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7月,置元龙乡。 1955年10月,并入板桥乡。 1958年10月,改为公社。 1983年7月,复置为板桥乡,辖板桥、长宜、鱼塘、水车坝、长江、城坝、井园7行政村。 2001年6月,区划调整后,双桥乡的何家村、天井村、双井村并入板桥乡。 |
1953年9月,置官清乡,隶属第十六区(小河区)。 1958年7月,官清乡改为官清公社。 1961年6月,管理区改大队。 1963年3月,峡口公社并入官清公社。 1983年9月,官清公社改为官清乡。 |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偏柏乡的四保。 1951年7月,从偏柏乡析出置车田乡。 1953年7月,车田乡析为车田、清明2乡,隶属第七区(兴隆)。 1955年7月,清明乡并入车田乡。 1958年7月,车田乡改为车田公社。 1982年7月,划归麻旺区。 1983年,车田公社改为车田乡。 |
清嘉庆初,腴地为东四乡。 民国十三年(1924年),置为腴地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腴地乡隶属第五区(酉酬)。 1950年,腴地乡隶属第七区(堰水)。 1952年10月,腴地乡分置腴地、细沙、泡木、毛坝4乡,隶属八区(毛坝)。 1953年6月,腴地乡又分置高庄、下腴、上腴3乡。 1955年12月,高庄、下腴、上腴合并复腴地乡。 1958年10月,腴地乡改为腴地公社。 1983年11月,腴地公社改为腴地乡。 |
清初,建清溪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成立清溪乡,隶属十三区(后坪坝)。 1953年3月,清溪乡析置为苍堡、下坝、清溪3乡。 1955年7月,苍堡、下坝2乡并入清溪乡,改属龚滩区。 1980年2月,地名普查,清溪乡因与涪陵区清溪同名,故更名清泉乡。 |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由河西乡析出始置庙溪乡,隶属三区(两河)。 1958年10月,庙溪乡、荆竹乡、岔河乡3乡合并成立庙溪公社。 1983年8月,庙溪公社改为庙溪乡。 1995年,荆竹乡、岔河两乡并入庙溪乡。 |
民国三十年(1941年),置两河区河西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河西乡更名浪坪乡。 1958年9月,浪坪乡改为浪坪公社。 1983年3月,浪坪公社改为浪坪乡。 |
1949年11月,属酉阳县第三区河东乡。 1950年10月,置箐口乡。 1952年8月,十一区改为十区。 1953年4月,从箐口乡划出大井等村置大井乡。 1955年11月,撤销大井乡、菖蒲乡2乡,并入箐口乡。 1958年10月,箐口乡改建箐口公社。 1980年12月,箐口公社更名双泉公社。 1983年11月,双泉公社改称双泉乡公社。 1984年1月,双泉乡公社改为双泉乡。 |
1953年7月,从先坝乡析置楠木乡。 1955年9月,杉树、井江、佛山3乡并入楠木乡。 1958年5月,楠木乡改为楠木公社。 1983年,楠木公社改为楠木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