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第三批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省级示范村[13]

第三批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省级示范村[13]

  第三批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省级示范村
  该村建一坪上,苜草丛生,因而得名。百草坪村……。
  原名陈家村,因陈姓建村而得名。明朝被元入侵频频,多从鸿门口来犯,成功则从水泉沟出。军队在此驻扎守卫关河川,故后来称为陈家营。1962年偏关县设15个人民公社,陈家营生产大队隶属于陈家营公社。1984年9月,偏关县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陈家营生产大队改名陈家营村民委员会。2001年偏关县并为10个乡镇,陈家营村民委员会隶属于陈家营乡。2020年5月,全县“并村简干”,撤……。
  杨林村位于佛教圣地五台山中心区,所辖杨林、营坊、太平街、金界寺四个村民小组,共380户,840余人。全村耕地面积仅有20亩,营林面积高达2648亩。由于地理优势,杨林村始终高举旅游龙头。在旅游业上作文章,全村经济总收入571.5万元。其中旅游收入393.5万元。人均纯收入3136元。全村共有党员61名,今年培养积极分子25名。在2005年支部、村委换届时,成功实现了一肩挑。连任的村党支部书记郎矛在……。
  金岗库村概况 金岗库村属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一乡一镇之一,位于长原线旁,现有农业人口320户720人,其中党员57人。现有耕地面积650多亩,人均收入2160元,经济来源主要是靠传统农业和务工。随着五台山旅游服务基地在我乡的建设,金岗库村旅游服务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相传在很久以前,此地有贺姓居民在此开设客店两处,分别被称为南店和北店。以后居民迁入并逐步增多,形成村庄,北店称为北辛店村。1949至1953属文水县二区,1953年至1956属北辛店乡,1956年至1958属于下曲乡,1958年至1960属于巨流公社,1961至1984年4月属于南齐公社,1984年5月至2001年属于南齐乡,撤乡并镇后,2001属于下曲镇人民政府管辖,沿用至今。北辛店村……。
  该村在清初村名为豪家堡,后因汾河水泛滥成灾,村子被洪水冲毁,仅残留一段居民点,村民们为避水患,将村名改为上段村。1958年至1960年属于巨流公社管辖,1961年至1983年属于上曲公社管辖,1984年至2000年属于上曲乡管辖,2001年属于刘胡兰镇管辖,沿用至今。上段村……。
  神堂村是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马西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41121203203。
  曾名中卷,古卷为圈,为放牧之所,**战争时期,为避免与本县钟卷相混改为山水,依山傍水之意。明清时期属中西都,1917年属四区,1953年属横尖乡,1956年属横尖乡建设高级社,1958年属太阳升公社,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同年9月,撤销山……。
  从前,村内店铺作坊较多,为集市贸易中心,故名。明清时期属中西都,1917年属四区,1953年属横尖乡,1956年属横尖乡建设高级社,1958年属太阳升公社,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同年9月,撤销北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各村各自设立生产大队。……。
  因村址处川谷狭窄,村北十余里古代荒无人烟,故名野窄河,后易窄为则。亦云因地在南沟沟口,古代南沟曾冶银,南沟俗称冶子沟,因而得名。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同年9月,撤销野则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各村各自设立生产大队。该村设立野则河生产大队,成……。
  因所处地形狭长而不正,故名为长斜村。后遭山洪,部分居民迁居下游,故名。明清时期属中西都,1917年属四区,1953年属寨则乡,1956年属寨则乡建联高级社,1958年属吕梁公社,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同年9月,撤销上长斜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宋代建村,因其地东北旧有王墓山,西北有王山寺,遂名。明清时期属覃东都,1917年属一区二段,1950年属八区,1953年属覃村乡,1956年属义望乡,1958属东方红公社,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同年9月,撤销王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各村各……。
  该村地处岚漪河畔,因村前有一石山,状似门户,又且有前后两村,故名。此村为后石门村。是服务于村级事务的群众自治组织。1958年9月,撤销乡建制,实行镇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为瓦塘公社,本村属瓦塘公社后石门大队。1984年改行政乡(镇)村制,为瓦塘镇,本村属瓦塘镇后石门村民委员会。后石门村……。
  1949年至1957年为庙坪自然村;1958年至1983年为庙坪大队;1984年大队改村委,为庙坪村民委员会;2002年7月村组撤并,保留庙坪村,属白文镇管辖至今。庙坪村……。
  1949年至1957年为城庄自然村;1958年至1983年为城庄大队;1984年大队改村委,为城庄村委会;2001年1月,撤乡并镇,将程家塔乡并入城庄镇;2002年7月村组撤并,单独保留城庄村,属城庄镇至今。2020年合并行政村,将西会村并入城庄村至今。城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