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司法部、民政部印发《关于命名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决定》。 |
毛岙村位于毛利水库上游,下辖1个村民小组,农户162户,人口391人,党员24名拥有耕地面积437亩,山林面积3548亩,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杨梅、竹笋、红豆杉、橘子等。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24092元,村级可用资金81.98万元,村级总收入246.03万元,总支出102.89万元。收入来源以经营性及补助收入为主。毛岙村在做好村级经济发展工作的同时,突出环境整治和休闲生态建设,通过多年来的努力,……。 |
上李家村地处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南郊20公里处,东临风景秀丽的东钱湖。上李家村是个典型的平原村庄,区域占地面积0.43万平方米,在册户数213户,人口486人,外来流动人口128多人。说她是个“村”,除了整片的绿色还有村庄的气息外,现代化的厂房楼宇、气派的公寓别墅、纵横的马路小径和幽静的公园亭榭,已经与繁华的都市别无二致了。2010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2亿元,村级集体可用资金达260万元,农民人……。 |
余姚市马渚镇开元村,文化底蕴雄厚,是马渚镇境内创办学校较早,人口较多,区域较广的一个行政村,全村上下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淳朴热情的开元人民以开放的姿态欢迎与您携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开元村下辖10个自然村,自然资源丰富,公共设施完善,民风淳朴,人民生活安定。开元村工、农、副各产业发展齐头并进,尤其是工业生产发展势头强劲,区域有大小企业120多家,以电瓶、手电筒、塑料为主导企业类型,有良好的商贸……。 |
横坎头村位于余姚市西南部,梁弄镇南首,旁接省道浒溪线,距梁弄镇2公里,余姚市区25公里,宁波市区48公里。村内有0浙东区党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浙东银行、浙东报社等旧址,享有“浙东红村”之称。村域面积6.6平方公里,下辖6个自然村,人口2509人,现有农户871户,耕地面积1003亩,山林面积5985亩。村三套班子成员9人,2007年9月,我村党总支顺利升格为村党委,现在有党员共……。 |
万安庄村位于周巷镇中部,东邻杭州湾大桥余慈连接线,西邻周西公路,北靠三塘横江,中横线、长缪公路穿村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村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2亩,常住户数836户,人口2003人,外来暂住人口955人,个私企业76家。2007年村工农业总产值达3.5亿元,村集体可用资金8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1857元。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宁波市卫生村、宁波……。 |
据上畈《葛氏宗谱》,宋初,葛文龙自岔路迁此。村处白溪支流冲积平畈上,地势较低,故称下畈。1951年至1958年土改时下畈村并入湖头村,1961年称下畈大队管理委员会,1969年称下畈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称下畈村大队管理委员会,1983年更名为下畈村委会,设立行政村。下畈村……。 |
方家岙村位于象山县城西郊,大雷山脚下,全村有674户,1992人。村全域面积5.19平方公里,已有760多年历史。该村凭借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做到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取得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好成绩。已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村、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休闲示范乡村、省级农家乐示范点、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宁波市最洁美村庄前10强、宁波市……。 |
综合民意、历史人文等因素,新社区命名为丁桥社区。2018年09月,行政区划调整时命名,属丰门街道。丁桥社区……。 |
因建造顺溪水库,从顺溪镇处基村、溪口村、中山村移民万全镇,取二镇首字组合而得名。2013年因顺溪水库移民而形成。系万顺村委会驻地。2019年撤销万顺村,设立万顺社区。万顺社区……。 |
地处曹村港东岸山麓岙头。1949年属甲峰乡,称东岙村。1961年称曹村公社东岙大队。1984年置东岙村民委员会,属曹村乡。1987年曹村乡改为曹村镇。2011年并入马屿镇。2016年调整马屿镇管辖范围,增设曹村镇。东岙村位于曹村镇东面,江曹公路穿村而过,东靠连绵不断的群山,西邻天井垟,是曹村镇主要的产粮区之一,全村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0亩,总户590户,2602人,主要以种植水稻、菜子、蔬……。 |
渔田村坐落于风景优美的楠溪江东面,是我县太平岩景区所在地,全村1000余人,300来户村庄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本村区域内有山林面积500亩,耕地面积270亩,村庄山青水秀,有远近闻名的渔田滩林,成为江水、湖塘、青山、滩林、村庄为一体的天然生态村。特别是1000多亩滩林是开发旅游地超女地,投资近1亿元的溪田宾馆落户渔田村。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影响下,本村人民的不懈努力、坚持拼搏、艰苦奋斗,把我村建设成楼……。 |
村于四周群山环抱,多雾,村前田垟常笼罩在雾气之中,古名雾垟(阳通垟),后演变为方言谐音的武阳。建国时属南田乡,后改属西垟乡、武阳乡,1956年转归岳梅乡。原名武阳村,合作化时建武阳生产队,公社化时为武阳大队,1984年改为行政村,属岳梅乡。1992年5月撤区并乡行政区划调整并入南田镇。武阳村处在海拔630米的高山平台上,位于南田镇西北面,北接青田,南接梅树村。主要以丘陵为主,四季气候宜人,冬暖夏凉……。 |
后靠鸣山,故而得名。解放初为鸣山乡鸣山村。1956年为城郊乡城东高级社。1958年属钢城公社,翌年春属万全公社城东大队(管理区)。1961年为城东公社鸣山大队。1984年称鸣山村委会,属城东乡。1986年随城东乡并入昆阳镇。鸣山村……。 |
因1959年鉴后西村曾称华西生产队,鉴后东村曾称华东生产队,华西和华东合并,故名。1949年为芦浦乡鉴后垟村。1956年为芦浦乡金星高级社。1959年称芦浦管理区(大队)华东、华西生产队。1961年为芦浦公社华东、华西大队。因重名,1981年改名为鉴后东、鉴后西大队。1984年改称芦浦乡鉴后东、鉴后西村委会。1986年属芦浦镇。2011年撤镇并入龙港镇。2019年4月,撤销鉴后西村、鉴后东村,合并……。 |
因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原大队以南坞村最大,故名“南山”。解放初属菁山乡,合作化初有红心、青龙山等4个初级社,1957年建南山高级社,1958年与朱家桥、文昌阁、里窑坞等14个高级社合并为上家桥大队,1961年上家桥大队分4个大队,辖区为南山大队。1984年改村。东林镇南山村位于104国道南侧,紧邻沪杭甬高速青山入口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全村区域面积9.2平方公里,辖10个自然村,380户农户,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