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第六届阜阳市文明村[7]

第六届阜阳市文明村[7]

  1933年,有位举人和秀才经多次商讨,取地利人和之意,得名仁和。1949年曾属于耿棚区仁和公社;1958年公社化撤销,1961年建区划社,属于仁和公社仁和大队;1969-1980年属新集公社余塘管理区仁和大队;1973年撤区并社,属于余塘管理区;1979年建区划社时,属于新集区余塘公社;1992年撤区并乡,属三十铺乡;1998年5月撤乡建镇,属西三十铺镇;2006年原仁和村和刘李村合并为仁和村,属……。
  安全村位于颍上县西三十铺镇西南田赛界,位于西三十铺镇和六十铺、红星、耿棚等四乡镇交界处。安全村总人口约4300人,总耕地面积约5000亩,有一个安全寺集市,历史悠久,商机无限。全村所辖22个村民小组,以种植业为主,集市经商户约200多户,全村人均收入约40000元。村支部书记王瑞星、村委会主任王瑞保热忱欢迎各地客商光临,共同开创安全集贸市场的更大辉煌。……。
  民国时期属凤台县曹集乡。1949年划属颍上,同时建沫口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隶属于杨湖公社所辖的沫口大队,1961年建区划社时隶属于沫口公社,1969年撤区并社时随之撤销。1973年属于沫口管理区,1979年建区划社时恢复沫口公社,1983年属于沫口乡。1992年设镇并乡隶属于鲁口镇叶桥。1996年改为叶桥村。2007年划归鲁口镇管辖。叶桥村位于鲁口镇西南4.5公里处,全村人口5623人,耕……。
  2006年12月区域调整,由两个村合并后改为张王庄村。解放前该地区为荒地,50年代建庄,1961-1971年属颍上县城郊区区花园乡张庄大队、王庄大队;1972-1978年属颍上县城郊区花园乡花园管理区张庄大队、王庄大队;1979-1983年属颍上县城郊区花园乡张庄大队、王庄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更名为张庄村、王庄村,并设置村委会。2006年12月两村合并为张王庄村,建制保持至今。颍上县十八里铺……。
  据查解放前建村时,村中有一个大财主叫赵千倾,土地很多,所说有几千顷地,并在村中建一座土楼,叫赵楼。1949年曾属济南和圈门,于1958年为绳老荒人民公社,赵楼大队和祝圩大队,1965年属江口区的赵楼大队,祝圩大队,1989年6月1日为赵楼村、祝圩村。1992年3月撤区并乡古城乡,2016年合并为赵楼村民委员会。赵楼村是由潘庄村、原赵楼村、祝圩村三村合并而成,总人口6373人,耕地7885亩,其中水……。
  新庄村共有人口5277人,4600多亩土地,共16个自然村,4600余亩土地中,低湖洼地占1500多亩,易涝,秋季庄稼很少收成,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苇编及外出务工几个方向,人均纯收入3500左右……。
  清朝后期从马庄、西瓦房庄迁往荒地生产耕种,当地方言称为远洋地,故而得名为上洋庄,2006年并村时由瓦房、蔡洋、上洋合并为一个村,村委会研究将“上”改为尚字,故改名为尚洋庄,后改为尚洋村。解放前名上洋庄,解放初,属耿棚区,名上洋大队,1953年8月实行乡制属盛堂乡,1958年属耿棚区人民公社,1980年分公社属于盛堂公社,1982年3月10日,改制为上洋村同时设置上洋村村民委员会,2006年10月调……。
  三优集村地处颍上县东部,南与汪郢村相邻,北与夏桥镇相接,夏杨路横穿全境。全村总面积15.9平方千米,地貌平整,土地肥沃,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无霜期240天,全村有15个自然庄,人口6760人,村里以种植业,板材加工、养殖业、集市贸易为主要龙头产业,村内有二所小学,一所村卫生室,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 以马怀洋为首的党支部一班人,立足三优集村的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现状,经加强集市贸易为依托,进……。
  在汉朝时,中心沟村与牛犊湾同村,1963年分村,因本村中心有一条排涝大沟,(约10米宽)因此起名“中心沟村”。因村委会驻地在此地故名。据查,在汉朝时,中心沟村与牛犊湾同村,1963年分村,因本村中心有一条排涝大沟,(约10米宽)因此起名“中心沟村”。1992年3月撤区并乡,有杨湖区辖新刘集乡、甘罗乡和夏桥区辖苏屯乡合并组建成立刘集乡,2007村级调整后,仍沿用中心沟村至今。中心沟村地处颍上县东部,……。
  五十铺乡耿圩村总面积1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65亩。村辖28个村民组,6280人。村党支部下设12个党小组,有党员103名。耿圩村党支部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五个好”村党支部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村干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要求,脚踏实地,扎实苦干……。
  吕塘村位于黄坝乡东北部,与风台县夏集镇接壤,2006年由原吕塘、高万村合并而来,全村共有人口3505人,耕地4062亩,党员92人。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3050元。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全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济,提倡科学种田,科技兴农,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始终坚持以经……。
  因村委会驻地位于八里垛村,故而得名。1949年解放初期建赛涧乡,1961年建区划社时,属赛涧公社八里垛大队,1973年建立赛涧管理区,1983年体改,八里垛大队改制为八里垛行政村,同时设立八里垛村委会。1989年沿淮退建,整体迁至淮河大堤内。赛涧回族乡八垛村,位于颍城东南27公里处,背靠沙河、面向淮河、三面环水,全村778户,总人口3612人,其中回族占40%以上,耕地4600亩,90%在唐垛湖内……。
  地处原赵集集镇东北角三里远处,得名三里。1949年属汪赵区,1958年改为赵集人民公社三里大队,1989年改为三里村,1996年划归关屯乡,2008年三里村与赵集村合并为三里村委会至今。三里村位于关屯乡东南部,东与半岗相邻,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厚。该村人口3786人,自然庄5个,劳动力资源数2206人,耕地面积1500亩。该村农作物主要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今年来,通过种植结构调整,部分村民开始……。
  新台村位于垂岗乡以东、沿岗堤两恻、西邻陶大郢村,东与王岗镇接壤。全村7个自然庄、18个生产组,共 1070户,4223口人,耕地5800亩。全村共有党员90人,女党员9人,预备党员4人。近年来获奖情况: 2005年度、2006年度被乡党委评为先进村党支部; 2007、2008年度颍上县委评为先进村党支部。1 、资源、优势及经济发展情况 新台村位于淮河岸边,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以前由于不通公路,交通闭……。
  项集村委会地处鹿城镇西北角,距县城6公里,东西长1.5公里,南北长1.5公里,东临双碑社区、西临赵集镇、北临冷庙行政村、南临赵庄村,本村共有耕地面积3657.24亩,人口5145人,1028户,辖19个村民组,11个自然庄,现有党员64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本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副产以大豆、水稻、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