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置板溪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更名为石垭乡。 1950年1月,石垭乡分置为板溪、山羊、洞底3乡。 1958年7月,板溪乡改为板溪公社,山羊乡并入板溪公社。 1961年3月,板溪公社析置山羊公社。 1984年5月,板溪公社改为板溪乡。 2010年12月,板溪乡撤乡设镇,改为板溪镇。 |
民国十八年(1929年),建涂市乡。 1955年5月,涂市乡并入钟岭乡,设钟岭公社。 1983年6月,钟岭公社析置涂市乡。 2018年,涂市乡撤乡设镇,改为涂市镇。 |
秦时,属黔中郡。 汉时,属武陵都。 三国时,属西蜀。 元时,属酉阳州。 明朝时期,属酉阳宣慰司。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酉阳州(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立铜鼓乡,隶属酉阳第一区。 1958年9月后,铜鼓乡改为铜鼓公社。 1980年7月后,铜鼓公社改为铜鼓乡。 1983年11月11日,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001年,红井乡和铜西乡并入铜鼓乡。 2018年,铜鼓乡撤乡设镇,改为铜鼓镇。 |
清朝时期,酉阳置四路乡制,属东路三乡。 民国十三年(1924年),改为五福乡。 1958年3月,五福乡改为五福公社。 1983年7月,五福公社改为五福乡。 2001年,由五福乡和老寨乡合并为五福乡。 2018年,五福乡撤乡设镇,改为五福镇。 |
1949年以前,属后坪乡境地。 1951年,从后坪乡析置关木乡,隶属十三区(后坪坝)。 1953年9月,关木乡析为关木乡、黑獭2乡。 1955年10月,黑獭乡并入关木乡。 1958年,关木乡改建关木公社。 1966年10月,关木公社更名万木公社。 1983年,万木公社改为万木乡。 2001年9月,后兴乡的和坪村和铺子乡并入万木乡。 2018年,万木乡撤乡设镇,改为万木镇。 |
清代,属感坪里。 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南界、龙池2乡境地。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合并为南龙联保办事处。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为南龙乡。 1953年9月,南龙乡析为南界、龙溪、大坝3乡。 1954年4月,大坝乡并入南界乡。 1955年11月,撤销唐溪、龙溪2乡,并入南界乡。 1958年10月,南界乡改为南界公社。 1982年12月,南界公社更名南腰界公社;后析为南腰界公社和南龙公社。 1984年1月,南腰界公社和南龙公社分别改为南腰界乡和南龙乡。 2001年8月,南龙乡并入南腰界乡。 2018年,南腰界乡撤乡设镇,改为南腰界镇。 |
清末,为东路四乡。 民国十三年(1924年),置可大乡。 1950年10月,可大乡更保名村。 1951年,保名村析置为可大、沙滩、新溪3乡。 1954年,从可大、沙滩划出部分境地增设斑鸠乡。 1955年12月,斑鸠乡废,分别入可大、沙滩2乡。 1958年7月,可大、沙滩、新溪3乡合并成立可大公社。 1961年7月,可大公社又析置为可大、沙滩、新溪3公社,管区改大队。 2001年8月,由可大乡、沙滩乡、新溪乡合并为可大乡。 |
清嘉庆年间,酉阳州设四路乡制,偏柏为东一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为偏柏乡。 1951年2月,偏柏乡析为车田、柏溪、偏柏3乡。 1953年7月,由偏柏又析置冷水乡。 1956年5月,冷水乡并入偏柏。 2001年7月,柏溪乡并入偏柏乡。 |
民国十三年(1924年),木叶设乡,隶属东三区(兴隆)。 民国二十年(1931年),木叶乡并入兴隆乡。 1950年10月,兴隆乡析置木叶乡。 1958年7月,木叶乡改为木叶公社。 1983年,木叶公社改为木叶乡。 |
清顺治三年(1646年),酉阳划分为14里,毛坝占3里。 清乾隆二年(1737年),毛坝在伏衣堡开场。 民国三十年(1941年),联保制废除后,毛坝划归五指区西酬管辖。 1951年4月,设毛坝乡。 1958年10月,毛坝乡改为毛坝公社。 1983年10月,毛坝公社改为毛坝乡。 2001年8月,细沙乡和泡木乡的三塘村并入毛坝乡。 |
1951年,析旧堰乡、河东乡两乡置花田乡、花园乡。 1956年10月,花田乡、花园乡改为花田公社、花园公社。 1963年,花田公社并入花园公社1982年1月,撤花园公社分为花园乡和花田乡。 2001年9月,由花田乡、花园乡、红井乡部分村合并为花田乡。 |
民国元年(1912年)后,取名西四乡。 1949年后,境域有后坪乡、木马乡、新田乡、茶花乡、后兴乡5个乡。 1957年6月,改为后坪十三区。 1962年9月,后坪十三区改为后坪乡。 1963年8月,后坪乡改为后坪公社。 1980年8月,后坪公社改为后坪乡。 2001年11月,后兴乡并入后坪乡。 |
清嘉庆初,酉阳置四路乡时,天馆乡一带为西路二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置天馆乡,隶属四区(小河)。 1953年4月,天馆乡析为天馆、坪沙、康家、魏市4乡。 1955年12月,天馆、坪沙、康家、魏市4乡复并为天馆乡。 1958年10月,天馆乡改为天馆公社。 1983年11月,天馆公社改为天馆乡。 |
民国十三年(1924年),置宜居乡。 1949年11月,酉阳县接管宜居乡,建立酉阳县第四区宜居乡。 1955年11月,撤销楼房乡,所辖并入宜居乡。 1950年10月,从宜居乡析置董河乡。 1958年10月,宜居乡改为宜居公社。 1984年1月,宜居公社改为宜居乡。 2001年,董河乡并入宜居多。 |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上、下罾乡合并两罾乡。 1949年11月,酉阳县接管两罾乡,隶属第四区,驻地金鱼穴。 1952年,改属第十六区;同年8月随第十六区改属第十二区。 1953年9月,从两罾乡析置朗溪乡。 1955年11月,撤销朗溪乡并入两罾乡。 1958年10月,两罾乡改为两罾公社。 1984年1月,两罾公社改为两罾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