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营山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营山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新店区及乡苏维埃。

1951年,设新店乡。

1958年,乡改为公社。

1967年,更名革命公社。

1972年,更名新店公社。

1984年,公社改为乡。

1992年,与照珠、法堂2乡合并为新店镇。

1994年,法堂乡析出。

2019年10月29日,撤销法堂乡,划归新店镇管辖。

清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回龙为乡治地。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设回龙乡。

1958年,回龙乡改为回龙公社。

1967年,回龙公社更名燎原公社。

1972年,燎原公社更名回龙公社。

1984年3月,由回龙公社改为回龙乡。

1992年9月,由回龙乡改为回龙镇。

2019年10月29日,撤销增产乡和丰产乡,划归回龙镇管辖。

周朝时,属巴国地。

秦朝时,属巴郡。

汉朝时,属宕渠。

唐朝时,属朗池。

民国时期,属营山二、三区。

1951年8月,设观音乡,属营山县第八区。

1958年10月,观音乡改为观音公社。

1969年,观音公社更名星火公社。

1984年,由星火公社改为星火乡。

1992年8月,由星火乡改为星火镇,联升乡、柏坪乡2乡并入。

1997年10月,联升、柏坪2乡析出。

2006年6月,联升乡并入星火镇。

2019年10月29日,撤销柏坪乡,划归星火镇管辖。

1958年,设西桥公社。

1972年,西桥公社更名东风公社。

1984年,东风公社改为西桥乡。

1992年,由西桥乡改为西桥镇。

2019年10月29日,撤销七涧乡,划归西桥镇管辖。

2019年10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充市调整高坪区等7县(市、区)部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7号):撤销凉风乡和茶盘乡,设立望龙湖镇,以原凉风乡和原茶盘乡所属行政区域为望龙湖镇的行政区域,望龙湖镇人民政府驻水风村3号。

1952年,设高峰乡。

1958年,乡改为公社。

1962年,更名青山公社。

1984年2月,公社改为乡。

1992年9月,并入三兴镇。

1997年5月,三兴镇析置青山乡。

2019年10月29日,撤销三兴镇和青山乡,设立青山镇,以原三兴镇和原青山乡的行政区域为青山镇的行政区域。

民国时期,设金垭乡。

1958年,金垭乡改为金垭公社。

1967年,更名金光公社。

1981年,金光公社更名木顶公社。

1984年,由木顶公社改为木顶乡。

2019年10月29日,撤销清源乡,划归木顶乡管辖。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石河乡。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更名明德乡。

1958年,明德乡改为明德公社。

1967年,明德公社更名前卫公社。

1972年,前卫公社更名明德公社。

1984年,由明德公社改为明德乡。

1952年,设太蓬乡。

1958年,太蓬乡改为太蓬公社。

1967年,太蓬公社更名永胜公社。

1972年,永胜公社更名太蓬公社。

1984年2月,太蓬公社改为太蓬乡。

1988年1月,马深乡并入太蓬乡。

1992年9月,太蓬乡并入消水镇。

1994年9月,由消水镇析置太蓬乡。

2019年10月29日,撤销三元乡,划归太蓬乡管辖。

民国时,设柏林乡。

1958年,柏林乡改为柏林公社。

1967年,柏林公社更名勇敢公社。

1972年,勇敢公社更名柏林公社。

1984年,由柏林公社改为柏林乡。

2019年10月29日,撤销合兴乡,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柏林乡管辖。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悦来场。

1950年,设悦中乡。

1958年,悦中乡改为悦中公社。

1984年,由悦中公社改为悦中乡。

2019年10月29日,撤销六合乡,划归悦中乡管辖。

1951年,设大庙乡。

1958年,大庙乡改为晨光公社。

1962年,晨光公社更名大庙公社。

1967年,大庙公社更名东方红公社。

1972年,东方红公社更名大庙公社。

1984年,由大庙公社改为大庙乡。

2019年10月29日,撤销通天乡,划归大庙乡管辖。

民国,属蓼叶镇。

1951年,设安化乡。

1958年,安化乡改为安化公社。

1967年10月,更名向阳公社。

1972年,向阳公社更名安化公社。

1984年8月,由安化公社改为安化乡。

1992年9月,并入蓼叶镇。

1994年9月,蓼叶镇析置安化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境域属第二区清水乡。

1950年,属皇固区。

1952年,属横山区。

1957年,属皇固区。

1958年,为红灯公社。

1959年,改为清水公社。

1984年,为清水乡。