第一区;1958年属沁县火箭人民公社;1961年属城关人民公社,为烟立生产大队;1984年属城关镇人民政府,改烟立生产大队为烟立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2月属定昌镇人民政府,仍设烟立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烟立村……。 |
相传唐朝时期,该村北面高坡建有一处道教观庵,村民称之为观上,敬香称作上观。村名便取为“上观”,后写作上官。村委会驻此村,故名。1949年,属沁县三区。1953年属前进人民公社。1961年,属册村人民公社,上官大队。1984年4月,撤销册村人民公社,改设册村乡人民政府,上官大队改为上官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6月撤销灰坡庄村、泉则沟村村民委员会并入上官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未变,沿用至今。上官村……。 |
麻巷村简介麻巷村位于沁源县县城北郊,毗邻沁河,北外环路横贯全村。全村共有273户,计883口人,其中有青壮劳力325人,党员26人,预备党员1人,党员中实现“老中青三集合”,林地面积11067亩,耕地面积1231.04亩,粮食面积为1209.45亩,粮食产量为50.5万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为840万元,主导产业收入181万元,集体收入12万元,年人均收入为5636元。一、党员带头示范,争做先锋模范……。 |
<一>旭河村概况。旭河村位于沁源县韩洪乡西北约17公里处,距沁河源头16公里,乡级公路程卫线穿村而过,全村共计143户,492口人,全村姓氏以王姓为主,是个大家族、还有席、李等姓。<二>村里的经济状况。由于旭河村位于沁河源生态自然保护区,山林地带,耕地较少且多为荒坡河滩地,人均耕地不到一亩。全村以发展传统农业为主,大部分青壮年人外出经商或打工,村有粉制品手工作坊三家,畜牧养殖合作社三家。<三>村里……。 |
一、基渣滩村情(一)地理方位渣滩村位于中峪乡西北部,距中峪乡政府1.8公里。(二)村情概述全村185户,490口人,29名党员,支村两委成员5名。耕地面积1100亩,有男女劳工251人,四个村民小组,渣滩村有养殖合作社一个,种植合作社2个,特别是2013年成立的民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是由支部书记牵头,51户农户参加,种植连翘1200亩,解决了百余名农民的就业问题。2013年人均收入达4300元,村民……。 |
古寨村简介王和镇古寨村位于镇南端5公里处,全村共480户,1700口人,共有党员50人,设四个党小组,2007年以来,古寨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以社会主诡谲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切实加强村细胞质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创新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先后投资427万元,新建了功能齐全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的活动场所为古寨村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3600平……。 |
孔匠村位于南村镇西北部,东面与北社村地域相接,距离镇政府约1.0公里,距离市中心不到约6公里,地理位置、交通、区位条件都很优越。孔匠村北面、西面为耕地,东面为振兴铸造厂、南村铸造厂、北社铸造总公司等工业用地。村域面积约44公顷,全村现状总人口510人,其中农业人口460人,非农业人口50人。总户数130户。两个党小组,党员18名,近年来孔匠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积极发挥作用为群众办好每一……。 |
冯匠村初名冯家庄,由冯姓人建庄,冯姓为打造兵器的匠人,是古泽州著名的“九头十八匠”之一。又传说宋太祖自中原北上亲征,宋军获胜凯旋,在此地“封官拜将“,故名封将,后演变为”冯匠“。1962年分社后为西上庄公社冯匠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社改乡后,为西上庄乡冯匠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为西上庄街道冯匠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冯匠村……。 |
据村庙内古碑记载,该村有800多年历史,地形呈东西走向,村中有古老建筑群“四十八院”,村的外形像城堡,故名城庄。后串叫为成庄;另一说法:因成姓在此安庄,故名。1956年建立成庄大队,1984年改为成庄村村民委员会。1956年属下村乡,1962年属下村人民公社,2000年12月撤乡并镇属下村镇。成庄村……。 |
天户村基本情况 天户村地处川底乡西部,距晋韩公路2.5公里。是一座以开采煤炭资源为主、其它产业并存的宽裕型村庄。全村现有常住人口1334人,476户,5个村民小组,有42名0党员,拥有二轮承包土地面积1371亩。村级的各配套组织,妇会、共青团、民兵、老龄委、村民小组长、计生办公室及计生联络员等组织健全,阵地配套,活动正常,经费保障。现拥有六年制完全小学一座、幼儿园一座、卫生所一所、煤球厂一个以及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