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常住人口为61027171人,与2010年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9500468人相比,增加1526703人,增长2.57%,年均增长率为0.25%。 |
大观区是安徽省安庆市下辖的一个区,南濒长江,东沿龙山路、菱湖南路、湖心中路与迎江区毗邻,南与东至县隔江相望,西至皖河农场与怀宁县接壤,北抵集贤北路与宜秀区相连。全区土地面积235.5平方公里,人口27.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53万人。区辖7个街道和3个乡镇。大观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境内及周边地区风景秀丽,景点众多,处在景盖五岳的黄山、洞齐云旖的庐山、佛山之首的九华山、水石相搏的石钟山和古……。 |
休宁县地处安徽省最南端,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辖10乡11镇153个行政村、4个社区,国土面积2126平方公里,202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266115人。建县于东汉建安13年,因山而得县名,县治设于鸺山之南,便称“鸺阳”县(后简化为休阳县);后为避景帝孙休名讳,改名海阳县(黄山古称黄海,休宁区域位于黄海之南,故称海阳);晋太康元年(280年),改为海宁县(寓意“四海平一,福寿康宁”之意);隋文帝时取休阳……。 |
宜秀寓意“宜城独秀”,位于安庆市区东北部,总面积414平方公里,占安庆城区一半,辖2乡3镇1个街道,共60个村(社区),户籍人口28万人,常住人口约60万人。围绕品字型发展布局,打造品牌园区、品质新城、品味之旅,学苑、书画、戏曲、康养、水乡慢城、物流六个特色小镇错位发展。山水秀丽。宜秀山水资源丰富,景色怡人。三分山三分水三分田,素有“龙山凤水”之称。境内有逶迤起伏的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风光秀丽的菜……。 |
蚌山区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是蚌埠市的中心城区、老城区,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和商贸中心。东临龙子湖,南接滁州市凤阳县,西与禹会区、高新区比邻,北与淮上区隔淮河相望,区内资源丰富、空间多样,既有繁华城区又有美丽乡村,既有河湖水系又有山林田园。下辖10个乡、街道、社区中心,分别是湖滨社区中心、淮河社区中心、黄庄街道、龙湖新村街道、青年街道、胜利街道、天桥街……。 |
大通区位于淮南市东部,淮河南岸,舜耕山北麓,东与定远、凤阳、怀远交界,南与长丰毗邻,西与田家庵区接壤,北与潘集区隔淮河相望。总面积约350平方千米。区人民政府驻大通街道,辖上窑、洛河、九龙岗3个镇和孔店乡、大通街道办事处,人口15.5万人。地形由丘陵、河流、低山、湖泊、河湾构成。分为丘陵和平原两大地貌。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气候温和,无霜期长……。 |
铜陵市郊区境内平原、丘陵、台地、沙洲和低山多种地形齐备,北部临江为冲积平原,海拔在8~10米左右,呈狭长状态,地势开阔平坦,以长江漫滩阶地为其主要地貌形态。南部及东南部多为低山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300米~500米左右。其地貌形态几乎都是由泥盆系和志留系石英砂岩组成,中部则为切割硝碎的二阶台地丘陵,大多为石灰岩组成,低山及丘陵均为西南至东北走向,几乎都是褶皱山,而断层山则少见,地形趋势是东南部低山……。 |
博望区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最东端,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和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与江苏江宁、溧水、高淳三区接壤,与南京空港新城、柘塘新城相互呼应,是安徽省通向苏浙沪等长三角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门户。博望区交通十分便利,周边有宁安城际铁路、沿江高速、宁杭高速、沪宁高速以及长江黄金水道。26公里内可达南京禄口机场,马鞍山外贸码头、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芜湖湾里机场。博望区现辖博望、新市、丹阳三镇,共有37个村、3个……。 |
黄山区原名太平县,始建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建制沿袭千年。明清时期,属宁国府,1983年12月建立省辖县级黄山市,1987年底改为市辖县级黄山区。全区总面积1775平方公里,辖9镇5乡和79个村(居)5个城镇社区,2021年末全区总人口16.05万人、其中移民人口近10万,属于典型的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黄山区山明水秀、生态绝佳,是一座景色宜人的魅力之城。举世闻名的天下奇山黄山坐落其南,以……。 |
祁门地处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是安徽的南大门,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2021年,全县国土面积2257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0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74万亩;现辖10镇8乡,111个村委会,1039个村民组,总人口186112人,其中男性96001人,女性90111人;总人口中,城镇人口5269……。 |
绩溪县是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东麓的山区县,隶属宣城市,县域面积1126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81个村(社区),人口17.2万人。绩溪因水而得名,据县志记载,“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故名绩溪”。绩溪风光秀丽,历史久远,人文璀璨,文化底蕴极为厚重,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誉为和谐之源、文化名城、名人故里、徽菜之乡。自然地理绩溪位于北纬29°57\-30°20\,东经118°……。 |
八公山区位于华东能源基地、工业粮仓——淮南市的西部,西北与寿县、凤台相邻,南与谢家集区接壤,东与潘集区隔淮相望,相传因汉淮南王刘安门客苏非、李尚、毛被等“八公”在山中-成仙而得名。境内淮南虫化石被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鸿篇巨制《淮南子》“牢笼天地,博极古今”。豆腐文化、楚汉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历史上,西周时属州来国,汉初属淮南国,清时由寿县划归凤台。1949年1月解放后,凤台县政府在淮……。 |
旌德位于皖南腹地,西倚黄山。建县于唐宝应二年(763),至今已有1250多年历史。县名寄意“旌表贤能,彰扬礼德”。全县面积904.8平方公里,辖10个镇,14.6万人口,是宣城市唯一、安徽省第14个完全由镇级建制组成的县。旌德是中国灵芝之乡、中国宣砚之乡和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2017年9月21日,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上,旌德县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 |
中国黄山市市辖区,位于徽州盆地,区政府驻地岩寺镇是徽州四大古镇之一,新安江重要码头。是黄山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境内有潜口民宅博物馆、呈坎明清古村落、新四军军部旧址等诸多景点。邮编:245061代码:341004区号:0559拼音:HuīZhōuQū英译:HuizhouDistrict徽州区徽州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南麓。总面积442.6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2007年末)。全区辖1个街道、4个镇……。 |
石台,原名石埭县,隶属安徽省池州市管辖,位于山川秀美的皖南,县域面积1413平方公里,辖6镇2乡(78个村、6个社区),常住人口7.9万(截止2021年末)。现有耕地5.4万亩、茶园12万亩、林地192万亩,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因生态环境优美,资源优势凸显,被誉为“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石台,富硒负氧,生态良好。拥有“富硒、负氧”两大特色资源,是中国三大富硒地之一、是全国首批9个“中……。 |
黄山古称黟山,黄山之南,全景黟县。黟县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等名片和“世外桃源、画里乡村”千年古县的美誉。面积857平方公里,人口9.53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黟县始建于秦(公元前221年)。“黟”字本义为黑、黑木。因建置于黟山南边而得名。境内完整保存1590幢明清古建筑,拥有西递、宏村世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