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常住人口为61027171人,与2010年安徽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9500468人相比,增加1526703人,增长2.57%,年均增长率为0.25%。 |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东与天柱山相望,南与庐山呼应,居长江中下游旅游热线之上。合九铁路、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行车至合肥、武汉、南昌等大中城市只需2小时。全县辖15个乡镇,56万人口,总面积2031平方公里。太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代民风淳厚,文风蔚然,素有“一门四进士,十里两状元”之称。这里是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 |
弋江区位于芜湖市中心区域,面积1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42.26万,辖6个街道办事处,共有42个社区和11个村,是全市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中心。铁路、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便捷,芜马、芜大高速公路及皖赣、宁铜铁路穿境而过,高铁芜湖南站建成通车。芜湖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坐落于此。区内自然环境优美宜人,有白马山等大小山麓十余座,紧邻长江、漳河、青弋江,水系资源丰富,坐拥十里江湾天然美景,……。 |
来安区位独特,是安徽省距六朝古都南京最近的县,属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层,所辖的汊河镇与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相邻,离南京长江一桥仅12公里。全县辖新安镇、半塔镇、汊河镇、水口镇、舜山镇、雷官镇、施官镇、大英镇、张山镇、杨郢乡、三城镇、独山镇12个乡镇,县经济开发区、汊河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总人口48.3万。 来安交通便捷,沪宁洛高速公路、104国道和312省道……。 |
和县地处皖东,濒临长江,县域面积1319平方公里,辖9个镇,人口54万(常住人口41万)。和县县情,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和县是历史文化名城。和县历史悠久,公元前221年置历阳县。公元555年,南梁、北齐在此议和,遂改名和州。辛亥革命后,改称和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199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和县猿人”、霸王祠、天门山、陋室等历史文化遗址列入中小学教科书。唐代诗人张籍、……。 |
东至县辖15个乡镇,人口54万,面积3261平方公里,耕地47.15万亩,林地302.63万亩。县内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储量大,分别达20亿吨、4亿吨、2亿吨以上。农业资源丰富,已形成优质粮油棉、茶叶、食用菌、畜禽、水产、经果等六大主导产业。境内有4条高速(沪渝高速、安景高速、济广高速、东九高速);4条省道(325省道、327省道、222省道、231省道);2条国道(206国道、318国道);2……。 |
襄河畔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QUANJIAOCHUZHOUANHUI)【拼音】quánjiāo【别称】椒陵【建置】西汉初年【面积】1572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牌照】皖M·3【邮政编码】239500【电话区号】0550【县政府驻地】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儒林街【方言】江淮官话(洪巢片宁庐方言)【母亲河】襄河滁河【名片】全国第一批生态农业建设县、吴敬梓故里、2007浙商最佳投资服务县、2008浙商最佳……。 |
宁国地处皖东南,连接皖浙两省七个县市,背靠黄山、九华山,融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城市2小时经济圈,市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6个街道,总人口38万,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全省领先位次。 宁国意取《易•乾卦》“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自东汉建安13年置县,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1997年撤县设市孕育了南宋名臣吴潜、航天四老、两弹一星元勋任新……。 |
歙县东邻杭州,南接千岛湖,面积2122平方公里,人口46.89万,辖28个乡镇、182个行政村、10个社区,85%以上是山区、库区,人均3分地、5亩山。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公元前221年秦朝置县,宋设徽州府,府县同城1400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四川阆中并称为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2019年入选中国地名文化……。 |
雨山地区历史悠久,早在2200多年前的秦朝,即有牛渚地名(今采石)的记载。牛渚属会稽郡丹阳县(今当涂县丹阳镇)。北宋元丰年间(1080年),今雨山地区内的采石镇、青邮镇(今佳山乡青邮村)隶属当涂县。此后,这一地区隶属关系历元、明、清和民国乃至全国解放后的1956年马鞍山建市前均为当涂县所辖。1956年11月15日,根据安徽省人委发出《关于设置马鞍山市的通知》,将当涂县的马鞍山矿区全部、采石镇全部、……。 |
南谯区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东南隔江与南京市仅50公里,西距省会合肥在百公里之内,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且腹地广阔,承载力强,是融入南京都市圈、联络浦口区的前沿地带。以风景秀丽的琅琊山系为分界线,紧紧环抱皖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滁州市城区,处在沿海向内地过渡区域,是开发皖江、呼应“长三角”、联络大西部的前沿地带,是城乡互融的重要地区,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南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秦、……。 |
湾沚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邻宣城市,西南接南陵县,东北与当涂县交界,西北毗邻芜湖市区。现辖湾沚、六郎、陶辛、红杨、花桥5个镇,总面积67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荣誉名片有:全国文明县城、科技进步先进县、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群众体育先进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发展非公经济先进县、新农村电气化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生态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双拥模……。 |
含山县地处皖中东部,隶属于马鞍山市,全县面积1028平方公里。根据2021年含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总计442051人。“一县望五市”,含山距离合肥、南京、芜湖、马鞍山、滁州五座城市均不足100公里,是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安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桥头堡。京福高铁、商合杭高铁以及合芜、合马、北沿江高速穿境而过,合肥新桥、南京禄口两大国际机场近在咫尺,裕溪河水……。 |
潘集区位于淮南北部,西与凤台相邻,北与蒙城、怀远接壤,总面积590平方公里,是淮南市国土面积最大的区。潘集于1972年建区,辖9镇1乡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5.9万。境内沃野平畴,物产丰富,俗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誉,全区耕地45万亩,建立了优质粮、精细菜、养殖业、豆制品四大基地和农业科技园。潘集历史文化厚重,“凤台抗日民主政府纪念园”座落在潘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艺术被誉……。 |
禹会区辖区总面积331平方公里,其中原马城经济开发区、秦集镇、长青乡所辖共24个村由高新区托管,共114平方公里,禹会区实际管辖面积217平方公里。城区划分为朝阳、纬四、张公山、大庆、钓鱼台5个街道32个社区,另辖长青乡、马城镇2个乡镇和涂山风景区,共36个行政村。禹会历史悠久、文旅资源丰富。禹会古为涂山氏国,作为大禹会诸侯的地望所在,是华夏文明、大禹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淮河闸水利风景区、天河……。 |
岳西地处大别山腹地,安徽省西部,105国道、318国道贯穿县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总面积2398平方公里,人口40.1万,现辖24个乡镇,182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地天堂镇。岳西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县。境内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73%,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被专家称为“是一座生态保存发育完好的天然花园”。1998年,被列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县,境内有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鹞落坪国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